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智力测验到多元智能评量的历史

一、传统智力测验到多元智能评量的历史

有关了解智力知识方面的发展历史,令人眼花缭乱。在脑神经科学尚未勃兴之前,这方面知识的探讨,常遇瓶颈而几度无疾而终,虽然如此,研究者仍然努力不懈,愈踩愈深。及至神经科学发展厥功甚伟的辅佐,逐渐揭开这类智力运作的奥秘,使许多研究者进而导向实用的洞察。

用“科学”所作智力测验的实验,始于20世纪初期,哲学。

学家始终对大脑的智力十分感兴趣。最早期的心理学家最初以生理学的根据来探讨智力,他们的论述主要落在,包括遍及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的相关速度,在智力上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这就是101我们所知道的“骨节反应”,结果发现,反应速度与智力并无关联。

于是,下一波转向较明显的方向,就是测量资优和智力障碍者脑的容量,有何差别?他们从中发现有些人差别十分微少,但这些差别有多少,或无差别,皆于事无补,也无意义。后来,有些研究者转向天才人物的大脑容量与一般人究竟有何差别,也发现几无差异,而启开了“每个孩子都具有与天才一样的。

,我们却让他睡大觉而已”的天赋潜能说。

智力测验(IQ)的诞生,起先由比奈(A.Binet,1857~1911)所创发,他是法国人,在二十岁出头放弃了已成功的律师事业,因。

理学、心理学、催眠术的新发现而沉迷其中。比奈特别受到J.S.米勒观。

,在那时期,米勒推介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更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从简单的活动和另一个活动连结而发展出来的。比奈也受心理能力和非能力的研究所吸引,并且与他观察在著名大学和高级教育学校所有学生,都独享资优的规定条件也有关联。于是,他竭力于设计测验量表,作为孩子个人智能评断的基础,特别是在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方面。

他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加以构造排列,使家长和老师能够了解和解决一些不遵守教室教规,或学校预先评定而给予特定学习课程的孩子。他问这几千个孩子几百个问题,并注解这些问题获得正确答案时,便可预知他在学校学习的成功。之后,比奈设计。

6岁、6~16岁孩子测量成绩平均数,给他们一个100分的值,此就是一般正常水平的智商。任何一个孩子,测验成绩低于平均值,则智商定在低于100,测量成绩高于平均值,。

在100以上。任何孩子实际所获得的分数,视为他的心理年龄。因此,例如一个6岁的孩子得到测验分数是8岁孩子测验的平均值,则6岁是8岁的一个心理年龄。IQ的评分计算,依据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比例中为8除以61.33。以100为基准,依照此值而得分133。

虽然,这些测量本意上是假定给予智力的评价完全的分数,但这些分数对全面的生活或学习的发展并不能改变分毫,无数的疑问1。

落在智商测验的功能上,一度被认定是了解人类智力最客观观察的智商测验,开始被质疑它的效果和用处。从IQ测验发现,所有相近类型的心理能力,确实是相连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物有好感时,他对相近的其他事物,似乎也会产生好感,在一项知识领域的训练,能够影响另一项领域的行为。例如,若一个人训练出很好的语文能力,就有非常高的可能性在记忆力上也比较佳,并且数学也会比以前较好。因此“绝对”的智商是会改变的。

这也说明应注意确定孩子的天分性向,给予较佳的培育训练,也会改变他较输弱的其他能力部分。而不是一个分数就标识了他的能力程度界限。

也要注意,当孩子逐渐成长时,一般都随着学习效果而逐渐增加他的智力,有些孩子倾向保持照旧不变,有些孩子有时会有戏剧性的变化,快速增加他的智力。一些训练方式对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外,智力的变化发生尚无从解释。从三分之一经智商测验评量为天才或高智商的人,作更多的追踪观察,显示以后他们在其个人学术界或专业领域的。

并无出色的表现,有些经常是失败,此说明了智力测验的一个综合平均分数,并无法代表多种智力形式的平衡能力。

诸种异认之兴起,带来1970年之后,在观念上引起一场有关“智力真正是什么?”的革命,意味着由霍华•嘉纳(H.Gardner)、东尼•布桑(TonyBuzan)、奥林斯坦。

rinstoin)教授带领的新智力观,将改变传统智力测验的方式,也把“智力”始终暧昧不清的“智力形式”之界定,导向“多元智能”此观念上。

综合概述新智能论的主张,他。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智力(或称智能),在人的大脑内永远没有“仅此一个”完全充分的智力。

真正的智力,不论你头脑内装的是什么,必然涉及与你周遭环境的情境产生互动关联,因而产生各种不同最能适应情境处理能力。这些处理能力的方式,每个人都不太相同。

这些多元智能被探究得愈多,不同智力类型论愈站得住脚,影响所及,既深且远,打破传统教育的规范。

,尤其在儿童教103育上,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名之为“学习革命”,他们所揭举与倡导的革新教育,已欣见在世界各国学校实施变革。下文将选择两位代表性人物,霍华•嘉纳和东尼•布桑的元智能论,来给每位家长诠释,存在于孩子、你、我大脑内的多元智能。让家长能够更进一步知道你孩子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