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财富的革命》(4)

三是知识原理,也就是非对抗性的知识的运用可以影响我们获取和分配财富。这里的“非对抗性”是相对于《权力的转移》中托夫勒视知识为“权力最高品质之源”而言的。在当时的语境下,知识(或是信息)更多是被用作权力的争夺、地位的角逐,而在《财富的革命》里,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且将成为未来财富创造体系的主体。与“知识创造财富”相匹配的则是“消费生产者”趋势的到来。根据托夫勒的定义,“消费生产者”是指那些为了自己使用或者自我满足而不是为了销售或者交换而创造产品、服务或者经验的人。(《第三次浪潮》)“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集体,只要我们既生产又消费我们自己的产品时,我们就是在进行‘产消合一’。”生活中,越来越多厂家把部分生产过程或服务环节交由消费者完成,而且还对这种“代劳”的行为收费,该商业模式就是“消费生产者”的最直观体现。虽然,它有点类似于DIY(自己动手),但它恰恰是“知识社会”和“体验经济”中的核心理念。对此,托夫勒曾满怀信心、毫不隐讳地写道:“产消合一者是即将到来的经济中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书的后半部分,身为未来学巨擘的托夫勒照例用“财富三大原理”(时间、空间、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出路进行了展望。或许是延续了其成名作《未来的冲击》的悲观主义情绪,托夫勒始终认为人类心理深层结构难以适应不断加速的创新而迅速变化的生存环境,并因此导致一次总体性的危机。所以,托夫勒对进行中的“第三次浪潮”(即“服务业时代”)隐约表示出一种忧郁和不安。“随着明天的经济和社会初现端倪,我们所有的人都面临着一次最疯狂、速度最快的旅行,而这次旅行所驶向的未来是任何前辈们都没有经历过和想象过的。”托夫勒自言不是预言家,因为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未来有太多的不可预测。但是托夫勒也给了我们一种确信:财富的革命一触即发或已经爆发,那将会是以知识为基础,并融合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宗教体系、政治体系甚至更多体系的宏大架构。财富的革命性变化将继续其不可阻挡的步伐,托夫勒期待的“奇妙无比”的21世纪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