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多天才生活轨迹中可以发现,他们发展出来的杰出能力和技能,都源自于他们天生具有的天分或早期儿童被培育出来的各种智能。历史上许多最有创作力的人,早期在学校都有明显的学习问题,像爱迪生、邱吉尔、毕加索,甚至爱因斯坦。在儿童年龄的时期,孩子的心智程度尚无从了解自己的天分特质,父母非专家,也仅能从孩子的学业反应,略知一二。所以,针对孩子的天分潜能、智能类型,兴趣所在,能做客观评量而编制测验是最好不过了。教育的大任,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天分、长处和特性,也让学生学会找出他们的长处,重视他喜欢,而乐于学习,追求他有把握成功的领域。
情境化学习评量由哈佛教育研究学院的一小组研究员,H.嘉纳领衔,提出情境化学习评量的测试方法。包含两种评量方式模式,一为情境里的“正式测验”模式,另一为“师徒制”模式。
“情境化”的意思,指在配合学生适当的激化条件下进行评量测验。情境里的“正式测验”模式,系根据客观化的题材或器材器具。
在班上全部学生上的无情境评量方式。例如,备妥八种智能测量的题材,反应的器材或游戏器具,可分组同时进行,但先经过孩子平常生活或在学行为的观察,整理孩子平常倾向、兴趣、操作等的资料,提出关联的问题,学生作答,在自然、合适、游玩的情境下,评量他们,而分析出他们的智能状态。
例如,评量创造力潜能的题项上,针对一个问题,学生想出多种解答的能力程度,或针对一项刺激事物,鼓励学生尽可能产生各种“不寻常”的联想,从联想的性质和心理可解判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潜能。“。
力测量方式,可信度高,又确实能评量出心理智力以外的能力,可是却无法预测哪些人会在某领域产生具有创造力。”98情境化正式测量模式的学习评量优点是,只需要稍微改变题材、测验环境、解说方式,就可以相当程度的改善测量成绩,也可以随机随境改变为学生熟悉的题材,就不会陷入不管受测学生是否适应那一个固定题目,一个独断的答案,不是好,就是坏的结果。有人揶揄形容,不论多好的篮球高手,也不可能十发十中,差劲的篮球手偶然也会十。
专注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所测量一个人心智所具备的知识,可能会扭曲、夸大或低估一个人的潜力。
师徒制评量模式“师徒制”评量模式,指孩子成长中自。
,他已明显显示某方面的天分,针对于其个人,融入技术性的情境下,实施评量。
若一个儿童,在平常已显现出绘画能力的禀赋,则规划出绘图创造力方面的测验评量,主要在获得他敏锐反应的发展阶段与轨迹。师徒制评量模式旨在辨识出各个孩子特具的不同智能与各种认知风格的存在,了解各个孩子的差异性和差别程度,融入评量中,进一步了解在不同领域所具有的创造力及个人的特征。
情境化评量的优点是简单、自然和定期举办评量;平常学习的自然环境就是评量的一部分,不需要把测验从教室分离出来,天赋潜能的概念平常就融入课程教学内,也不。
量而教学。
美国心。
尔佛(J.P.Guilford)建议,智力测验中的试题往往仅有一个答案,若用来理解一个人的创造力,或其他智能类型的性向,或孩子天分特质,那是不够的。阿姆斯壮(ThomasArmstrong)也认为,大部分测验似乎都无法测出学习问题所在,对于了解学习过程无法提供任何有用的资讯,许多的智力测验对儿童学习发展并无助益。
但我们也不可忽略智商测验依然广泛普遍沿用于世界各国学校,甚至“对智商测验的喜好已走火入魔”,智商测验虽令许多学者对其效度和功能结果相当失望,但它确实能够达到某种目的。若能将智商。
前述创新的多元智能测验中,舍弃传统式对问题的作答方式,而去探讨天赋潜能的重要先决条件,亦即以多元智能的思想观为前题,建立这种新的测验评量,对孩子的学习指引将使99孩子受益匪浅。许多具有创造性的人(科学家、艺术家等任何杰出人物),对于问题大多不会局限在一个解答上,而是试着尽量发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创新的评量方式是可行的,而且绝对需要,我称之为“IQ+MIQ+GQ”的评量模式。
新的评量模式所测验的内容又是什么?再测些什么才是智能衡量的标准?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多元智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