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位作者看来,这三组命题的假设并不矛盾,人具有全部三项假设,但不是任何论述组织理论的著作都接受这一观点,学者们的关注点明显不同。例如,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他倾向于把人当作工具,而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强调态度与动机,经济学家、研究计划的学者、研究组织沟通与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则强调理性。此外,马奇和西蒙还认为,论述组织行为的理论应该是考虑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工具性、动机与态度、理性限制的整体理论。但由于人和组织有限的理性,其决策并不必然是正确的。毫无疑问,马奇和西蒙的总结延续了他们之前的论调,归纳一下,无外乎有限的理性、局限的决策。组织中的人,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企业领导,常常会被误导或缺乏必要信息,无法准确地预计和分析其行为后果。哪怕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稳定的,但面对具体情境时也很容易变得含糊、不协调以及变化不定。所以,当面对一度在组织经济理论中占优势且广泛流行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组织行为是对外部环境的即时和独特适应,决策仅仅取决于限制,因此,不用考虑决策过程的任何特征),他们选择作出强有力的回应。他们指出,决策后果不仅决定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组织和决策过程。有限理性引入大量不确定性而存在多种平衡,但不管怎样,平衡的时间相对环境变化相当缓慢。外部环境实际上不是外在的而是(部分)由组织及其决策产生的。这些不确定的行为因素使组织决策不可能仅仅根据对“客观”限制的了解作出预计。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的出现是为了对肯定决策结果而否认决策过程重要性的传统观点的“反对”。由于马奇和西蒙之前对“决策”有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因此表现在《组织》上的是大量的文献综述、丰富的模型构建和清晰的思维逻辑。当然,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较强的学术性使得它偏重于理性演绎,而非故事叙述(后者是一般商业畅销书的惯用叙事手法),因此,读起来多少有些艰涩。但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在组织行为和决策理论领域,《组织》的地位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