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是坏事,但在比较之前,请先比较业绩!比尔·盖茨曾经深有感慨地说:“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一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业绩的重要性。只看业绩,这正是真实商业世界中最根本的原则。
在职场中弥漫着这样一种风气:比收入。有些人总是喜欢打听同事、同行的收入情况,比较来,比较去。一旦自己收入不如别人,就义愤填膺,抱怨自己付出多、收入低。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并会对你的前途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你在比较的时候只把目光放在了待遇上,却没想过对方的能力和付出。要知道,在职场上,业绩才是硬道理!每一分钱的背后都隐藏着相应的付出。为什么不在比较收入之前先比比业绩呢?
当你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不要片面地看待不利的一面,老想着别人收获了什么,而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我付出了多少?不要整天盯着那些利益不放,踏踏实实工作,用业绩说话,这才是一名员工应该做的。
看着昔日的同学和同事一个个升了官、发了财,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刘涛的情绪一度很消沉。论工作能力、论工作态度、论工作强度,刘涛自认为并不比他们差,但付出的比别人多,得到的却比别人少。在这种想法的控制下,刘涛开始像很多人那样,时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平,直到他听说了一个朋友的故事……
这位朋友刚参加工作时,拿着很低的工资,每天的工作却很辛苦。当他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回到家里抱怨时,父亲并没有问具体的薪水有多少,而是问:公司这个月的销售如何?净收入是多少?其他人的业绩如何?相比之下,你所付出的努力是否对得起工资?从此,他再也没有抱怨过,更多的时候只是感觉这个月自己的工作成绩太少,进而更加勤奋地工作。
很快,这个朋友就升任公司的副总经理。
听了朋友的故事,刘涛一下子释然了。
比较不是坏事,但在比较之前,请先比较业绩!
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总想着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就永远不会感到满意。如果遇事先想想自己做了多少贡献,事情就会朝积极的方面发展。也许在某段时间内,有的人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而有的人付出的少,得到的多,但从整个过程看,付出和得到最终会相等的。
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不要有太多的抱怨和攀比,而应该把工作尽心尽力地做好,用业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