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新闻调查》开播两年多以后,第一个完整具备调查性报道性品质的节目《透视运城渗灌工程》问世了。这个节目通过记者独立调查,揭穿了山西运城好大喜功、耗费巨资制造所谓百万亩渗灌工程的虚假政绩。相信看过这期节目的观众都对那位始终睁着一双炯炯大眼睛的记者有着深刻的印象。
《大国崛起》的总策划人、山西作家、学者麦天枢在谈到《透视山西运城渗灌工程》时说:“我没想到当时还有新闻记者以这样的方式,能触及我们社会包括我们政治体制、基层政治、基层经济活动当中这么深刻的问题,第一次感觉到了电视的这种新闻监督作用,原来它是这么的艰难,但同时比较平面媒体,它又是这么的自由。当时很赞赏王利芬这样记者的风格。”
“她或许并不特别漂亮,但她创造或提供了一个电视记者特有的美丽,她爬上假灌溉地、拔出假管道时表现的泼辣,她采访当事人的从容、平静和机智,她在镜头面前的朴素大方,都在丰富着她所做的节目。在很多天生的表面的漂亮被市场和市场左右的荧屏汇聚起来廉价出售的背景下,王利芬的这份美丽更加楚楚动人。”
1一进运城
1998年夏天,一个瘦瘦的、说话谨慎而警觉的青年人走进了《新闻调查》在科技情报所租用的办公室。像所有来上访、举报问题的人一样,他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材料,有自己打印的,也有报纸和杂志已经刊登的相关文章;而与其他上访举报人不一样的是,这个送材料的人不是当事人,也不是当事人的亲戚朋友,他是一位记者。
坐在《新闻调查》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高勤荣显得很局促,但当《新闻调查》的策划和编导们开始听他讲述材料的时候,他的局促顿时烟消云散。他对自己手中这份材料所反映的事实太熟悉了。高勤荣条理清晰地诉说着事实的真相,他先让大家看照片,之后开始一段一段地背在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很广的那些顺口溜:“像炮没有眼,像房没有板,干部升了官,农民得了砖。”然后展示他手中各种各样的数据材料,他一个一个地解释这些数据的由来和数据间的关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的骗局:山西运城耗资数亿元修建的渗灌工程是一个毫无用途的虚假工程,而且其虚假的程度让人震惊:就在公路旁边,正面看是像模像样的渗灌池,背面看这个池子却只是一个半圆!
听了高勤荣的叙述,在座的所有人都震撼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告诉他们,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大做一番的新闻,选题固然好,然而大家也都认为这个选题的难度很大,“因为当事人都还在职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