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21)

罗杰斯把上述几点称为"心理治疗中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咨客中心疗法倡导非指导性治疗,不讲究技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除了让咨客畅所欲言外,关键还在于帮助咨客宣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施治者在会谈中,要不断地使用会谈技巧来激发咨客的情绪。非指导性治疗的会谈技巧包括:

以某种方式确定咨客表达自身时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确认或说明咨客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咨客自行发挥;确认咨客谈话的主题;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根据咨客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疗法又称完形疗法,由皮尔斯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种非解释性、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格式塔疗法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和完形的观点,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基于精神分析并结合东方佛教的禅修原则。

皮尔斯认为格式塔疗法的本质是"我必须对于自己的存在承担一切责任"。格式塔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身体状况的感知,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皮尔斯的思想保持了人本主义的精神,他认为,大部分人都只发挥其部分的潜能。我们的生活是定型、陈腐的,我们一再地扮演相同的角色,而极少设法再创造我们的存在,更别提充分利用此时此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皮尔斯主张,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如何阻碍发挥全部的潜能,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而使这个潜能发挥的基础在于,我们要使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能够朝气蓬勃。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患者生活得更充实。

特点

人性观。格式塔疗法的人性观主要以存在哲学与现象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即体验而产生的。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是在于整合一个人时常存在的内在冲突。整合的过程需要逐步渐进,直到患者坚强得足以自我成长为止。而通过治疗,一个人可以作决断,因此生活得更有意义。

格式塔疗法基本上假设是,每个人能有效地处理生活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是能够觉察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人们经常用种种不同的方式逃避某些可能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人格上的障碍。对此,完形治疗提供了必要的处理方式与面对挑战的技巧,它帮助患者朝着整合、坦诚,以及更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迈进。

此时此刻。按照皮尔斯的观点,除了"此时此刻",没有东西是存在的。因为过去还逝,未来尚未来临,只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完形治疗法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此时此刻,强调充分学习、认识、感受当下这一刻,留恋过去就是逃避体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