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敬业的船员

企业就是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船,老板是船长,你是船员,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利益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企业大船航行的时候,你要做一名敬业的船员,与老板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才能使船安全到达目的地。

在工作中,许多时候并非能力决定成就,而是态度决定成败。同样学历的人做同样的工作,若干年后,有的人脱颖而出走向高层,而多数人却碌碌无为,其中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其中最大的差别莫过于工作态度。庸庸碌碌者多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甚至有的人明明是“和尚”,却连钟都不去撞,如果这种人日后还能成功的话,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近来,对企业用人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态度是企业选择人才时优先考虑的条件,对企业忠诚和工作积极主动的人是企业最欢迎的人。

最佳的工作态度莫过于敬业。敬业,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存权。搜狐公司总经理张朝阳说:“我们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当然,辞退的原因也是敬业。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要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如果一个人本职工作做不好,那么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认真做好一个工作,才有更好的、更大的工作等着你去。这就是良性发展。”

敬业精神往往能够决定成就的大小。只有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潜能才会得到充分挖掘,而增长的才干则会让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有不菲的收获。翻翻历史书上记载着的名人故事,你会发现他们都是敬业的典范:牛顿75岁时还在解决数学难题,科学家巴斯德忙得自己的婚礼都迟到,李时珍辛苦20多年才完成《本草纲目》,鲁迅在去世前半小时还在孜孜苦读……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能力超群的人,但最缺少能与公司共命运的人。然而,在很多职员的眼里,似乎从来没有把公司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而是想方设法去谋取更高的薪水。一旦公司出现什么危机,这些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跳下这艘“漏水的船”,而不会想着如何去抢救和保护它。这样的人也许能够谋取一份可以生存的工作,但就算尽其一生,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