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起整合传媒的集大成者先行者(4)

评委们也给王利芬带来感动。王利芬说:“在演播室听马云点评时,我曾多次透彻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创业者的优秀,那时才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经历过事情的人、真正做出过事情的人,和没做过什么事的人是多么不一样!以前我总是想,职业也好,做一件事情也罢,都只是与社会对接的接口,是一个人活着的另外一方面的凭证,但我从未想到做成一件事情对于一个人的锻造是如此重要。” 同样,在王利芬的眼中,极具社会责任感的联通总裁常小兵,让蒙牛跑出火箭速度的牛根生,15年努力成行业老大的朱新礼,从首“负”回来的史玉柱,温文睿智的熊晓鸽,让大家像树一样活着的俞敏洪……,他们中肯直率的点评都是《赢在中国》最华彩的乐章。

3大数法则和共赢主张

与沃伦•巴菲特的价值理论不同,王利芬也有自己的一套价值理论。观众用八个字形象地概括了“王氏”价值理论——大数法则+共赢主张。

王利芬所参与的节目定位准确,能够上升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引起观众的共鸣。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利芬只顾追逐自己的理想而脱离现实。细细想来,每个节目都还是那么的“俗”,事实上,从《对话》到《赢在中国》,再到如今的《我们》,收视率如此之高,广告收入一定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细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不俗哪能行啊?我们从最低级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哪一样缺得了钱?世间所谓最俗的东西却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王利芬毕竟也是一个“大俗人”,她也不是万能的,栏目组的弟兄们不能空着肚子闹革命。但是一切向钱看,节目的思想性也就降低了。

拿《赢在中国》来说,他们名利双收!创造性地引入了风投资本,连接了资本和人才,从此大众知道了VC,知道了融资渠道,知道了商业计划,知道草根创业者如何在阳光下创业、如何创造奇迹。节目带动了创业潮,弘扬了正确的创业观、人生观、价值观,普及了商业知识。经营者从此以阳光为正道,梳理清了商业规则,丰富了我们的商业智慧,涌现了马云、牛根生、俞敏洪、史玉柱等这样的创业导师,当然也成就了他们的名声和企业美誉度,为他们传播思想提供平台。大赛的成功组织成就了无数的创业英雄。十九家新公司收获了真金白银。这简直不是双赢而是多赢共赢!“只要坚持,一定能看到后天的太阳。”

如今的《我们》,仍然深受观众的喜爱,仍然有广告。这档节目对话海内外各行各业的人,阐述当代的人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也对当下的现实谈论看法,真的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达到社会效益又实现商业目的。“我们能得到教育、得到互动参与、得到头脑风暴的洗礼远大于容忍广告的时间牺牲。”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王利芬却能让思想与收益二者在矛盾中共生,王利芬很聪明。广告不可或缺,但绝对都是策划得很有品位的。而真正的节目内容更是精彩,观众唯恐错过任何一点细微之处,所以只有耐心地等待。这就是王利芬的价值——大数法则和共赢主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利芬是一个整合商业和传媒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