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有时候很吃力,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执行者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推、拖、空”上:
“推”:推诿,推卸责任;“拖”:做事拖沓;“空”: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
要想执行变得有效和轻松,就必须坚决拒绝“推、拖、空”的出现。
1.决不推诿
很多人为什么喜欢推诿?原因无非是两条,一是嫌麻烦,二是怕承担责任。
有了这样的心态,就算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都不愿意做,都恨不得把责任推给别人。
而最好的执行者,绝不允许推诿,既然问题出现了,就一定要解决。
2008年奥运会北京召开前夕,我们应邀为北京的酒店行业做培训。在分享如何将执行做到位时,该酒店的总经理谈到这样一件事:
几年前,他在一家酒店担任大堂经理。
有一天,他突然听到前台传来争吵的声音,于是马上走了过去。
原来是一位客人想要兑换外币,但是在签支票的时候,不小心名字写错了位置。按照规定,这样的支票没法兑现外币。
服务人员请他再重新签一张支票,这让客户很不高兴,因为他只带了一张支票,于是大声责怪服务员为什么不事先告诉他名字要写在哪里。
服务人员也觉得挺委屈,小声嘀咕说:
“明明是你自己写错了,凭什么全怪在我头上。”
客人一听,火气更大了。大堂经理一看,连忙上去道歉,并且让客人先别着急,等他给银行打电话,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于是他马上给银行打电话,几经周折,终于弄清楚了解决的方法并不难,客人不需要重新签支票,只要在正确的位置再写一下名字就可以了。
一听这么容易解决,加上看到他的态度那么好,客人火气一下子消了一大半,说:“太感谢你了,要不我就要拨打投诉电话了。”
就这样,一场风波被他化解了。
这个学员现在已经发展为一家国际星级酒店的负责人,他总结这件事情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难是因为你不敢去面对。敢负责,就没有什么难事。”
客人的名字签错了位置,要是服务人员能主动打个电话,不就很轻松解决了吗?不就是一个电话的问题嘛!没什么难的。但为什么服务员却连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就是推诿。出了问题,先把责任推到客人身上,同时也不去想办法解决。
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就绝不要推诿。假如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把责任推给别人,那企业怎么发展,个人又哪来的机会?所以,从现在开始,决不推诿。
2.决不拖拉
拖拉是把现在就应该去完成的任务,推到以后,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明天的事再推到后天,推来推去就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结果。
可能,我们看过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周一早会上,老总把新的工作方案公布下来,交代秘书整理好会议记录,第二天交给他。秘书想:明天交给老总就行,来得及。于是把这件事一直拖到下班。
晚上回家后,看到吸引人的电视节目,她又对自己说:“一会儿再工作吧,先放松一下!”看完电视已经是深夜了,秘书已经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完成任务了。
第二天早上,当她两手空空的站在上司面前时,领导对她的表现很失望。
情景二:老总让策划人把策划案在下午五点前做出来,策划人认为还有好几个小时呢,没问题,手上还有别的工作,就先忙别的去了,迟迟不动笔。
最后快到时间了,他一看来不及了,就草草的制作了一个策划案交给了领导。领导看完,沉着脸说:“你用心做了吗?拿回去重新写。”
事情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动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
要想执行到位,就不能允许“拖延”的念头出现,只要想到了,就立即去做,别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关于台湾首富郭台铭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有一次,一位美国客户到台湾考察。几家电脑公司都想争取到这个客户,都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客户到达的当天,一家电脑代理工厂的协理王先生早早就来到了机场,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早了,但没想到刚一到,就看见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制造商——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带着四五个业务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这一来,王先生的信心顿时减了一半,自己级别不高不说,而是只是一个人,而人家可是董事长亲自带队,无论从阵容还是实力,自己都没法竞争。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还是得跟客户打个招呼,建立一下联系,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飞机降落之后,客户走了下来,正当大家都准备上去迎接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和客户一起有说有笑地走下来的还有一个人——郭台铭。
原来,得知客户要来台湾考察的消息之后,郭台铭马?去了解客户的飞机航班信息,并且在客户转机的时候,他也一同坐上了飞机。
就这样,飞机还没有降落,项目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永远比别人早一步,这就是郭台铭。
假如郭台铭和其他人一样,在机场等待客户下飞机,那这次的机会能不能给他,可真不一定。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郭台铭一样,但起码我们可以学习他那种做事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对付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做,立即去做。
3,决不空浮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李大钊有句名言: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最好的执行者往往能够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到位。他们不仅仅做事踏实,说话也很实在。
前不久看了张建华的书——《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其中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当时,他还不到十七岁就在部队当上了班长,很多新兵的年纪都比他大,他在给战士训话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
第一次进行训练讲评,张建华先表扬了一位战士,表扬的话,对于说得人很轻松,听的人也很愉快,可是接下来就该批评训练中不认真的战士了。
他想: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大家一个寝室住着,有的还比自己年纪大……指名道姓的话就很不合适。
于是他很笼统的说:“今天训练,有些同志表现不够刻苦,希望今后要努力。”
每个战士都很自在,因为说的不一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