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末,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去北京汇报工作,当时一位部长在听完研祥的介绍后感慨地说:
“我们认为研祥公司为中国的特种计算机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因为以研祥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企大陆业积极面对欧美企业、中国台湾企业的竞争,使这个行业从外人说话为主到今天我们自己能够说了算。竞争的结果是产品价格下来了,服务上去了,而真正受益的是中国广大特种计算机产品用户,它大大地降低了广大用户的采购成本与享受到更周到、更及时的服务。”
研祥战略研究院的市场总监张力在公司的战略转型过程中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之一,他是公司每次战略调整方案的主要起草者和执行者,可以说是最能体会研祥精髓的人。他说:
“在研祥的历次变革中,以陈志列为代表的公司高层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主动进取的心态,研祥之所以有今天,和公司领导层的集体智慧和大局观是分不开的。从我个人的感觉上,研祥人总是以一种使命感驱动自己,这让我们总能很快触及市场的先机,从一个很高的高度看待公司发展。我参与了历次公司战略的调整,我觉得刚开始除了陈志列,我们大部分人是很盲目地随着市场走,虽然也赚钱,但是具体未来会怎么样,都不太明白。在研祥成立初期,陈志列虽然为了公司的生存,不得不依靠代理其他品牌的产品使公司得以存在发展,但是他一直在仔细观察市场形势,并逐步积累资源。我记得那次公司决定自己研发产品时,我们很多人几乎是大吃一惊,因为我们觉得虽然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否能研发出和国际顶尖企业相抗衡的产品却是一点儿底也没有,大家几乎都激烈反对,建议再积累几年经验再说。陈志列却用很清晰的思路告诉我们,这个时候开始自主研发绝不是痴人说梦,从占据市场先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几乎是必须马上开始的工作。公司领导层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坚定的信心决定了那次战略转型的顺利实施。而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也在这次转型中得到了最大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我们不能仅仅做市场的跟随者,一定要洞烛市场先机,引导市场发展才是最后的强者。”
二、研祥的四次战略转型
1. 1995年7月,成立3个年头的研祥,在做了某所谓的跨国公司几年产品的代理后,决定建立自己的工厂,研祥的“EVOC”品牌开始在市场出现,这家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开始了它正式的成长之路。
2. 1996年8月,研祥的“产品研发部”正式成立,标志着研祥终于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特种计算机研发制造企业。在随后的几年内,研祥品牌成为中国大陆本土企业抗衡欧美跨国公司和台湾厂商的旗舰厂家,中国大陆特种计算机的市场价格由于研祥的存在,迅速降低,大大促进了中国自动化产业的脚步。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研祥还是我国《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工业应用计算机》国家标准起草小组的主要成员,为该行业正式迈向国际,真正实现全面 “中国制造”的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正如CCID(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评论的那样:“研祥对于中国的IPC(工业计算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在中国用户无以回旋的时候,是研祥的奋起打破了这个闷罐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