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很多客户抱怨台湾的特种计算机厂商供货不很及时,并且经常要预订货,这次研祥人在台湾现场看到他们的“零库存”,为了降低自身成本和应付市场的多变,减轻自身风险,台湾的厂商均采取按单生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走近台北,研祥人进一步加深了对台湾及台湾的特种计算机厂商现状的了解,对自己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二、大陆企业的后发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很多发达地区的资本在逐渐向外寻找出路,包括台湾在内,中国大陆逐渐成为台商的重要投资地。台湾企业投资和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国家投资一般是大型企业唱主角,台湾地区则主要是中小企业。这就给很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因为很多东西可以模仿他们,一种是模仿管理制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模式。作为后发展地区,模仿的空间很大,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模仿实现快速发展,就很容易取得发达国家必须通过较长时间才能取得的成就。
后发达地区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就需要一定时间,因为改革制度会触犯既得利益者,因此倾向于技术模仿的方面比较侧重,单纯的技术模仿虽然会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发展,但也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隐患,甚至会导致失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之所以取得较快发展,就是因为相较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包袱基本没有,什么好学学什么。研祥就是在模仿中成长起来,并最终确立自己的优势的,这种优势就是后发优势,陈志列说:“刚开始我们一穷二白,什么都不会,就只能学习。通过代理,逐渐的,我们就摸索出自己的经验来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凭借中国人的聪明和人力优势,只要路线对头,赶上他们可以说并不是很难。研祥成为今天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三,走的就是后发制人的路线。”
有学者认为,大陆企业的后发优势就是指在技术发展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在国际分工梯次较低的国家,具有迅速转移方向并快速结合自身特点的优势。从技术层面来说,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面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创新,要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看这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可能性就可以了。技术创新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来源是不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一样,前期通过学习,只需要很少的资金、人力就可以掌握先进技术,等到具有自己的雄厚实力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达国家一较长短。从经验上看,新技术投入大、风险大,如果发展中国家用发明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那么必须和发达国家一样花同样高的成本,面对同样大的风险。但依靠引进技术,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变迁的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从技术上说,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潜力,虽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加速技术变迁,会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