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寻:一个美国故事(2)

那个时候,面对她的父母,我询问了我所能想到的每一个问题。他们回答了其中一些问题,告诉我,他们女儿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记得当时我问了其他哪些问题,他们又是如何反应的。我只是记得,他们对我很友善,很喜欢我待在那里。但是,这屋子总让人感觉缺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就好像屋里有一个黑洞。当我想离开的时候,我感觉她的父母似乎想挽留我。他们不断地找借口让我留下,一会儿给我拿吃的东西、喝的东西,一会儿又询问我是不是想看电视。我为他们感到伤心难过,但是,天色已晚,如果我不回家的话,家里人会很着急,事情就不可收拾了。在那里,我并没有发现我想要的答案,只是内心感到无比的空洞、失落和难过。

第二次遭遇死亡是在我10岁的时候。那时候,我的祖父死了。祖父跟我们住得很近,但是,我那时还是小孩子,正处于喜欢玩耍的年龄,加上祖父总是差我做很多杂事,所以,我经常偷偷溜过他家的房子,避免碰到他。后来,他去世了。本来有那么多见面的机会,都被我错过了,当时我非常难过。在10岁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难过,或者为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后悔,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不想在后悔难过中过日子。我年幼的心灵已经开始体味到人世的变化无常了。

这样的人生经历常常激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关于死亡,我有很多问题要问。虽然死亡不会让我感到恐怖和压抑,但却始终让我内心惶惶不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饥渴地阅读着所有跟死亡相关的书籍:哲学的、灵性的、宗教的等等。想要找到生命的真正答案,而不仅仅只是像一个普通人那样过完一生,这样的内心渴求交织在一起,驱使我不断追寻。毫无疑问,生命不仅仅是出生、长大、工作、吃饭、睡觉、挣钱,然后死去。在书籍中,我发现有些人的生命的深度和强度远远超越我们这些人。通过阅读佛陀和孔子,我想要捕捉到他们力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但我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还阅读了大量其他方面与科学解释不同的书籍,并对各位大师们具有浓厚兴趣。我想要了解他们知道些什么,以及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我想要了解他们怎么会成为大师的?他们是否天生就与我不同?

在我年轻的时候,无论是通过书本还是见面,接触到的那些仍然在世的传播真理的人,都只是将自己听到的、读到的或者被教导的东西传达给我们,他们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亲身经验。经过多年的苦苦追寻,我开始害怕自己可能到死也无法知道真理。而我又被认为是一个具备出色头脑的人,在学校里,我是天才儿童培养计划中的一员,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却依然无法找到生命的答案,这让我几乎无地自容,倍感失望。

与此同时,我还隐藏着一丝希望:或许在我死的时候,能够得到答案;或许到我死去才能得到答案。但是,我又想,不对啊,很可能在死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答案,这不是很糟糕吗?我一直处于迷惑之中,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能在活着的时候找到生命的真相。许多书中的大师似乎都找到了,然而,他们早就不在人世。看来,那些找到真相的人都早就死了,他们是不会起身跟我交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