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雷锋的团队精神(1)

刚入伍不久,他就被抽到了战士业余演出队。雷锋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报节目时,他一个人就报了诗朗诵、快板两个单人节目和三四个说唱节目,起早贪黑地背台词。但等到大家一起排练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雷锋的湖南口音显得非常“另类”,别人念“风”,他念“哼”;别人念“吴”,他念“湖”,雷锋一张口,其他人就止不住地哈哈大笑。雷锋连忙找人帮自己纠正发音,可口音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过来的啊!正当大家感到为难的时候,雷锋主动提出把自己换下来。雷锋诚恳地说:我光凭一股子热情,事先没考虑自己的口音问题,给大家添了麻烦。为了不影响排练进度,请换其他同志上。

雷锋虽然退出了演出,但并没有从此轻松起来。他把自己的角色从台上转到台下,从幕前转到幕后。雷锋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机关食堂帮厨。演出队员们都在机关食堂吃饭,一下挤进几十个人来,再加上伙食标准、开饭时间等一系列问题,搞得机关干部和炊事员都有意见。冷言冷语不说,战士们来得晚了,连口热饭都没有。有的战士气不过,就发牢骚、踢板凳,双方关系十分紧张。雷锋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提出让自己去厨房帮厨,一来战士们吃不好饭会影响排练,二来厨房也有难处。果不其然,雷锋一去帮厨,炊事员的脸色好看多了。演出队员不管什么时候来吃饭,都有热饭热菜。雷锋的沟通能力又一次得到了确证。

雷锋做的另一件事是烧水。由于演出队只有一个暖壶,开水不够喝。演节目又说又唱,喝不上水可受不了。雷锋拣来一些碎砖头,在墙根下搭了个灶,又从厨房借了把水壶,弄点干树枝,为演员们烧起开水。水开了,他拎着水壶挨个为大家添水。大家一致感谢雷锋,雷锋开着玩笑说:我不想在演出队“失业”啊!把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是雷锋最大的优势。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雷锋能够把团队的利益、集体的目标放在第一位,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不因自己失去了在台上表现才华的机会而闹情绪、消极怠工、袖手旁观,而是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岗位,从台上到台下,从幕前到幕后,用心做好帮厨、烧水这类不是小事的“小事”,为整个团队服务,为演出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就是团队精神的生动写照吗?什么是团队精神?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团队第一,个人第二,必要的时候个人退一步,不当团队的绊脚石,甘做幕后英雄。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表现自己,自己当英雄,或者只顾自己的得失,无视集体的利益,团队就无法保持和谐,就不能形成合力。

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冒死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蚂蚁喷射出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就将火扑灭。存活者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

一个月后,这位科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蚂蚁却有了经验,调兵遣将迅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而蚂蚁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非凡表现,尤其令人震惊。

这提醒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千万不要自行其是,因为个人好比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离开大海很快就会干涸消失了。你只是团队的一员,即使再受重视,再有才华,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创造奇迹。就像张瑞敏在《海尔是海》中描写的那样:“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