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执行是能力,更是精神(1)

(YY)在职场中,发展最快、成就最高的人,往往是执行做得最出色的人。

一说到执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做事的能力。能力对执行当然至关重要,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是精神。

有能力的人未必就能将执行做好;而有精神的人,却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将执行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并创造最佳的执行效果。

Bt2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

所谓执行,就是“完成任务的学问”。任何单位,将任务完成得最好的人,就是最好的执行者。他们往往能获得最大的器重和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执行者能把任务完成到最好呢?最好的执行者和一般的执行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故事。

案例

前不久,参加一次跨国企业人才发展论坛,一家跨国企业中国区总裁的郭先生的发展经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先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外资企业做普通的行政工作。因为口才比较好,加上大学时一直担任文艺部长,所以公司举办活动时,都让他来当主持。

按照惯例,每年年终的时候,公司都会召开全国代理商的大会,一是为了交流经验,二来也趁这个机会表达公司对大家的感谢。公司对每年的这个会议都非常重视。因为公司的总部在新加坡,董事长平时很少到内地来,但是每年大会的答谢晚宴,他一定会亲自参加。

这年年终的晚宴,原来一直担任主持人的同事因为生病住院,公司就把主持的任务临时交给了他。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主持一个晚宴很简单,无非也就是多耍耍嘴皮子,把气氛弄得热烈些。

郭先生却不这么想。他觉得,不要小看这一顿晚宴,它可是最能体现人情味、增进互相之间的感情、激发大家来年销售热情的最好机会。董事长和大家见一次面不容易,一定要创造出一种最好的气氛。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他首先想到的是,既然见面,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肯定是互相介绍,能不能从这上面下工夫?

他开始认真琢磨起来,董事长和大家难得见一次,就算是以前和一些代理商见过,可能很快也就忘了。另外,每年都有新的代理商加入,还有一些代理商换了人,所以绝大部分的代理商,董事长是不认识的。

可能很多人会想,不就一个介绍嘛,那也太容易了,谁不会说啊?把董事长往大家前面一领,挨个说:“这位是山东的李总,这位是湖南的王总……”

介绍完了,互相握个手,寒暄几句就完了。但这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的吗?可能被介绍的人都会这么想:“人家不过是例行公事,我们也就应付两句得了。”

那么,郭先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通常,晚宴正式开始之前,董事长都会在贵宾室休息。郭先生利用这段时间,进去和董事长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等大家都落座之后,他很快写了一张纸条,让人给董事长送了进去。

很快,晚宴正式开始。董事长简单做了一个开场白之后,他领着董事长来到了经销商桌前,挨个开始介绍:“这是山东的总代理。”

董事长一听,立即很热情地握住了对方手,说:“山东的李总,您好您好,去年山东的销售做到××亿元,是中国区业绩最好的,非常感谢!”

李总一听,不觉一愣,心想:“我们可是第一次见面,他怎么知道我名字?”但随即,他马上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接下来的介绍,董事长也都一一叫出了对方的名字。这让大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受尊重,特有面子。

很多代理商根本就没见过面,董事长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名字呢?秘密就在他给董事长递的那张纸条上。

事先,他跟董事长做了一下沟通,建议介绍时,董事长直接叫出对方的名字。这样,对方的感觉肯定会大不一样。等大家入座之后,郭先生把几个重点代理商的名字和去年销售排名的情况,按他要介绍的顺序写下来送进去,董事长只要记住对方的姓和销售业绩就可以。

董事长认同了他的想法。结果,这一年的晚宴,比以往任何一年的气氛都要融洽、效果都要好,不少代理商都表示,来年一定要做得更好。

这件事让他给董事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事长参加过那么多次晚宴,别人都是人人亦云,唯有这位小伙子那么用心,自己没有想到、没有要求的,他都主动想到做到了,把工作做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通过这件事,这位学员很快被提拔。而每次提拔后,他都更珍惜机会,在干工作和完成任务时,都要做得出人意料,让人超乎意料的满意。这一来,不仅赢得了领导满意,也赢得单位里的人越来越多的肯定。7年之后,他成为这家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了。

不知道听了他的故事,你作何感想?当时就有人向他提问,同样一件工作,许多人都在做,但谁也做?到他这样好的效果。他是第一次主持这样的晚宴,就做到了这样与众不同,并且赢得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回答很简单:“没别的,不管干什么工作,我都要求自己,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这句话,的确总结了最好执行者的关键特点:在干任何事情时,他们总有一种不把事情最好,就决不满足的精神。同样一份工作,由他们和由别人去做,往往有极大的区别。在别人手中,可能应付过去就可以了,平平淡淡。但是,他们去做,就一定要与众不同,甚至光彩夺目。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的例子。

案例

1997年,微软公司在日本东京的帝国饭店进行一个新产品的全球首发仪式,唐骏作为主设计师,参与了接待比尔•盖茨的整个过程。

在首发式上,比尔•盖茨要做一个演讲。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做演讲那就做吧,反正他经常做演说,对他来说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何况,自己身为一个设计师,完全不用管比尔•演讲的效果如何,因为那不是自己的工作职责。可是,唐骏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比尔•盖茨的演讲达到最佳效果。

为此,唐骏特意研究了美国总统演讲的方式,包括他们上台之前是怎么走的,哪一种方式最好。之后,他画了一排脚印,只要比尔•盖茨沿着脚印就可以走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距离观众非常合适,让观众感到更亲近,演讲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