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人的一生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也就选择了你。
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我出生在中国陕南一个名叫蜀河的小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里并不缺水,可以说是风调雨顺、满目青山,颇有几分北国江南的味道。小镇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一块盆地上,算是中国经济的第三世界,我人生的第一步就是从这个盆地迈出的。
我的家族并没有经商的基因,生活环境也极其封闭,高耸的大山和逼仄的河谷就是我的成长半径,这里的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能去一趟北京。20世纪70年代前,我创业的地方旬阳是全国当时不通公路的三个县之一,到最近的首府所在地乘船逆流而上要7个小时,返程要4个小时,而到不过300公里远的西安,舟车兼行也要17个小时。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大多过着一种传统而安定的生活。
6岁以前的记忆已经不多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放羊。记得有一天傍晚,我赶着一群羊回到家门口,正准备把羊牵进圈里,猛然发现院墙上蹲着一只大家伙,好像随时有可能扑下来。在偏僻的农村,一个小孩遇到狼是很危险的,我当时头皮一麻,随后,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我冲着狼用尽全身力气大吼了两声,趁着狼还没反应过来,赶紧把羊一只只牵到家里的堂屋,插好门,等大人回来。
还有一次,放羊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只狐狸嘴里正叼着我们家的鸡想溜之大吉,于是我狂追一气,边追边捡石头打,直到狐狸丢下鸡落荒而逃。我又打赢了一仗,很有成就感。
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讲述自己的艰辛,它只是沉睡着的中国的一个缩影。我想说的是,人生的起点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做出怎样的选择,选择意味着痛苦的决定,但只要你真的想,一样可以走出上帝为你安排的沼泽地。
真正的起点是源自内心的爱,而不是任何其他外在的东西,假如没有了爱,这个世界将沦为一片心灵的荒漠。
应该说,是无言的母爱启蒙了我最初的人生观,教会了我一个人该怎样应对人生。
直到今天,我时常会想起母亲,如果偶尔在外面看到一家人与老母亲团聚的场面,我会莫名地感动,甚至想流泪。
在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一碗哨子面》的短文,以表达最深沉的思念: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农村度过的,到7岁的时候还整天在山坡上放羊。听妈妈讲,我生下来刚一个月就因居民下乡落户到了东方红五队生活,那个时候我喜欢牵着羊站在家旁边一所小学的屋檐下,好奇地听老师讲课,看小学生们读书,我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够像他们一样背着书包上学。
母亲很勤劳,经常白天忙地里,晚上忙家里。当时正赶上自然灾害,农村很穷,经常没吃的,分到的地不能养活我们一家人。在我9岁那年,父母回到了城里,母亲在一家食品加工厂磨豆腐挣钱,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9点,挣的钱只能勉强供孩子上学和家里生活。
由于经济困难,我和姐妹4个暂时都留在了农村,我们时常想念小镇上的母亲,于是每个月轮流去城里看望母亲。从农村老家到城里母亲工作的地方要走15里路,有一段山路每次都要一路小跑。不过能见到母亲,心里格外高兴。母亲每次见到我,也总是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在身上擦擦沾着豆浆的手,将我搂在怀里说:“路上害怕不害怕?肚子饿不饿?等一下妈妈给你做饭吃。”
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我依稀记得有几次吃饭的时候,会悄悄发现自己碗底里的肉比姐妹们的好像多一点。
有一次,母亲忙完活后,就让我坐在灶旁,开始做饭。母亲手脚很麻利,很快就把饭做好了。母亲端给我一大碗面,我一看,是羊肉哨子面,高兴地不知怎么吃下那碗面。吃完饭后,母亲让我出去玩一会儿。我问她:“您怎么不吃?”她说:“我等会儿再吃。”等我再次回来时,看见母亲坐在灶边正端着碗菜拌汤。我依偎在母亲身边,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事后我才知道,那天母亲专门为我买了半斤羊肉做哨子面。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30年了,但是那碗香喷喷的哨子面依然时常浮现在眼前,令我一生难忘。
我的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一直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母亲是个乐观通达的人,我始终为她感到自豪。现在回想起来,正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正是这种人间最温暖的至爱,不经意间点亮了我幼小的心灵。这种爱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回馈的,因此,“感恩”后来成了我们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
商业本质上是一场利益的博弈,在具体的合作中,我可以理解对方的一切行为,唯独不能容忍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也本能地拒绝与这种人打交道。因为在我看来,美德与利益根本就不是可以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衡量的。我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凡成功的人往往也是最?得感恩的人。
你也许跟我一样,出生在一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但请多一点理解你的父母,多一点体谅父母的内心情感,他们只是因为没有赶上好时代,不能像我们这样有选择的空间与自由。他们的人生同样是一本厚厚的书,很多曲折的细节或许你不会听到,但每一页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
所以,请不要抱怨你的家庭背景,不是每个人都能抽到理想中的“卵巢彩票”,命运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要接受现实,然后想法去改变它,抱怨只会改变你应对人生的思维方式,只会扭曲你的心灵。
我们的父辈们可能一生都没有个人创业的机会,甚至因为有这个想法而遭到环境的打击,只能按照时代的逻辑生存。他们不是没有才华,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默默接受时代的安排。比起他们,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下一代人,已经幸运得多了。我们这代人承接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崛起的所给予馈赠。这个时代的真谛是,每个人都可以自主人生,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