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也可以说是Kaizen成本法的自发实践者。从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到焦化厂建设工地,雷锋又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在参与宿舍施工时,雷锋发现当时和泥、运砖、砌砖三组人同时上工。而其他两组人要等泥和好之后才能开始工作,徒然浪费了不少时间。为了提高效率,雷锋发动同组的人提前1个小时上工,把泥和好,其他两组人来了之后马上开工。天气寒冷,泥的黏结性降低,砖砌不牢。雷锋想:在泥里掺进沙子、蒿草会不会好一些呢?大家一试,果然奏效。用铁锹拌和,土块打不碎,泥和得不均匀,雷锋就赤脚下去搅拌。
砖墙砌高了,运泥开始变得吃力。雷锋一边干活一边动起了脑筋。手里比比画画,嘴里自言自语,让大家都莫名其妙。过了一会,雷锋把大家叫到一起,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个草图——“横杆吊斗运泥法”。大家一看,都来了兴趣,纷纷出主意,很快在工地上搭建了起来。不仅可以运泥,还可以吊砖、吊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军后,在汽车连,由于新兵们只有一辆教练车,大家只能轮流上去学。雷锋就琢磨着如何解决人多车少的问题。他提出自己动手造汽车教练台,用的都是仓库里的废旧物品。教练台造出来之后,大家上去一试,踩油门、推拉离合器、转动方向盘、挂档,都跟真的一样。缺少教练车的问题就这样被雷锋解决了。
在工作中,具有革命意义、能在一夜之间创造巨大效益的新创造、新发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点点滴滴、循序渐进的改进和完善,日积月累,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和个人事业的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一个有心人,从对细节的关注中发现改良和进步的契机。只有具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满怀热情,对业务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持之以恒,不断有所发现和创造。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寸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雷锋)
只有那些敢于承受巨大损失的人,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罗伯特•肯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