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广告生涯第一步(1)

我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东郊,当时我的父亲刚刚成立了一家专门制造皮衣的小公司。那时,我的家境十分困窘。5年后,由于我父亲经营的小公司渐渐有了起色,我们全家搬进了位于布朗克斯西郊的一间拥有花园的全新公寓中,而我的父亲也开起派克豪华轿车。此外,父亲也为我哥哥欧文和我添购了不少新衣,并为我们雇用了一位德国籍保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式梦想吧!不过,好景不长,在我9岁的时候,我的父亲病倒了,而他经营的企业此时也陷入了危机。在他去世后翌年,我们的家境又再度窘迫了起来。

我成长的时代适逢美国经济大恐慌,许多银行纷纷恶性倒闭。这些关于银行的消息,我可不是从报纸或是新闻中得知的,而是我母亲与她的朋友发现她们无法自位于布朗克斯区的美国合众银行,将他们的储蓄提领出来的切身经历。

同时,我也目睹一些朋友的父亲(他们会以开出租车、做裁缝,或贩卖布料、皮衣为业)在失去工作、储蓄以及梦想之后,绝望地弃家园不顾,或惶惶不可终日。在那个年代,政府并未提供失业救济金与社会福利津贴,这意味着当你失业之后,你将一无所有。

之后,我很快地对这个世界有了全新的诠释与看法。由于我是一名优秀生,因此,我以16岁不到的年纪,从纽约市立德威特克林顿高中顺利地毕业,不过我的求学生涯在我进入布鲁克林学院就读一年之后就中止了。虽然我符合免学费的条件,以公费在学院就读对我仍是太过奢侈。对出身清寒的我来说,辍学外出工作是唯一的选择。我还记得,当我就读高中时,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每个星期五放学之后,替当地一家名为伊兹的犹太肉铺,进行鸡肉的外送服务。当时,伊兹并不支薪给我,我所有的收入,全是仰赖客户给的小费。不过当地的犹太人不少,因此伊兹的生意相当不错;每逢周五,他们多会向伊兹购买鸡肉以烹制传统的鸡汤。

当地的建筑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5层楼高,只有楼梯以供上下的公寓;另一种则是拥有电梯装置的大楼。在5层楼高的公寓里,楼层越高,租金越低;而大楼中,租金费用的计算方式与公寓刚好相反。虽然当时我还不懂“人口统计学”这个词,却认为可以预测丰厚的小费主要来自何处。但很快我就发现我错了。

我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每个星期五日落之前,协助伊兹将所有的鸡肉一一送抵顾客家中,然后关店。因此,伊兹会交给我大约50磅重的鸡肉,这也是我最多能够运送的数量,他要求我挨家挨户地一袋一袋发送。由于伊兹并没有为我提供一辆送货用的小货车,而我也没有脚踏车,因此,我完全使用人工的方式,将所有的鸡肉扛在肩上逐一分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