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3)

到会场后,男主持人先登场,作为观众熟悉和喜欢的主持人,他的出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烈掌声,他简单地作了开场白,把我介绍出场,并特意提到了我是来自大陆的作家云云,我一听,有“作家”的身份垫底,这就好办了。于是,我的开场白就从“作家”开始。我站上舞台,微笑着环顾四周,感觉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我身上,便自嘲地说:我想,大家听说我是一个作家,都会比较诧异。作家嘛,靠文字说话,一般都不大会抛头露面。钱钟书说,知道鸡蛋好吃就行了,不必见到下蛋的母鸡。连钱钟书都自比为母鸡,似我这等无名小辈,顶多算是一只丑小鸭了。惭愧的是,这只丑小鸭刚刚被嫁接到洛杉矶,我们今天在座的诸君还没有吃到鸭蛋,就已经见到这只丑小鸭跳上台来张牙舞爪,卖弄唇舌(观众笑,掌声)。不过我想,钱先生是大家,他不露面地球人也都知道他是大家,而我是个小人物,我不发出点声音,恐怕就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所以我冒着胡说八道被人哄下台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跳出来了。让大家先看看这只丑小鸭,模样是否周正,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禽流感,再判断是否值得品尝它创造的鸭蛋(观众大笑,热烈掌声)。

预期的目的达到了,我在笑声和掌声中把话锋一转:好了,自我推销到此结束。还是言归正传。今天的主题是……

一场活动我和男主持人一唱一和,行云流水般主持下来,笑声和掌声不断。活动结束后,很多观众当场对我表示了欣赏和祝贺,更有许多观众纷纷议论:这个主持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么厉害?

在洛杉矶的初次登台亮相可以说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接下来许多活动纷纷找上门来,二月份被我戏称为“走秀月”。短短的一个多月,主持了包括有赵本山春节后赴美的第一场演出,世界博爱救世大同盟的元宵联欢晚会及国内杨在葆、麦文燕等艺术家赴美的演出等大大小小十多场活动。

从此,汪洋出现在洛杉矶人的视野,不是以“杨太太”的身份,而是一个作家,一个主持人,代表的是汪洋自己。

我获得了美国国会颁发的“杰出华人作家奖”,并以最高票数当选为洛杉矶北美作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先生有一次打电话给他的朋友,自报家门说,“我是Philip。”也许叫这个名字的人太多了,对方一时没反应过来,挺蛮横地反问:“哪个Philip啊?”他又连说两遍,对方仍不得要领,无奈,他改换了一种说法,“我是汪洋的先生啊!”“哦!”对方立即恍然大悟,对他热情有加。

收了电话线,他纳闷地说,“不会吧!我的朋友,我付钱请他办事,说Philip他不知道是谁,非要自称是‘汪洋的先生’,他才有了一个具体的概念!我在洛杉矶混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混出点儿名头,你这刚来半年,好家伙,我名字也没了,变成了‘汪洋的先生’!”

无独有偶,在洛杉矶北美作家协会的一次活动上,会长介绍我先生说,“这是我会理事的家属——Philip杨!”

在中国古代,女人基本没有自己的名字,夫姓加父姓再加一个“氏”就完事。比如我姓汪,先生姓杨,我就该被称为“杨汪氏”。先生揶揄我,“你来到洛杉矶,损失最大的就是我,连名字都混没了!变成了‘汪洋的先生’,‘理事的家属’!”从此他见人就打趣说:“我们家率先恢复了母系社会,鄙人名字叫‘汪杨氏’。”

当然,先生是玩笑加自谦。他的才华和成就哪里是我这花拳绣腿的小女子能及?不过,就算他是参天大树,作为小草的我,也应该有自己的阳光和雨露。

主持与走秀都是偶尔为之,博取一些虚名也非我所图。不过是以这样的方式介入社会,体验生活。写作才是我存在的理由和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有意义的途径。我常戏称:自己从前是一个专业节目主持人,业余文学爱好者,现在是一名专业作家,业余节目主持人。

虽有洛杉矶主流媒体力邀我加盟,再度出山做专职主持人。我暂时婉拒了。主持之事,非不能为,乃不愿为。可矣。

目前,我只想保持一种独立自由的姿态,游走于中国与美国之间,游走于主持和写作之间,对每一个国度,每一个圈子,均持一种观望、思考、学习的态度。就像赴一场场人生的盛宴,既可全情投入,热烈痛快地醉一场,“人生得意须尽欢”,又能清醒地打量和审视,随时有能力抽身而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如此可进可退,收放自如。不会因为太深地进入某一种圈子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也不会在一些无聊的重复劳作上穷经皓首。

《在疼痛中奔跑》受到美国一位资深翻译家的喜爱,目前英文版已翻译完毕,并获得美国著名评论家的高度赞美,明年即将面世,打入美国的主流市场。对于这本书在美国市场的反响,他们持很乐观的态度。

如果是写电视连续剧,走笔至此,当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我知道,我的故事还没有完,人生途中的坎坷、打击、灾难也没有完。

既然命运从不肯给我安稳和平静,也不肯让我平淡和平庸,我接受任何挑战!

面对陌生的世界,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克服和战胜这种不良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