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蔚在谈到王利芬时说:“她最出色的一点就是她心里特别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带领团队,当‘头儿’的素质和做法,我们都称她为‘Leader’,天生就有一种主见把大家拢在一起发挥各自所长。她能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她有一种能把大家的追求调动起来的魔力,让我着迷。”“《对话》实行的是一套职业化的管理,字幕错一个字是要罚款100至200元的。”
3《对话》的办公室
2001年当你走进《对话》的办公室,已经找不到传统媒体的杂乱,北京复兴路乙11号梅地亚写字楼0859室窗明几净,案头上看不到多余的纸,更看不见随意摆放着的书。墙上的镜框里面是王利芬自己构思的几句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真正的进步是永不停步”、“充分的准备永远不过分”等等。
门口立着的衣架,地板,宜家的家具和沙发,窗台上插着的几束鲜花,都是那种色彩斑斓鲜艳的,王利芬的小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画,一盆向日葵,鲜黄鲜黄的,简直要把屋子都给衬亮了。在这个“工作狂”的书桌上经常会放着一本某位大师的诗集,文学出身的她一直保持着一份敏感而细腻的心。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留意这样一个细节:在每期《对话》节目的演播现场,在对话的标志前,或在嘉宾的身旁,总会有一些插花点缀着。简简单单的装扮,却给演播室肃穆的气氛中添了几分活力和灵气。
作为谈话节目,能否搭建一个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是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对话》的整个节目组花费了很多心血,以尽量使嘉宾有一个轻松自如的发挥。
在录制一期拓展训练的节目时,中间有个环节,要嘉宾上来讲故事,场地上先摆放了一张小桌子,嘉宾讲话时好有个依托。为了视觉效果好些,桌上摆放了一盆花。送花公司也许不知道他们的用途,插得一点都不符合环境气氛,造型挺大,还延伸出来,有些喧宾夺主,显得怪怪的。离开拍时间已不多了,主持人张蔚在热场、化妆,现场工作人员谁都没注意到有什么不妥。这时王利芬走进现场,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赶紧说:“找人,换花!有没有花瓶,重插。”但是到哪去找花瓶呀?猛然,王利芬瞥见工作人员的一个水杯,银色的圆筒,她一把抓过来,问道:“谁的杯子,我买下了”,说着就把从外面重新买回来的香槟色的玫瑰插了进去,却发现玫瑰梗太长,显得愣愣的,赶紧剪吧。没有剪刀,王利芬就直接用手硬折,别的工作人员看到后也赶紧上来帮着折花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