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的局限性
21世纪儿童教育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模式等所谓的“学习革命”、“快速学习”、“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内涵,不外有如下的重要主题:•天生我才必有用——天分潜能和多元智能的开发。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找到其兴趣所在,使学生快乐、有趣地学习。
•抛掉传统填鸭式教育。
•不是要学生累积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而是培养训练学生发展分析性思考和扩散性思考能力,从而增加创新能力。
•培养训练学生。
习能力。
•设计教育(包括学校外,家庭内)适合多元智能和有助于刺186激大脑活动的环境,及挑战性环境。
许多著名的教育学者根据其教学理论和各国实验性学校(小学居多)的成果,都会提出“未来的学校”、“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理想的学校”等愿景的学习场所之模式。反过来说,它表示了不论所提出的教育具体方案多么完善,机制多。
今既在的任何学校,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条件,会使教育改革新方案绑手绑脚,很难落实推动。现况确实如此,主要阻碍是旧情难断、挥之不去的传统学校根深蒂固的机制和教师的适应力,以及家长抛弃不掉升学主义作祟下的心态。其次是学校的经费,恐怕也会有心无力。
世界各国无不全力以赴竞相推动教育改革,计划培养更多的国力人才资源,除了政府应主导教育改革,协助各学校推行儿童新教育观的教学革新外,学校本身应体认时代的新趋势、新需要。
策划和推动教学革新方案。教育革新的迫切性,学校绝不可推诿。
本章中让每位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共同为教育责任和使命,为无数可能未来的人才资源的孩子着想,来了解现今学校的局限性,寻求弥补不足之处,并且逐步修正改善。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出新教育观、教育革新的理念,希望能让每位儿童家长真正正确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他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思量学校局限性,而提供学校能力所不及的弥补之。
。1.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学校则是天生我才亦无用老师和家长,甚至孩子本人,了解孩子各人天生禀赋的智能性向和他的学习风格,是儿童学习教育最首要的前题。知道各别孩子所擅长的智能,循此教导他学习的方式和技巧,每个孩子就可以快乐学习和快速学习。
以孩子擅长的智能类型进行学习各种学科,学习效果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学校所订教材和老师的教学方式,通常使用一套狭窄的固定模式价值来评断学生,并且急于教会每个学生这套东西,学生学得差,成绩表现的高低,学习障碍的成因,认为功过是非,不在于老。
专教法,而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会归咎于学生的智愚差别,或用功、不用功,以至于有些孩子被贴上资优生标签,有些187成绩表现平平以下则被忽视,或贴上“学障生”。老师注意力都会用在成绩表现较佳的学生身上,一部分不幸的学生就这样造成永远学不好的学习障碍。
若学生的语文智能较差,其他种智能较强,老师一定要用语文课本的方式企图增进他的语文能力,那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大的惩罚,也带给此学生极大压力,因而讨厌语文的学习,这种情形是学校常见的现象。
正式的学校教育都偏向重视语文和数学/逻辑的智能,拥有其他智能性向的孩子可能因此受忽视,许多学生的其他多元智能就这样被搁置。幸运的学生,成长后至初中、高中或大学时,才被看出空间、人际、身体运动技能这些方面的出色潜力。大部分不会那般幸运的孩子,从此得了“失学症”,成绩低落,再也鼓励不起来。
有些家长担心发展某一种智能,在将来会没有出路。许多家长误解了“成就”的定义,所谓“高智才者”,并非从科学技术,知识成就和地位,智力高低来衡量,应该是从“行行出状元”来评断。
许多名歌星的演唱会,不论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或其他国家地区,一次演唱会起码好几万人共襄盛会。一场职业运动赛亦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