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张捷的文章接二连三地出现在《绿叶》。2009年12月时值“碳排放”问题成为国际焦点,张捷将相关的博弈分析以《依照法理赢得碳排放博弈主动权》为题发表在当期《绿叶》,这篇文章也是《霸权博弈》一书中“绿色霸权”部分的节录。通过摘要可以看出作者的与众不同:“在碳排放博弈中,西方在人权、司法和财务上实行歧视和双重标准,把自己低碳化,把中国高碳化。碳排放权是基本人权,人权是对每一个人的,没有国家的概念,而人均属于国家的概念,以人权代替人均,我们将占有道德制高点。同样若以历史赔偿向西方算账,因为历史上没有约定,溯及既往违反了西方的司法原则,因此我们应按照责权发生制和历史摊销的方式计算排放,这样西方的历史排放就要摊销到今天,而中国没有多少历史排放可摊销,这样的计算因为符合西方的司法原则必将给我们带来主动。进一步,将来的国际争端、WTO仲裁都要以这些司法原则说话,只有占据法理,才能赢得有力的谈判地位。”文章发表时,各国正在哥本哈根博弈气候政治。张捷依西方之道做出了一道西式算题,结论是中国人均碳排放下降三分之二。我主持过好几期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新能源、环境外交特集,撰文者近百人,如此还治西方,确是第一回。从这期始,《绿叶》很幸运地获得了第一位专栏作者——张捷,本刊作为高端思想性刊物,能够聘请非学者作为专栏作者,源于张捷的独特。
综观《资源角逐》、《霸权博弈》两书,前者核心是资源战争论和大国资源经济学,后者的核心是全球博弈体系。是什么让张捷这般特立独行,同时又极具国际性、时代性?学以致用,用而治学。一个人的经历比他的观点更能说明个性从哪里来。
张捷的祖父张文佑是著名地质学者——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兼地质所所长,科学院学部(院士)常委,中国大地构造和断块理论的奠基人,奠定了中国勘探石油、铀、富铁矿和煤矿的新理论基础,从而打破西方旧理论下的中国资源贫乏论。张文佑先生是唐山大户张家之长子长孙,祖上是醇王府幕僚出身,做过知府、办过实业。唐山城内有张家牌楼,是捐资20万两白银赈济滦河泛滥时皇帝嘉奖的,时称京东首富。外祖父赵九章,浙江湖州人,祖父赵炳麟是晚清名士,其兄赵炳言署理湖广总督历任刑部侍郎和湖南巡抚,赵家与俞鸿渐、俞樾(清代大儒)父子是世交和互为师承关系。赵九章母亲钮丽珍的祖父钮保福是道光十八年(1838)状元,父亲钮承聪为湖州名士。钮丽珍和妹妹钮有恒分别嫁给赵燮彦和戴季陶。赵燮彦、钮丽珍早亡,赵九章由姨父戴季陶照顾,曾经担任戴季陶侍从秘书,后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本应留学美国,由于要陪伴蒋纬国去德国留学,改上柏林帝国大学。回国后,赵九章曾任中央研究院干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大常委,为中国卫星计划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空间科学的奠基人。
智慧有渊源,思想得积累,中国屡屡中断的历史令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稀罕至极,生命偶然性的厚举,让张捷的所行所思所文少了弯路,多了纯正。张捷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西方的贵族世家,在封建时代就非常重视家族的精神凝聚力和传承。资产阶级革命后,贵族特权被打倒,但除了个别最激进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是要保护私有财产,贵族家族的财富基本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而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对财富的大清洗先不说,仅自宋以后,士族的势力就被集权和外族的入侵削弱,而缙绅文化更在清末民国彻底消亡。现在大家对于宗族和家法已经没有多少概念了,但历史上的中国也是有世家贵族的,比如江南的钱家和绩溪的胡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是群星璀璨。本人家族的财富几十年前就不存在了,现在是白手起家致富,虽然比中国的普通富裕人士的资产要多很多,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世界贵族的标准,但是家里人在中国文化科学领域的影响,还可以勉强算一个中国的文化贵族和精神贵族。本人年幼的时候家中藏书多多,由于家里人的研究身份家中还有当时内部发行的资料和读物,已经记不得读过多少书了。现在有人问起来我很多知识的来源,我自己也记不得是从哪本书里面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