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做好每一件事,使人觉得孺子可教,才能取得上司、同事的好感与信任。切勿养成拖沓、马虎的习惯,或者自视清高,以为大材小用,对小事不屑一顾。
二是靠虚心学习。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跑腿打杂献殷勤,难免成为别人眼里的“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雷锋能够赢得先后两任师傅的认同,可不单单是靠机灵勤快或者耍小聪明。他勤奋刻苦、脚踏实地、虚心学习,用过硬的表现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即便是雷锋自己成了师傅之后,仍然是虚心地向其他人学习,从不骄傲自满。雷锋在鞍钢开推土机时,车间主任安排他带3个学员。雷锋悉心地向他们传授驾驶技术,一起研究机器构造原理,如果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其他师傅,然后回来告诉学员。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和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家国有企业录用了一个叫郭帆的大学生,把他分配到厂长办公室做文员。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徐是快50岁的人了,在厂子里已经干了将近20年,人特严肃,不苟言笑。年轻人好动,喜欢活跃的气氛,面对老徐,郭帆始终觉得有点别扭,一天到晚板着个脸,打自己来就没见他笑过。
一天,郭帆闲着没事在办公室里上网,看到徐静蕾写的博客,就和老徐打趣道:“徐老师,你看人家徐静蕾都开了‘老徐的博客’,您是不是也弄个博客啊,您文笔好,把自己写的东西贴上去,不定还火了呢!”老徐听了,脸色一变,“小伙子,这是上班时间,有事忙事,没事学习,别扯那些无聊的东西。年轻人要知道上进,成天泡在网上,能有什么出息?”被老徐结结实实教训了一通,郭帆大气儿都不敢出。
自那以后,郭帆开始将功补过,工作起来特别认真。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扫地打水,下班后也是把一切都收拾停当了,最后一个离开。写的每一份材料都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管是谁交办的事,他都尽心尽力,办得妥妥贴贴。时间一长,老徐对他的看法转变了,觉得年轻人态度谦虚,知道上进,是个可造之材。一天早上,当他把一杯泡好的热茶端到老徐手里的时候,老徐对他露出了难得的满意的笑容。
从此,老徐把郭帆当成了自己的徒弟,开始言传身教,不论是工作上的大小事情,还是单位里的人情世故,都毫无保留地指点郭帆。得益于老徐的帮助,郭帆不论是业务上,还是在单位的人际关系上,都如鱼得水,进步得非常快。说起老徐,郭帆的感触特别深:如果自己当初不接受老徐的批评,甚至是跟他对着干,现在就是另一种局面了。作为新人,一定要尊重老员工,态度要谦虚。
老徐这样的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的老员工,由于为企业服务多年,对企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忠贞不贰。在工作上,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后进的新人要求也比较严格。由于年龄、经历、个性和成长环境等诸多差异,在他们和新员工之间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有些格格不入。当“看不惯”新员工的时候,他们会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教训。其实,“老徐”们本身并没有恶意,也不一定是出于对新人的成见,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为新人本身的成长考虑。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老员工们的教导,认认真真地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满足他们对新人的期望。对于“老徐”这样的员工,只要真心诚意地尊重他们,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态度谦虚,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就可以赢得他们的认可,并得到他们有益的帮助,使自己更快、更顺利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