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0)

心理学知识的帮助

尽管情绪总是易变、多变,但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却可以简化为某种类似于ABC的基本模式。任何情绪的产生都基于:发生情境、主观判断和内心感受这三部分。情境几乎是客观的,但判断则属于主观,而主观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心感受。

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的自我认识,任何基于心理学知识的心理技巧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有效性。但是,心理的健康和成长,则不仅需要心理学知识,而且需要生活实践。而在生活实践中,则不仅需要心理技巧,而且更需要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心理学能够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如何避免痛苦,而且也包括如何对待痛苦。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区别

区别一:性质不同。两者学的不一样,心理医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医学分为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区别二:对象不同。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患者和非精神患者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心理咨询师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区别三:不是都有处方权。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患者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2 心理治疗

如何确定自己真的需要心理治疗

很难确定一个人是否真的患有心理疾病,因为大多数人都曾出现心理不适。如果把偶尔发作的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的人全部加起来,那么,他们会占人口的大多数。但是,这些人当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需要治疗。

"正常"与"病态"之间界线有时是模糊的,没有办法进行精确地划分。举一个例子来说,当你因为工作压力、感情问题而有忧郁现象,当忧郁尚轻微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各种方法恢复正常,如果诊断判定自己患有抑郁症,只会加深恐惧,丧失自我改善的动机。一旦忧郁达到一定程度,已经开始干扰你的日常生活,影响工作,甚至带来自杀的危险时,这时再进行抑郁症的确诊,将会让你处于患者的角色,尽快得到治疗的机会。

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有非常特别的症状与进程,在作出判定之前,要确保你的症状与设定的诊断标准相符。请记住,你的问题一定要真正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某种不舒服而已。

你该怎么办

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很容易自怨自艾,而且社会也在强化这种错误观念。有人会嘲笑心理疾病,很多人有一种倾向--看不起患有抑郁症、焦虑或其他心理问题的人。一个人得了心理疾病并不表示一个人心智不全,其实这同其他生理疾病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