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长协的价格是不确定的,需要每年谈判一次,而招标的价格却可以每年固定,使得招标合同成为一个固定价格的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证券化,成为金融期货交易合同,中国招标,合同范本就由中方机构制定,合同争议的诉讼地在中国,适用的也是中国法律,我们完全可以将招标合同变成一个可以在期货交易所公开交易的合约。将铁矿石博弈延伸到金融领域后,产业资本再有天大的垄断能力,也要将主导权让位给金融资本,而铁矿石招标合约金融细分市场由中国主导,那才能保证国家的长远根本利益。
招标的做法让钢铁行业和铁矿石贸易企业失去了不正常的铁矿石利润,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钢铁行业利益是不利的。且不说他们损失了灰色收益,在权力上起码是让外来的国家招标机构分了一杯羹,在中国当前部门利益博弈的社会,很难有人做出全局的考虑。而部门利益博弈的模式,对于主持招标的公司就也形成了监督,因为部门和行业不同,双方互相制约,谁也不可能出卖或者变相出卖中国的经济利益。治理权力的肆意妄为和牟利,只能是在机制上以权力制约权力,法律只能是最后的补救手段,如果一上来就是司法严查,制约机制过于简单,就会一统就死、一放就乱,造成的动荡极不利于经济发展。
市场化以及市场主导权是关键
在铁矿石的博弈中,三大矿山提出了建立铁矿石指数化的要求,这个要求让中国很害怕;与其说中国害怕,不如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商害怕,因为指数化的结果将使他们彻底失去利用铁矿石的经营权和资质渔利的空间;而指数化对于三大矿山,也是一把双刃剑,他们短期内似乎可以压榨中国的利润,但是此举也等于让全球金融资本参与到铁矿石博弈中来,包括中国的资本,这对于他们的控制地位也是有压力的。三大矿山虽然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4%,但三大矿山的生产量并没有占到那么高的比例,中国自产的铁矿石每年也有5亿吨之多。在应对指数化的博弈中,中国实际上需要坚持的就是指数市场要建在中国,最多妥协到把市场放到我们有主权的香港,指数交易在中国的平台上操作,中国就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国是世界铁矿石最大的市场,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而且中国钢铁产量是其后五个国家产量的总和,而三大矿山属于不同国家,也不在金融中心,中国的市场分散度很适合进行指数交易,其他国家高度垄断的钢铁业是不适合指数交易的。
建立了指数化之后虽然损失了一定的利润给金融资本,但是我们还是赚了大头,指数市场在哪里就要在哪里完税,不仅仅包括所得税,佣金和印花税也是很大的收益。铁矿石是世界唯一没有指数的大宗商品,原因就是铁矿石种类繁杂、标准难以确定,铁矿石中磷、硫、铜等的含量多少对于钢铁的质量和铁矿石的价格影响很大,而把这些杂质含量统一,需要的费用是不经济的。几大矿山也会为采取哪一家的矿作为标准争得头破血流。无法标准化,指数即使是建立了起来,也不会有LME对有色金属价格般的参考价值。
所以铁矿石指数实际上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我们要进行博弈和添加中国的利益到其中,境外矿山提出建立铁矿石指数后,我们不要回避要回应:要求这个指数市场建在中国。三大矿山建立铁矿石指数,也是旷日持久的事情,中国不能总是被动挨打。建立铁矿石指数交易的事情可以安排金融系统去做,安排一家期货交易所开期货交易,对于重大的国家利益平衡,国内需要以利益集团限制利益集团,这样才能够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