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人民非常惧怕罗马的皇帝,可是他们却自愿追随骑着驴子的耶稣。释迦牟尼放弃了皇太子的荣华富贵,四处流浪、乞食求道,他舍离了世界,后来世界反而追随他。所以,完全征服了自己的人,不需要再征服外在的世界,反而整个世界都属于他的了。
斯瓦米是出家人的意思,出家即完全舍离。在印度,人死了要火化,家族会做一个追悼仪式。即将出家成为斯瓦米的人,在立誓之前,要先为自己做一次这样的仪式,因为他已经死了。然后他会走入河中,全身浸入水里,再走出来。从水中走出象征着重生,他换上新的粗布衣,然后宣誓:从今以后,世上再也没有任何有情生物会怕我。这是因为所有的有情生物都和他成为一体了。在他宣誓舍弃一切财产之后,就成为一位斯瓦米。斯瓦米的另一层意义是:拥有一切之人。能舍一切,才能得一切。
印度哲学的圣典《奥义书》(Upanishad)中有这么一段话,假设有一位年轻人,他绝对健康、俊美、聪明,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风度翩翩,堪称世间最完美的人。而且,假设把整个大地铺满财宝,则这些财富都归他所有。这是每个帝王的梦想,1911年世界人口普查时,俄国的沙皇尼古拉也填了一份表格,他在职业栏填的是:俄国所有人。请问到1917年的时候,俄国所有人的下场如何?回到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他拥有数不尽的财富,还拥有无上的权力,他还能呼风唤雨、万事如意。像这样的人,他还需要什么呢?《奥义书》说,把所有这些合起来,定义为人间乐趣的一个标准,这年轻人拥有了这种乐趣。如果给你同样的乐趣,你要吗?
另一边,有个人在打坐,有一片刻,他体验到至圆满、完全无欲的状态。
《奥义书》说,哪怕有十亿个人间乐趣的标准,也比不上这片刻的至圆满、完全无欲的体验。所以,要寻乐趣,就去找最大的、完全无欲的乐趣。深观自性,发掘到内在的自我,你就找到了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