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报告,在2007年特种计算机行业全球市场容量的分布中,中国大陆地区仅占17%左右。研祥集团要上规模,要在这个行业中成为令全球同行尊敬的公司,那么销售额来源地区就必须与这个分布相等或非常接近,但现在,研祥超过90%的销售收入是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在中国本行业内,研祥品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行业外却少人知晓,或干脆点说就是社会大众无人知晓,这与目前研祥的产品在中国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广泛应用的现状反差极大。
社会大众知名度让我们的行销投入性价比更好;社会大众知名度让我们的新进业务人员成长得更快、存活率更高,从而使集团培训和招聘工作更具成效;社会大众知名度让金融机构的上上下下,更易理解研祥这样的专业公司的业务特质,从而在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可以设计和使用更符合研祥业务特征的金融产品;社会大众知名度可以让更多的人通过购买研祥股票等方式,分享研祥业绩的增长。研祥是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老大,就不应只墨守本行业以前的打法。选择合适的行业终端产品和实施“研祥inside”战略,是打赢规模和社会大众知名度的“双响炮”,是一石双鸟和事半功倍之举。
众所周知,不存在一个“铁板一块”的海外市场。对国内来说,江苏的经验完全可以copy到吉林,但绝不可能把俄罗斯的市场打法copy到日本。开拓海外市场的业务人员,应该是在本公司国内市场厮杀2~3年以上的精英团队,因为他们更了解公司产品,更易领会公司的业务策略和变化,更拥有公司的信任,从而更方便在跨时差、跨大洋的广阔海外地区拼杀。公司需要每年从国内市场部门成批地抽调业务骨干进入海外市场,这无疑直接挑战了研祥国内业务团队的梯队建设能力和建设速度!
海外市场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当我们这一代人集体做人生谢幕的时候,中国大陆一定已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并且领先地位不可撼动。与这个地位相称的,一定还会有众多的全球同行业的顶级品牌。比如,提及德国,人们就知道宝马、奔驰、西门子;提及日本,人们就知道Sony、松下、三菱重工;提及美国,人们就知道通用、微软、Intel等等。趋势而为,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势下,成就全球工业品领域的又一顶级品牌 EVOC,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研祥在成立14年后,选择规模、社会大众知名度和海外市场三位一体的作战方向,是综合考虑了中国本行业人才的全球优势、公司融资能力、人民币升值背景、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趋势和中国政府/金融机构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决心等各方面因素而做出的顺势而为之举,是理性远远大于感性的抉择。
过去5000年来,世界上普遍认为有两个民族被史实证明特别善于经商:犹太族和汉族。过去300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来自大陆地区的汉族人士未能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他们超人的商业天赋。过去30年来,大陆商界经历了从零起步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不仅仅是资本的积累,更是人才团队的积累、技术自信和管理自信的积累。相对于韩国“用举国银行体制,制造出来的占全国GDP60~70%的三、五家公司打天下”的现状,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更具抗风雨能力,更具市场搏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