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客体关系理论学家的工作已经介绍了有关人们彼此之间如何建立联系的研究,并赋予了这些研究合法化的地位,但这些工作大多是围绕婴儿期关系进行研究的。这些理论学家一直在努力地理解早期经验在自我的发展中是如何留下印记的。婴儿期经验虽然是前语言期的,但却是具体而基本的。例如,我们可以很确切、具体地知道,被拥抱或是被抛下的感觉是怎样的、饥饿或吃饱的感觉是怎样的、寒冷或痛苦的感觉是怎样的。生命的这些感觉或知觉是原始、不可逆转、普遍的。
尽管这些早期体验构成了后期发展的基础,但认知的发展很快引入了对这些体验进行解释的可能。当我们逐步开始体验我们自己作为分离的自体且变得能够思考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与他人的直接体验就是通过了中介才进行的。知觉变成了领悟;我们的体验是建立在我们从前的体验基础上的,并且是在那些指导我们体验的认知类型范围内的。结果,随着发展的进行,关系性变得更加丰富、广泛,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分化。产生相关的能力是随着时间而出现的,但不能简化成婴儿期根源。对于关系的需要持续发展下去。鲍比(Bowlby,1988)指出,成年人对于他人的需要是退行性依赖需求(regressive
dependencyneeds)的一种迹象,这种观点是一种被当代精神病学所传播的最危险的观点。
我们对人类体验的心理学反思中,最后一个禁忌不是性和金钱,而是爱。我们如何能够在谈论爱的时候,不会感到毫无希望的伤感和混乱呢?我们能否思考爱和关系的维度及发展历程,同时保持我们自身的分析性和心理性而不仅仅是书面的?在我看来,前面的工作是解析关系需求领域,勾画出我们对他人的需求维度,并且搞明白这个过程是如何发展的。在这本书中,发展的基调将会通过关系联系的8个方面展开;先单独论述,然后再把这些维度联合起来考虑。
关系的8个维度和空间的比喻
出生时,我们与母亲连在一起的脐带被剪断,我们就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被扔进了分离状态之中,身体上局限在我们肉体限制的范围之内。如果是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身体的物理空间之内容纳另一个人。但除此之外,我们再无法与另一个人在身体上连接在一起。关系就成了能够克服我们之间距离的唯一方式。
心理上,我们也注定是分离的。没有其他人能曾经像我一样思考或准确感受我的感受。例如,我们甚至不能知道,我看到的并且称之为蓝色的东西,就不是当你说红色的时候你看到的东西。但是,我们都伸出双手试图克服这种分离。我们试图通过语言向他人描述我们的内心体验,或者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分享我们的生活和需求,或者在身体上尽可能靠近。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我们“之间”有些事情。我们会这样说:“你和他之间有什么事吗?”那么,人际间生活就是一种建立联系的努力,通过建立联系来克服这种心理和身体上的距离。产生联系的不同方式是跨越分离我们的鸿沟的不同方法。“之间”(空间被填补或反弹的方式)成为首要的。
我们穿越阻隔我们的距离来建立联系有很多方式(在生命历程中这些方式会有所变化)以及很多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动机。关系使他人成为欲望的客体(正如当我们需要他人满足某一特定需求的时候一样),但关系也作为背景因素服务于自体的体验。致力于说明关系性体验的理论学家倾向于着重强调联系的某一个特定方面。例如,温尼科特在抱持方面做了很多解释,约翰•鲍比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依恋方面。当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所有的关系联系看成是性(利比多)驱力的方面。更为晚近一些的作者,如在斯通中心(Stone
center)的简•贝克•米勒(JeanBakerMiller)和她的同事都凸显了回应性和共同性的重要性,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使我们开始思考关注和联系的两难选择。如同道德思考一样,这对于自我这个身份的组织者来说,是非常基本的。然而,每一位理论学家最终都会得出一个一维的模型。把这些模型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建构出一个多面图形。
心理和生理在比喻中常常被在一起(常常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因此,当我们深切感受他人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们感到“被触动”了。
反过来,我们可能会握着某人的手,感觉与这个人在感情上很近。我们可能会与陌生人做爱,但心理上“毫无触动”;我们也可能通过看他人的眼睛而进行深刻而亲密的接触。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对生理和心理的使用,在比喻意义上是可以互换的。我们在关系方面的语言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比喻来把握不同现象。通过聚焦于维度,我正在转换通常的观点,试图将已经变得模糊和难以渗透的观点清晰化一些。不可避免的是,以前看上去很犀利的一些观点(如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区分),将会融合成柔和的关注点。
在克服人际空间方面,有8种主要的方式可以利用。这些方式包括,不管是实际上还是比喻意义上,超越距离的方式,穿越距离到达(或被到达)的方式以及彼此保持接触。在个体发展历史中,当每一维度出现的时候,每一个都是具体而基本的。随着发展的进行,建立联系的每种方式变得更加象征化,物理和空间的特征更弱,但在重要性上丝毫不减弱。关系的每一维度都有它自己的通道,它自身的源头和过程。理解每一维度的独特性使我们可以理解在成人生命中产生关系特征的思想的汇合。
抱持(holeling)是第一个人际间体验,代表安全和一种基本的信任,相信基本的东西将会被提供。在抱持中,我们体验自己被另外一个人所容纳;强有力的臂膀使我们不会摔落。在一生中,在发展更为成熟的习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感到被抱持。但为了成长,我们也持续需要感到被容纳、被限制和搭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