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6)

42《网络价值》

《网络价值》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详细讨论了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获取信息?在有关客户的诸多信息中,什么样的信息最有价值等一系列问题。该书还讨论了利用互联网建立新的商业模型的潜在可能,而不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以更快捷、更省钱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的工具。此书的成功在于系统地分析了存在于网上、能创造价值的经济驱动力。

43《企业定位法则》作为一个较有新意的理论模型,“3法则”的积极意义在于给企业领导者提供了一个为本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制定发展战略的思维切入点。在书中,作者直言“3法则将会被证明是极富价值的,它不仅会帮助他们看到树木和森林,而且会使他们看得更远,并且为应付未来竞争市场的转向而做准备”。在相关文献缺少甚至是缺失的理论研究下,作者的姿态显然是要“弥补这个空白”。44《影响力》

除了“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外,西奥迪尼还提到了“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等原理。根据西奥迪尼的观察,老道的营销手法虽然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归根到底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而每一种类型都受到一则能指导人类行为的基础心理学原理的控制。

45《无国界的世界》

“总而言之,当务之急乃是准确地理解全球经济。”大前研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写作《无国界的世界》,为的就是告诫企业,全球化浪潮已势不可挡,事实上,大前研一的《无国界的世界》吹响了迎接全球化的号角,而现在要的是如何奔向蓝海,决胜未来。46《丰田生产方式》

当丰田的品牌扩张、不断进步为全球汽车制造业提供参考时,当Kaizen被视为最明确、最简单、最迅捷的通向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之路时,丰田生产方式是否也会像丰田汽车“山穷水尽疑无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那样成为人们啧啧称赞的主流选择?大野耐一的坚定给了我们信心。47《海星模式》

认为海星模式代表未来,未来将由它主导的定论是不严谨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海星所代表的分权化、无序、网络效应、扁平化结构确实会成为信息时代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潮流不至于立即成为主流。而且,仅就海星的生物仿生学商业应用而言,它实在不够颠覆集权式管理。

48《愿景》

《愿景》就像一座灯塔,为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指导着企业的经营策略、产品技术、薪酬体系,甚至是商品摆放陈列的细节。《愿景》无疑是企业的精神、哲学和灵魂,它藉由文化塑造,通过战略体现,转经策略执行。因此,我们更期待胡佛能揭示企业如何伟大,而不只是企业何以伟大……49《关键决策》

我们需要冒一些风险,为的是求得一些机会。如果因为害怕犯错而不再创新、不敢冒险,则必然导致失败。千万不要误解,米特尔施泰特的《关键决策》不是让我们不犯任何错误,而是让我们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避免错误。人非完人,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能否学会及时分析和识别错误。要知道,在商业实践中不冒任何风险可能是我们所能犯的最大错误。

50《最后期限》

如果只是把某些管理箴言一一罗列,另外再举几个诸如微软、宝洁、IBM等大公司的经营事迹,那么这本书顶多就是目前我们常见的管理励志图书了,能畅销但很难常销。《最后期限》独辟蹊径,作为一本项目管理小说,它以主人公被绑架为开端:汤普金斯先生,这位爱打瞌睡的资深项目经理、公司近期裁员的牺牲品,被绑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委以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开始一次奇异的、难以测度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