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起整合传媒的集大成者先行者(3)

王利芬请马云来做评委,她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心里还在生怕马云回绝的时候,马云却当即就拍板说:“就冲着‘创业’和‘励志’这两点,我当这个评委了。”柳传志送给王利芬的话是:“这个构思不错,但你一定要玩真格的!”

而最让王利芬感动的是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作为《赢在中国》最主要的赞助商,联通从来没有对她施加过任何压力,相反,从一开始,王利芬就对常小兵说:“我不希望这个节目会火,我希望它就是一杯温水。因为我希望这个节目能长久地做下去,它的功能应该是长久地挖掘出更多具有创业潜力的人。”常小兵很理解地说:“你不是那种借节目出名的人。这才是做事的态度,也是我最欣赏的态度。”

王利芬自己也说:“我必须要感谢这些企业家,他们真的是凭着一种使命感来做这件事情。”

正因为3000万风险投资的到位和马云级别的评委,还有从12万选手中选拔出的各路精英,使得《赢在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造了不俗的收视率。至今谈到第一季32进16强的那场比赛,王利芬仍然兴奋不已,“那哪是节目啊,绝对是MBA经典实战案例!”

2王利芬“赢在中国”后的自白

作为一个电视人,王利芬希望能有个节目以赢者的姿态激励那些年轻人,好让他们不再依赖父辈的荫庇。“这个节目不仅要让人们相信,你可以创造像马云和李彦宏那样的财富神话,而且还会给你一条接近梦想的现实途径。”“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去改变现实。”王利芬说。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我愿意在思想上与这一群人为伍,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鼓舞,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借鉴。” “这里面一定有一种东西深深地吸引他们——既有创业的激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出了一种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说的奋斗精神。”王利芬说:“《赢在中国》倡导一种人生观,那就是,你活着就该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不能靠掠夺别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的过程中,你会调动你所有的智慧,有许多时候你还会嫁接智慧,这个过程是你深入了解社会、深悟人性、释放潜能的过程。不和人共事永远也无法真正了解人,不做成一件事,永远也不知道做事情的艰辛。做事,才是一个让人一点一点变得优秀的过程。而这一点是我在制作《赢在中国》的过程中,在那些做成一些事情的人身上彻悟到的!”

在《赢在中国》的成长过程中,无数个感动震撼着王利芬。每期节目,王利芬都要看好几遍,镜头前、压力下,选手眼神中闪过的真诚深深打动着她。王利芬说:“每一个选手的举动,我可能比他们多年的同事和友人都要更了解一些,他们当中不少人已做得不错,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不失赤子之心的纯粹感觉可能会使心灵走得更远。”

每当重温第一赛季 36进 12的现场,选手宋文明拿着一本《对话美国电视》(上面有所有 36强选手的签名)送给王利芬的这个镜头时,王利芬的眼圈都会发红。在如此残酷的选拔过程中,选手能这样不计是否晋级,用朴实的方式真诚地表达对《赢在中国》制作团队的感谢,让王利芬觉得团队的努力挺值得。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真诚相待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