心理疾病为什么难治疗
心理疾病的核心问题,是内心痛苦持久而无法排遣,患者能感觉到,但它是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心理治疗技术有能力使患者的问题再现于心理治疗室中,但治疗仍很困难,因为心理疾病一方面妨碍患者的成人生活,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心理冲突的一种妥协,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它对患者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消除心理疾病也就等于消除了保护,使患者面对更大的压力,自然会遇到来自患者的抵抗。
再者,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在成年,但它的形成是从童年期就已经开始,心理疾病状态早已成为患者习惯和人格的一部分。当心理治疗触及到它的时候,也就触及到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人格,而人会本能上拒绝改变形成多年的习惯和人格,所以,心理治疗总会遇到来自患者本身的顽强抵抗。这就是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最突出的差别──患者一方面来寻求治疗,一方面又下意识地抵抗治疗。患者的不自觉地抵抗,使心理治疗变得困难。
心理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使患者停滞不前。比如,一个依赖型的患者,把依赖的模式转移到医生身上,而这个医生没有察觉,下意识地在满足和鼓励患者的依赖模式,这将导致患者的依赖模式难以解决,治疗就会停滞不前。还有的患者心理问题的核心是被动、习惯地接受别人的控制,如果恰好遇到一个习惯于控制别人的治疗师,患者和治疗师会形成"控制-接受控制"的病态关系,这样的关系表面上似乎非常舒适,但是,患者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患者的人格没有得到发育和成熟。
第二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加重患者的病情。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通常发生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由于这些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比较脆弱,如果治疗强度过重,会使患者的防御机制崩溃,使病情加重。还有个别患者,存在着隐蔽很深的自虐心理,将心理治疗视为自虐的工具,这样的人,心理治疗在表面上越成功,他的受虐心理越得到满足,病情也就越重、越顽固。
第三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是制造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它通常发生在一个非常变态的医生和一个心理上非常幼稚的患者之间,是以医患双方严重的施虐受虐心理做基础的。
心理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来自于医生的不成熟。好在心理治疗是一种"自纠"过程,患者会本能地退出这样的治疗。而且,对心理医生督导制度的产生,也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心理治疗的副作用。所以,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比起来,还是属于安全度比较高的治疗,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