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4)

和国内的社会需求相比,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数量非常匮乏,国内仅有6000多名。国际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在美国,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而据我国2005年统计数字显示,每100万人口只有4.6个心理咨询工作者。

而且国内绝大多数"心理咨询"都开设在医院里,尤其是原来就有精神科的那些医院。在很多医生的眼里,心理病等同于生理病,心理咨询的对象不是正常人,而是有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看成是加快治愈生理疾病的辅助手段,认为那些患者来医院很少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压力、适应能力的,而主要是看"病",特别是因为心理因素而产生的躯体症状。

因此,这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使用的方法,大致概括为:语言支持和解释加药物。首诊使用有关的心理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各种量表中以MMPI、SCL-90等为主。以"和善与耐心"和患者交谈,了解病情,用心理学的观点对病史进行解释,并鼓励患者与医生合作,以"不"、"不许不"或"必须……否则……"的口气对患者作出忠告,最后酌情开出某种传统精神科药物。

这种医学式的"心理咨询"认为,各类神经症都是大脑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人际关系焦虑、恐惧也必须靠吃阿米替林等药物来解决。因失恋而导致的悲伤可以解释成大脑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引起的,而性罪错、暴力攻击等行为,是因为皮电反应波动次数多、神经质性较正常人高、性生理早熟等。

怎样去看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是发生在咨询双方的带有某种契约性的特定的人际关系,是医患携手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一次心理咨询一般用四五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这一时间长度可保证双方能够充分地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

咨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第一,初诊者陈述问题及与问题发生有关的情况,进行资料收集;第二,复诊者需讲述近况,报告上次作业完成情况、个人当前的感觉和新问题;第三,为咨助双方共同讨论的时间,包括澄清问题,分析讲解,使问题变得清晰、具体化,明确改变的方向及确定行动目标等等,最后归纳重点、解决疑问、约定下次面谈时间,提示双方还要着手准备哪些事情。

每位患者都希望咨询师能提供给一个长时间倾诉的机会,但保证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并不是简单地与时间成正比。宣泄倾述也只是消除心理压力的一种手段,远不是解决问题的"特效药",求助者不要产生"只要舍得投入时间就会有效"的误解。

心理咨询是一种有计划、有重点、保密的谈话。进行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讨论治疗方案,确定咨询目标。而聊天是随意且无拘无束的,会触及各种情绪感觉。参加聊天的人不仅没有保密谈话内容的义务,反而有传递消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