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新造就行业“领头羊”(4)

四、自主创新:定价权、中国造

“定价权、中国造”这句振聋发聩的话已经成为2008年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流行语,其重大意义不亚于一场地震,相信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呐喊!这代表中国在最前沿技术的高科技领域,第一次拥有了主导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次革命的开始。这句话来自颁奖晚会上评委会对研祥智能在特种计算机领域自主研发的赞扬。

在IT领域,有一个不变的铁律:就是谁第一个推出最先进技术的产品,谁就拥有这个产品的定价权,而“天傲2007”是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在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如此殊荣的产品,研祥是特种计算机行业在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如此殊荣的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亦不为过,很多行业已经站在世界前列,像中国的家电行业就拥有海尔、海信、格兰仕等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在商用计算机行业,联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与惠普、戴尔逐鹿天下。但作为代表国家最先进科技技术实力的特种计算机行业,中国企业一直默默无闻,当然这和中国企业的起步较晚有很大关系。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种计算机领域基本被海外厂家所控制。尤其是从1983年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台资企业,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占领了几乎半壁江山。特种计算机业是与国际前沿高科技接轨最紧密的领域,不仅在科研技术上跟得紧,而且产业化速度快,程度也高,不像一些领域只是跟踪技术,而不出产品。当时这种授人以柄的状况,给我国特种计算机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两大弊端:

1. 当时台湾厂商占据着大部分中国市场,这等于给中国特种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带上了沉重的镣铐。因为台湾厂商在大陆都没有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昂贵的海运费用以及税费,导致其产品价格明显偏高,在连锁反应下,中国特种计算机产品的整体价格居高不下,用户无法使用到性价比合理的特种计算机产品,这严重缩小了特种计算机市场的需求量,也拖延了中国特种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速度,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2. 特种计算机智能平台并不属于终端产品,它需要经过系统集成才能真正投入使用。这一特点决定了,市场对于特种计算机智能平台的科技含量要求很高。只有保证系统集成商采购到的都是一流的特种计算机平台,最后才会生产出最先进的产品!然而,事实却是当中国企业完全依赖海外的科技力量的时候,反而导致自己成了别人的傀儡,中国企业的产品研发路线永远只能配合别人的研发路线,别人提供什么方案,我们就只能使用什么方案。可是国外的厂家永远不会给中国人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使用的都是别人淘汰的东西,如果这种局面延续下去,中国将不会出现超越国际水平的特种计算机终端产品。

如果中国的特种计算机终端产品想要在国际上拥有竞争力,必须有企业挺身而出,依靠自主研发,不断创新,为中国市场提供属于中国自己的科技领先的特种计算机智能平台产品。1993年,抱着“为中国特种计算机领域创造值得信赖的民族品牌”的理想,陈志列创立了研祥公司,走上了自主研发、艰苦创业的道路。

而自主创新,特别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是中国企业取得发展的法宝。特种计算机产品有一个特点,由于技术上的高要求,使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是当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之后,却出现了技术落后于市场的尴尬局面。研祥在研发上未雨绸缪,针对各个行业的特殊性,在技术创新体系上,建立了“预研-在研-改进”的研发体系,使产品实现不断创新,使研祥的特种计算机产品始终走在市场的前列,荣获多项国内产品技术专利。如今研祥在特种计算机界的排名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三,拥有中国最强大的特种计算机技术研发中心,科研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正是这种强大的技术后盾,才有了今天研祥的成就,才有了“定价权、中国造”的强大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