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看到《我们》,第一感觉就是简朴。正如一个网友对这档节目的评价:
我知道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
在她节目中,主持话语并不多,没有似乎喧宾夺主的滔滔不绝。除去了乐队伴奏、花絮等等传统现场类节目常用的成分,删繁就简,只剩下了心灵的直接撞击。没有任何的隔阂,主人公的心灵和观众的心灵坦诚相对——这是人性的直接交融,是毫无疑问的大家手笔。说来,在影视艺术这个领域,技术的层面通常是比较好提高的,摄影上的一些新颖手法呀,后期处理上的一些特技手段呀,都是可以通过吸收操练而掌握(尽管目前真正熟练掌握技术的人也不多)。有了比较熟练的影视技术以后,可以说,只是练就了一门手艺,成为一个熟练的节目制作的工匠。真正的大家和高手的区别绝对不在技术上,而在于其内心的道德观,世界观,艺术审美的境界。
2水到渠成:十四年的行业积淀
1994年北大博士毕业的王利芬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评论部担任了六年的《新闻调查》记者。
在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王利芬担任了《对话》栏目制片人和部分节目主持人。
《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目前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每次节目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经济现象导入,捕捉鲜活经济事件、探讨新潮理念、演绎故事冲突,着重突出思想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在担任《对话》栏目制片人的三年多时间里,她采访了全世界各大集团公司企业的CEO,文化名人,商界领袖等100多人。在这里,她开创了传媒的先河,第一个实现了与观众与嘉宾的互动,让这个节目红了起来。
2002年3月,她受命筹备《经济信息联播》并任总制片人。《经济信息联播》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旗舰栏目,是国内最具时效的直播综合类经济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真实、准确、时效、鲜活地报道国内外的重大经济新闻,当日新闻比例超过90%。栏目在勾勒宏观经济运行的概貌、引导受众把握宏观经济脉搏的同时,关注全球的微观经济,翔实、客观地报道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充分体现全国经济新闻联播的特质,并在“特稿”中对全球的重大经济事件进行深度报道,通过链接新闻背景、专业分析等方式,预示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信息联播》的直播流程的基础上,王利芬又参与创办《第一时间》和《全球资讯榜》。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王利芬担任了广经中心资讯节目工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