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4)

26《战略中心型组织》

《战略中心型组织》对卡普兰和诺顿来说地位极为重要。它起着主题前呼后应、理论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本书中,卡普兰和诺顿首次详细描述平衡计分卡何以从一个绩效管理系统演变为新的战略管理系统,并且如何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绩效突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管理组织战略的规则体系正式形成。

27《解放型管理》这本书就像是彼得斯自我性格的描述,颠覆反叛、勇于失败、推崇混乱。在书中,彼得斯一改以往对大型企业结构赞赏有加的立场,也一改终日呼吁要接近客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态度,一反传统而富于原创地喊出“疯狂的时代需要疯狂的组织”。28《基业长青》

“这是一本有关高瞻远瞩公司的书。”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直言不讳他们在写作中流露出的雄心大略。在他们看来,写一本描写能力卓越、高瞻远瞩的领导人的书或写一些高瞻远瞩的产品概念、市场分析又或者是写一些有关公司展望、愿景的书已完全没有必要。柯林斯和波拉斯正是要求索那些高瞻远瞩的公司永续发展之道。

29《跨越鸿沟》

一本优秀的著作和一本平庸之作,最大的差异就是书中是否蕴含一个非凡而独特的理念。杰弗里•摩尔《跨越鸿沟》是一本高科技产品营销的“圣经”,以至于人们把它与IT业最著名的“摩尔定律”相媲美。有人就将杰弗里•摩尔创立的关于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定律,称之为新摩尔定律。30《思考力》

西蒙的“思维激发”为我们证明了如今世上许多打着“革命”口号的行动,根据以往的经济实效来分析,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热情。如同“耳听未必实,眼见未必真”,很多人们信以为真的事情其实并不正确。对此,有这样一个论断:不缺情绪化的想当然,不缺随大流的夸夸其谈,唯独缺真知灼见。在《思考力》中,西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同寻常的见解,激发着人们思考、再思考。

31《彼得原理》《彼得原理》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富有创见的解构。如果说大多数管理学著作都是从正面、积极、肯定的态度去探讨组织的管理之道,那么《彼得原理》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反面、消极、否定的姿态去指责层级体系的种种不是。不过,它不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彼得原理、彼得原理的推论、层级组织学、职场晋升的技巧、成功病理学、晋升极限的非医学指标等,这些都是它的贡献。32《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人们总习惯于寻找一些简便易行的、可以按部就班实现某种目的的指南书,在商业领域尤其如此。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据说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盘踞达7年之久,在全球70个国家以28种语言出版发行,其发行量超过一亿册。作者柯维博士也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被选入全美25位最有影响力的人士。33《管理成就生活》

这位被“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为“当今管理学中最权威的人士”和《商业周刊》赞誉的“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想学当年德鲁克创立了现代管理学范式那样,试图通过颠覆那些时下所谓“主流”的管理理念、观点、体系和方法,从而建立起他理想中的一整套独特的管理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