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企业的人性面》(2)

人为了达到自己承诺的目标,自然会坚持“自我指导”与“自我控制”,人之所以对目标做出承诺,是为了得到实现目标后的各种酬劳。在正常情况下,人不但能学会承担责任,还会争取责任,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创造力来解决组织中的各项问题,这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能力,而不是少数人特有的能力。在现代企业模式上,大部分人都只是发挥了自己的一部分智能、潜力。随着这两种理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的“管理先见”将决定不同的“管理绩效”。例如,同样面对一个员工表现懒散、态度冷漠、逃避责任、拒绝合作、缺乏创新,在X理论信奉者看来,那一定是员工的错。人是欲望动物,他们本性中有不思进取、自私自利的一面,所以管理者必须加强控制和监管的力度;而在Y理论拥护者看来,那肯定是管理者的错,是他们没有采取适当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最终导致了员工的散漫、无纪律、磨洋工。所谓“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就是对Y理论的较为贴切的注解。如果说X理论走的是“否定人,肯定控制”的路数的话,那么Y理论显然是遵从相反的路径。由于它们对人性假设的不同,势必产生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否融合、统一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至于在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绩效目标、组织架构、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那都是后话,都不过是附随X理论与Y理论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至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理解麦格雷戈的,而且还是充分理解的。用他们的话来说,《企业的人性面》的出版价值在于,它首次从人性假设出发,提出了“企业的人性面是‘一体化’”的这一论点,即管理者根据怎样的管理理论来控制员工,整个企业就具备怎样的特点,其后续的管理者也具有相应的特点。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并没有弄明白X理论与Y理论背后麦格雷戈所未挑明、未说清的部分,例如是否可以用“权力均等化”来形容Y理论,麦格雷戈是否有要求或暗示管理者交出权力,是否说采用X理论的一定会失败、奉行Y理论的一定会成功,等等。其实自X理论与Y理论被提出以来,历经50年始终争议不断。于是,麦格雷戈很容易遭到世人的误解。例如,人们误以为麦格雷是极其反对X理论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创造Y理论),但其实不然。麦格雷戈就曾明确表示:“X理论绝不是我们抨击的稻草人,事实上,它是一种广泛影响今日美国产业管理政策的理论。而且,许多管理著作中讨论的组织原则,几乎都是在X理论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