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学雷锋
雷锋忠于职守,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与阳光心态,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以“为自己干事”的态度努力工作,业务上精益求精,执行任务没有任何借口,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雷锋注重细节,不厌小事,又敢于接受挑战,主动为自己争取进步的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与上级相处融洽,具有团队精神。
雷锋具有“钉子精神”,善于管理时间,头脑灵活,态度谦虚,终身学习。
雷锋能说会写,是个天生的演讲家,具有文艺表演的天赋。
雷锋注重仪表仪容,面带微笑,精神百倍。
雷锋——这位共和国的长子、历史上唯一以头像传世的普通士兵、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当我们深入了解他之后会发现,在他身上有很多与我们的时代相通的东西,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如今很多流行的观念,如:阳光心态、团队精神、为自己工作、感恩的心、学习力、执行力、时间管理等,被这个半个世纪以前的“时髦青年”自发地实践着。了解他、思考他,会让我们在人生和事业上受益良多。
有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雷锋没有举过炸药包,也没有舍身堵枪眼,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做了平平常常的事,他为什么会被人们选中,举为那个时代的骄子,赢得生前身后的无限辉煌?雷锋10岁上学,16岁参加工作,22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6年的社会生涯,雷锋从打水扫地开始,从农村的记工员到乡政府的通讯员再到县委机关的公务员,从农场的拖拉机手到鞍钢的推土机手再到部队的汽车兵,雷锋一步步地向上走,伴随他的每一步,荣誉接踵而至。不管走到哪里,雷锋都能够很快地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模范、典型、重点培养对象。在他牺牲的时候,部队已经做出了提干的决定,只是还没来得及正式任命……
雷锋获得的荣誉:
1957年2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被评为望城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7年夏,担任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沩工程结束后,被评为治沩模范;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在鞍钢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60年8月,参加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记三等功一次;
1960年8月,把平时节约下来的200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节约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