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领导力实践》(2)

除了领导力是不是天生的以外,领导力的神话还有:“领导者具有领袖魅力”“领导力只存在于组织的高层”“领导者控制、命令、催促和操纵别人”“领导力没有一个系统的指导原则”等。这些都曾经被作为金科玉律、基本常识而教导、灌输、传播,以至于人们不能真正抓住领导力的本质。是本尼斯,他差不多一个人完成了对旧的领导力观念的颠覆,建构了一套完备的科学的领导学体系。《注意力管理》的作者、管理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曾说是《领导力实践》把所有不相信“领导力能够教授”的疑云统统驱散——其实本尼斯的领导力“祛魅”又何止这些。例如,对于“领导者具有领袖魅力”,本尼斯的看法是:有些领导者是这样的,但大多数不是。一般说来,很多领导者是“非常人性”的。他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口齿伶俐,有的不善言辞,有的衣着高贵,有的衣着朴素;而就外貌或风格而言,他们与自己的追随者没什么不同。“领袖魅力是有效领导力的结果,那些精通有效领导力的人赢得了追随者的尊重甚至是敬畏,从而提升了自身在他们中间的吸引力。”本尼斯的这个立论基础建立在他对众多领导者行为和特征的研究上,在早前的成名作《领导者》中,本尼斯就曾提出过相同的观点。又如,对于“领导者控制、命令、催促和操纵他人”,本尼斯毫不客气地指出,“它或许是所有神话中最具破坏性的一个”。领导者与其说是对他人运用权力,不如说是对他人进行真正的授权。领导者通过吸引而不是驱使来领导,通过建立可实现的期望并奖励进步来领导,通过让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领导。这也正是本尼斯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时代中,许多问题没有答案,年青人也许比年长者懂得多,经验的重要性在下降,成功的基石从自然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经济变革的速度极快,员工确实成了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许多管理者过去习惯于君临万物,现在只好尝尝疑惑的滋味。在新时代里,领导艺术的内涵必然会有所改变,而其中一条便是适合于描述领导力的缩略语不再是COP(控制、操纵和预测),而是ACA(合作、创造和适应)。事实上,《领导力实践》在破解领导力神话的同时,一如既往地传授了许多实用的领导力实践指南。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些都围绕着本尼斯领导艺术的9大主张展开。除领导力应当是ACA之外,还包括领导者的思维方式要像一位“有深度的杂家”,而不要像“专家”;思考时多想想“应用生物学”和“生命系统”,少想“工程”和“力学”;鼓励部属在工作中为自己创造意义;遵循组织行为学专家卡尔•维克的建议,授人以罗盘而不是地图;既要依靠经验,又要依靠“初生牛犊”式的思维方式;对评分制、常规做法和规则持怀疑态度,注重“即兴创作”“即兴演奏”式的思考;承认自己易犯错误,渴求学习,这两点要比确信自己更重要;听从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奉劝,让自己体验一下存疑的滋味——他在1815年给其兄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他之所以十分佩服莎士比亚,是因为莎翁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存疑能力,即“能够处于不确定、神秘不解和怀疑的状态,而不是非得焦虑不安地追求事实和理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