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暴食是因缺乏爱(2)

我的结论是,爱别人的人,自己不会胖。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印度哲学的古书,其中有一段故事,讲的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丈夫出了事要坐二十年牢。妻子发愿,要丈夫出狱后仍然能看到她的青春容貌,所以每天早晚就站在镜子前面几分钟,看着自己,不许容貌有所改变。在这样自我暗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下,她真的没有变老。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

有人还会说:"我同意我确实需要爱,可是得不到爱,我又能怎么办?"我的答案或许会让人觉得老生常谈。但世界上所有宗教、哲学、心理学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谈。可是老套和道理的区别何在?那就是照着去做是道理。如果不做,即是老套。

我的答案是:如果觉得没有人爱你,就主动去爱别人。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自尊心、自我意识太强烈。"不论我怎么做,他也不会改变的,我已经试过太多次了。""难道叫我强忍住怒气,忍住所受的伤害,让内心饱受侵蚀,而去主动爱他吗?"

要克服爱的挫折是很困难的。我们在一生中会对许多人不满,不论是妻子对丈夫,丈夫对妻子,还是儿女对父母,父母对儿女。可我还是要说,主动去做具有挑战性的事,才能去除孤寂感。

s 学会享受食物

以上这些好像有点偏离进食的主题,其实二者是紧密关联的。在人类的文明史中,食物都是传递爱的工具。为所爱的人准备饭菜,请自己所关心的人来家里吃晚饭,想跟人进一步熟识,就找他来共享茶点,不想跟某人继续交往,就不再请他来用餐。把进食和爱联结在一起,已经成为我们不自觉的文化习惯。如果觉得孤单,我们就会为了压抑孤寂感带来的空虚而欲进食。

然而,用这种替代方式去排解孤寂感是不可取的,而且最好不要单独进食。和别人分享食物,才会得到更多的满足感。我从小就吃很多甜食,也知道现在这年纪不应该多吃,但内心常有挣扎。于是,想吃甜食时,我就叫我的孩子过来,喂他们吃甜食,他们的新陈代谢快,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此,自己想吃的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印度有个关于吃的古老的寓言故事。故事说上帝有两群儿子,一群是善良的天神,另一群是邪恶的阿修罗。有一次上帝要考验他们,就让他们一起用餐,但是上帝把他们的手臂缠上木条,让他们的双手不能弯曲。吃饭时间到了,上帝让阿修罗先吃,阿修罗们伸直手去抓食物,但是没法放进口中,怎么都吃不到,个个气急败坏。上帝就让他们离座,然后叫天神进来吃,天神们都吃得很开心,因为他们拿起食物相互喂对方,不只享受到美食,还享受到彼此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