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学习的一年里,我头一个采访地点就是《新闻调查》的偶像栏目CBS的六十分钟杂志,一个星期下来,我明白了真正的记者意味着什么,一个栏目长达几十年不衰的原因。六十分钟杂志近百人,七个大牌主持人,所有的工作基本上围绕主持人开展。不仅如此,他们的选题范围是无所不包,拍摄地点是全球性的。就这两点就让我们望尘莫及。我在那个栏目呆了整整一个星期,采访了他最大的主持人华莱士两个小时,心情之复杂,关于职业起点的感受之微妙真是一言难尽。
记者,尤其是在《新闻调查》当记者,真是一个充满着对人类的道义、责任的职业,它是一个非常精神性的职业,当我打量我身上全部的特质时,我发现实在没有一个职业比让我做记者更适合我的内心需求。但我现在显然已不是。每每想到这一点,生活的哲理就油然而生,人生不是设计出来的,是与环境妥协出来的;你做的永远不是你最想做的,而是你不得不做的。
这些真的是我读的那么多书中即使有,在未走过某种生活经历时也是看不懂的。在生活中,当然有许多在书本中,我们看似看懂了的东西,其实由于生命体验的深浅,其实有许多自以为读懂了,其实差得远。
在《新闻调查》的三年多的时间,我真可谓埋头拉车不问路,在我眼里,只有事,没有人,学生气十足,只懂得做事,不懂得做人,只懂得向前冲,不懂得两点之前的距离有时并不是直线最短。只懂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切,就像一个考高分的高中生,不懂得有能力让自己感受不好也是一种没有能力的体现。那段时间太多太多的不懂,仿佛还是书本书本,节目节目,回看自己,就像一头横冲直撞的小牛,真的有些后怕,若不是自己能拼命干活,后果真的不知是什么。
离开学校的工作过程是将所谓的知识变成生命的一点点感悟的过程,感悟愈透,善解人意的程度就愈高,宽容度就大,但冲力就小了。所以我不知道已经离开《新闻调查》七年的我如果还回去是否真的能像当年那样跋山涉水,星夜兼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我们自己足够的去尊敬,因为,每一个过程都是难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