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明白:雷锋为什么能够与各级领导相处融洽?为什么单单他会成为组织重点扶持、培养的对象?除了他的政治立场、工作成绩和社会贡献之外,他做人做事的原则方面,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吗?今天,我们都异常地渴望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怎样才能成功?靠个人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能成功吗?几率有多大?“如果领导不培养、不大力支持,雷锋可能就成不了‘雷锋’。”同样,没有周围人,特别是上级的关心和培养、支持和帮助,也就不可能有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当我们在苦苦寻找成功之道的时候,雷锋无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雷锋)
一、机灵勤快、虚心学习的雷锋
雷锋不是个呆板保守、不苟言笑,一张嘴就闻得见火药味的人。相反,雷锋的个性活泼开朗、待人热情,遇人总是笑脸相迎,而且手脚勤快、头脑机灵。正因为如此,雷锋与身边的人总能愉快相处,关系融洽,这些人成为了雷锋坚定的支持者,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了他不能缺少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来看看雷锋与他前后两任师傅的相处经过,体味一下雷锋的“与人相处之道”。
第一位是在团山湖农场教雷锋开拖拉机的师傅。这位老师傅话少又爱较真。为了让老师傅满意,雷锋充分发挥了他的优势:勤快、机灵。他每天不等天亮就起床擦洗拖拉机;雷锋不抽烟,但老师傅爱抽,雷锋就随身携带烟叶、火柴;休息的时候,雷锋又是倒水又是递毛巾。有这样懂事的好徒弟,老师傅别提心里有多舒坦,毫无保留地把驾驶技术传授给了雷锋。当然,在学技术上雷锋也是毫不含糊的,他把师傅教的技术自编成15条要领,背得滚瓜烂熟。开工时,他一边当农具手一边学习,收了工,就抓紧阅读有关的书籍。就是在吃饭的时候,还把桌腿当离合器,把碗筷当方向盘,来回比画。10来天的时间,雷锋就学会了驾驶拖拉机。
第二位是雷锋在鞍钢学开推土机时的李长义师傅。雷锋个子小,坐在推土机驾驶室里根本看不到前面的铲子,只能站起来猫着腰开车。所以,李师傅一开始并不看好雷锋,但雷锋决心很大,他虚心学习,早来晚走。猫着腰开一天的推土机,腰酸背疼,脖子发硬,加上东北的天气天寒地冻,但他从来不叫苦。不到1个月,雷锋就能自己驾驶了。冬季驾驶推土机,最辛苦的就是检修和清洗发动机滑油泵。雷锋自从学会之后,就再也不劳烦师傅。每次他都是抢先钻进车盘下面,打开检示器,放掉油槽里的水,把滑油泵清洗干净。等干完活出来,浑身已经被泥水渗透。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李师傅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徒弟,雷锋也成了李师傅的家庭中的一员。
雷锋是怎么处理好与两位老师傅的关系的?一是靠他的机灵、勤快。在雷锋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这就是我们在本书中多次提到的,他最大的长处就是精神饱满、不厌其烦地去做那些很多人不放在眼里、甚至不屑一顾的小事。像给师傅倒水、点烟、擦洗机器这样琐碎的事情,雷锋做起来得心应手,非常自然,没有半点儿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成分。因为他是真心实意地尊敬对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任何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都会感到不知干什么好,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要做个有心人,从打扫卫生,整理报纸文件,接听电话做起,为其他同事做些辅助性工作,如打印资料,填写简单表格等,既给人留下勤快的印象,又易于融入同事圈中,得到大家的帮助、提携。要有一种从零做起的心态,放下面子,尊重同事。对于上司或同事交办的每一件事,不管大小,都要竭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善尽美地完成。因为上司和同事并不了解你的学识或能力,开始不会委以重任,往往让你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杂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