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央视“双高”的蕙质兰心(3)

早在2000年,王利芬刚到《对话》栏目时,栏目组办公室在一家离电视台不远的宾馆,一部电话、一个分机、四个人,就是王利芬的起家武器。三年做下来,当《对话》日渐名声四起的时候,女儿也不知不觉长大了,从原来的几个月到现在,已长了好几岁,她似乎已经回忆不起自己曾经是怎样将幼小的女儿抱入怀中的,也许自己就很少抱过女儿。后来每次看到几个月大的婴儿,王利芬内心都会非常难过,有一种想抱一抱她(他)的冲动。

后来,只要一有时间,王利芬一定会陪伴女儿,看女儿一天天长大,是她最幸福的事:“只弹了两个月钢琴,刚刚会用两只手弹的女儿,在今早居然自己弹了一首她想像出来的曲子,而且调性、左手的和谐程度还真的很好,这道曲子很有情调,她在弹之前只说是要给我弹一个有一点悲伤的曲子,接下来她就自己弹了,曲子是从心里出来的,真的很好,一气呵成。我真的惊叹了许久,这种创造性让我真的不可思议!孩子的成长之旅真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

在举办《赢在中国》的时候,王利芬曾写博客祝贺选手周谨得女,她是这样写的:“今天是我们进入十二强的选手周谨得女的大喜的日子,我们《赢在中国》的全体同仁都为此而高兴,尤其是我,在六年前做过妈妈的人更能体会这一刻意味着什么,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超过体会一次孕育生命同时亲眼看着一个小生命一点一点成长给人所带来的感叹和感悟了。生完孩子之后一个女人会变得更加的有韧性和悟性,因为与我们打交道的都是一个个通过这么艰难的过程得来的生命,这个感受可以很快提高一个人的情商。中国是一个体制和制度正在健全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并不完善的制度的国家里,更需要一个人的情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周谨可以说是人生中中了一个头彩。我在此深深祝贺这个生命中难得的一天。”这样的话,或许只有王利芬这样的母亲才能写得出来吧,而在博客中,王利芬也多次提到女儿,并且推己及人理解那些作为爸爸妈妈的选手,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表现了她对家庭的神圣维护。

而在美国的那一段时间,王利芬更是经受了揪心的思念。她甚至说:“那种分割带来的尤其是黑夜来临时的煎熬,多少次几乎让我放弃了所有的所谓追求,而只想过一种最最平实的团聚生活。”看到这样的话,你就会深深地被人性的力量所折服,甚至能对王利芬的这种感情感同身受,你会在一瞬间忘记她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势。

王利芬跟所有的女性一样,也爱美。在斑驳的灰色城墙前,她会千万次的问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也会千万次地回答,为了美的存在。她也喜欢音乐,“美妙的音乐如同恋人,最初就那样轻易地渗透进了心灵。在以后的岁月里,它的旋律频频萦绕在心头,像情人的眼神笼罩着周身。”

王利芬会赞美生活,但是她不是通过化妆品、鲜花、名牌服装这些女性奢侈品来表达,而是通过文字来展现作为一个成熟女性的细腻和温婉。而这样的表达方式,将很难褪色,也最容易在深层面上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