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5)

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是来自意识,而是来自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性心理发展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背后有一种驱力叫力比多,力比多驱使人寻求快感的满足,弗洛伊德把各种快感都归之为性。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

适应范围

精神分析疗法的适应症为各种神经症(主要有癔病、强迫症和恐怖症)以及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

方法与技术

因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障碍是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所以精神分析疗法致力于挖掘患者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幼年创伤性经验,带入到意识之中,启发患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使潜意识的矛盾冲突获得解决,从而消除患者的症状。精神分析心理疗法主要采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

自由联想。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患者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患者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精神分析学说认为,通过自由联想,患者潜意识的大门不知不觉地打开了,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可以被带入到意识领域,医生从中找出患者潜意识之中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分析促进患者领悟心理障碍的"症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梦的分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患者在会谈中谈谈做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