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记忆中最美味的一餐!(6)

改变了态度,心情好了,日子也顺了,家务活也没有那么让人生厌,那么恐怖了。最主要的是,想着这是为自己最亲爱的人服务,他们因为自己的劳动而得到了享受(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也就苦将不苦,累将不累。

童话故事里结婚就意味着故事的结束,现实生活中,结婚却意味着故事的开始。有人说,男人和女人都是上帝极其不完美的作品,偏偏每个人都在期望对方完美,这就是男女婚姻的悲剧之源。

这话有些极端,但至少有一点正确,那就是,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尽管我们的一生都在尽可能努力地使自己趋于完美,但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既如此,我们更不可以苛求对方完美。

在所有人的眼中,我先生都是完美的化身,无可挑剔。我常开玩笑说如果我们之间有了争执,所有人都一定会指责是我不对。当然,我承认他确实99%都很完美,但是,有一点,绝不能对他发脾气,绝对要温柔。我这个人心直口快,不善于迂回和掩饰,尤其在自家人面前,有什么说什么。如果觉得自己有理,就一定要辩个青红皂白,一定要争个你对我错,有点“得理不饶人”的意味。而我先生,却是一个完全不能承受任何“恶言”的人,不管有理无理,都不能对他横,都不能对他凶,我一作河东狮吼状,他就会大大受伤,气得死去活来。

争过那么一两次,我就想,这是在做什么呢?既然如此相爱,为何要让对方也让自己受伤?如果争吵的目的是为了分手,那就吵好了,吵得天翻地覆,正好有分手的理由。而如果还深爱着对方,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争吵就未免太蠢太迂了。再深厚的感情也是经不起一次又一次地受伤又复原的。如果爱情在争吵中不断地受伤又复原,就像在伤口上结上一层厚厚的痂,不再受伤的时候也标志着不再敏感,痛到麻木。那比受伤还要糟。

婚姻中的自我一定要在与对方冲突的情形下,做某种程度的妥协。棱角过于分明未免磕磕碰碰。前提是,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两个人的梦想、目标、方向是一致的,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关于淋雨时该戴草帽还是该打伞,此等须臾小事,自不必那么认真,非要争个你死我活。

所以,我想,既然这个人是自己所深爱的,愿意与之终生相守的,在不能改变他的状况下,必须要先改变自己。不管有理没理,一定要“柔情似水”,难听的话烂在肚子里也绝不能说出口。坏处是自己可能终生被剥夺了任性发脾气的自由,好处是习惯成自然,也许自己最终被改造成了一个真正温柔贤良的女人也未可知。我理想的生活模式是:精神很富有、物质不匮乏、感情很丰厚。所以,在感情上,我是一个很“贪心”的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一个女人要扮演的角色很多,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心尽力扮演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女儿,妹妹,妻子,母亲,同事,朋友……一个也不能少。不管是哪一个角色,我要求自己,多奉献,少索取。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享受和索取,而在于创造和奉献,在“施”与“受”的问题上,其实“付出”比“得到”更幸福。而当你不求任何回报时,你得到的远远比你想像的要多很多。有的女人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独身或者做“绝代佳人”(没有后代),当然,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任何一种生存状态都无可厚非。只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女人,有的角色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有的责任是不可逃避不可推卸的。没有做过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生命的形态是残缺的,不完满的。至少是遗憾的。

如果你生命中还有很多角色没有来得及体验,我希望你能够抛弃顾虑,勇敢地去尝试,勇敢地去承担。

如果你已经做了妻子和母亲,请珍惜。请尽心尽力扮演属于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既然来到世上走一遭,为何不把应该看见的风景一一看尽,把属于我们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一一尝尽?

投入地去爱,用全身心去体验,当我们老了,离开人世时,才会了无遗憾地说一声:嗨!我活过了!

夫复何求?

相爱容易相处难,婚姻需要经营,需要忍耐、包容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