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35)

方法与技术

厌恶疗法通常采用三种方式:

电击厌恶疗法。即将求治者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一行为反应在想象中出现就予以电击。电击一次后休息几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反复电击多次。治疗次数可从每日6次到每两个星期1次,电击强度的选择应征得求治者的同意。

药物厌恶疗法。即在求治者出现贪恋的刺激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呕吐反应,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消失。药物厌恶疗法多用于矫治与吃有关的行为障碍,如酗酒、饮食过度等,其缺点是耗时太长,且易弄脏环境。

想象厌恶疗法。即将施治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对各种行为障碍疗效较好。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想象中主动呈现厌恶景象,并让这一景象与某种适应不良的冲动(或行为)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用作厌恶性的刺激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碗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

治疗中采用的厌恶刺激还包括巨声、恶臭、烟熏、针刺等。

厌恶治疗多半是用作广泛行为治疗的一个部分,很少单独使用。

运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时,厌恶性刺激应该达到足够强度,通过刺激确能使求治者产生痛苦或厌恶反应,持续的时间为直到不良行为消失为止。

由于此法是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甚至是痛苦,因而应将此疗法作为其他疗法无效后的选择。应用前务必向求治者解释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及配合。

随着不良行为的逐渐消退,应加强对新的健康行为的形成。最好由求治者主动掌握这一疗法的要领,自觉接受厌恶刺激惩罚。

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像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坐禅、德国的自生训练、美国的渐进松弛训练、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

能使人引起放松反应的方法在古代早已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宗教中,如基督教、犹太教、东方的神宗、瑜珈、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等均有放松训练的成分。但现代放松训练的实际应用则应首推雅可布松的先驱著作《渐进性放松》。他认为焦虑能因直接降低肌肉的紧张而消除。他的放松训练程序基本上是使各肌肉群紧张与放松,使学会区分肌肉紧张与放松的感受,被称之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