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树立我职业理想的地方(2)

1995年的最后一天,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把制片人夏骏叫到中央电视台方楼的二楼咖啡厅谈话,孙玉胜告诉他:“我们准备搞一个新的栏目,一个大型的新闻评论栏目,准备由你来筹办。”夏骏听了以后很是振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五个月后的一天,夏骏找到《焦点访谈》记者王利芬,问她对加入《新闻调查》有何意见,王利芬不假思索地问道:“什么时候过去?”夏骏说:“现在。”就这样,王利芬收拾行李去了一个新的岗位。

在栏目筹备期,夏骏给《新闻调查》节目提出的要求是:《焦点访谈》的题材、《生活空间》的拍摄、《东方之子》的采访。王利芬在《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都做过记者,并且做得很出色,再加上她的从业经验和自身的素质,让夏骏更为欣赏。就这样,在夏骏的指引下,王利芬成功地转入了《新闻调查》,开始追逐她的梦想。

在这个刚刚成立的栏目里,几乎聚集了当时电视界的精英,王利芬看着实干实力派并且具有实干精神的新同事,有《南方周末》前主编钱钢、26岁就制作《河殇》的夏骏、后来凤凰卫视的副台长刘春、《面对面》的王志……心中充满抑制不住的激动,她隐隐地感到,他们要在这个栏目里大干一场了。因为这里不仅聚集了电视界最优秀的一批人,同时还有从美国《60分钟》学来的双摄像,在加上专业录音的设置和出镜记者——所有的这些集合起来,有人夸张地说,他们发现自己正在打造一个新的央视。

2王利芬的身上保存了《新闻调查》的标志性记录

王利芬对《新闻调查》最深的印象是在1996年5月17日,在京城北郊的星明湖举行的开播仪式。当时作为一个观众和旁观者,她目睹了在场每一位创业者的神情,那个场面让人想起农户人家盖房子上房梁时的情景:在一块平地上盖房,他们要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搭成房子,这间房子就是当天播出的《宏志班》。

那个开播仪式很简单,简单得在开播前没有任何一件东西能表达大家的激动之情。当时吃饭的饭店似乎正好开业,大大小小与开播毫无相干的花篮在门口摆放着,花篮上还有某某送的红布条。在无休无止的广告声中,张步兵满面笑容地从外面拿了一个花篮放到大家的面前。那天播的是夏骏的节目,他却表现得比任何人都冷静,然而当他看到这个花篮时却严肃地从沙发上起身用力地把那条红布甩到了花篮后面,一次没有甩过去,他还认真地甩了两次。善解人意的袁正明主任不知是否观察到了这点,反正没一会儿的功夫不知他从哪儿端来了一篮玫瑰花,红色的,而且没有任何不相干的东西挂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