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大比例折旧促进了投资,比政府收税再用于投资更有利,也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从中可以看到非洲的高税率政策是经过仔细研究的,是非洲酋长们和西方殖民者等博弈的工具,背后有深刻的经济内涵。而允许大比例折旧比直接减税的政策要高明很多——非洲的高税率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横征暴敛。
二战后世界发展迅捷,但是非洲的资源却没有动,非洲有大量的铁矿而且品位极佳,中国进口的铁矿石等却都来自澳洲和拉美等相对发达的国家,不能不说受到了非洲的相关政策的限制。而非洲的高税收等政策,绝对不是普通百姓所想象的黑暗统治和竭泽而渔。
最后在比较中国与他们国家时,酋长自信地说:他们给子孙留下了资源和环境,这在将来会是最值钱的东西,而中国留给子孙的是美国发行的废纸。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一段自嘲的话:我们是土八路,我们是来非洲摸着石头过河的,做一只能够抓住耗子的好猫。不料非洲却是动物凶猛,绝没有猫咪戏耍老鼠的轻松愉快,河流里面鳄鱼遍布,动物迁徙时过河是一场生死角逐,需要拼尽全力冲过去,绝不会允许你摸着石头慢慢探索。
多层平衡的智慧
(1)国际平衡
非洲之行让我们明白:非洲远远不是想象中待开发的处女地,而是世界各国利益博弈的棋盘;非洲的资源也不是轻易能够取得的,即使中国“不差钱”。我们以前一直认为非洲是处女地,遍地黄金任我淘,但这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上的思考。如果换一个角度再想一下,非洲也是非洲人民的家园,你把人家的资源都便宜买过来,你把人家都“淘”光了,以后非洲人民的发展依靠什么呢?所以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和多方位。
我们再反问一句,非洲可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吗?经此一问,实在是让人心里一惊,非洲在几百年前就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列强们在非洲贩卖黑奴,对于非洲的资源怎么可能不予以觊觎呢!世界有三大矿带,一个是在南美智利一线,一个是从东非大裂谷到南非一线,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的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由于海拔等问题至少现在还无法开发。而非洲为什么就没有大规模开发呢?非洲资源的产权难道都是不确定的并静候中国人前去开发吗?以前的欧洲殖民者怎么可能放弃这些利益而轻易地让非洲人独立呢?这确实需要更加深入地想一下了。
非洲各种资源的产权早已经在当年的欧洲殖民者的手里。二战后,这些非洲殖民地的欧洲宗主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而美国崛起成为世界霸主。美国的策略就是扶持非洲的部族进行民族独立,这样一来,滞留非洲的欧洲殖民者既受到非洲部族权力的压力,又失去宗主国靠山就要想方设法寻找新的依靠,于是其中很多人就设法取得美国的身份,受美国的保护。欧洲殖民者后裔拥有非洲各国矿产的产权,而具体矿山储量有多少并不为外人所知,因为他们现在的财产表面上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出现的——那些殖民者在非洲的庄园面积是以多少平方英里计算的。土地所有者当然知道自己的土地下面有多少矿藏,因为他们的祖先买入或者圈占土地的动机不是搞农业、工业和房地产,而是占有资源,没有资源勘探价值的土地一般是不会买下也不会花费成本圈占的。几百年下来,有资源勘探可能的土地,都成为了私人产权的土地,这些土地的所有人多数是当年殖民者的后裔。包括这次邀请我们来非洲的就是欧洲贵族。
美国通过在非洲提供武力保护吸引前殖民者入籍,也就对非洲矿产的控制权有了发言权。在非洲的前殖民者经常有多重国籍,一个非洲的,一个美国的,还有一个原来欧洲宗主国的。酋长所说的依靠国际力量制衡,就是他们部族、欧洲宗主国、美国以及拥有其殖民资源所有权的利益集团等之间多方位的制衡。而且非洲部族也和中国当年广泛联络华侨一样,广泛联系美国的黑人团体,通过美国黑人团体给部族募捐(为当年内战和后来的选举,都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非洲决策,因为黑人的选票对于美国政党也是非常重要的。非洲部族也帮有影响力的美国黑人到非洲寻根和落实部族的身份,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