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雷锋式员工》是以“重新诠释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员工培训读物。该书跳出以往“学雷锋=做好人好事”的片面理解,全面发掘“雷锋精神”的完整内涵,围绕“阳光心态”、“工作热情”、“敬业精神”、“从小事做起”、“团队观念”、“同事关系”、“学习力”、“执行力”、“节约意识”等21个方面,充分展现了雷锋身上所拥有的各种优秀品质和高水准的职业素养,说明雷锋是一个值得当代企业员工全方位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取得职业成功的“好榜样”。
《做雷锋式员工》的本土化风格和推陈出新、发扬传统的精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雷锋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决定了本书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是一本适合国内企业员工培训的“好图书”。
做雷锋式员工
最近阅读了一本不错的员工培训读物——《做雷锋式员工》。先是为它的书名和精心设计的封面所吸引,继而又沉浸到它的内容当中。读完全书,掩卷沉思,心中有些东西不吐不快,终于凝结成这样一篇文字。
在感觉上,雷锋似乎很熟悉。学雷锋就是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想法是如此的狭隘,竟然一直被自己的成见所束缚着,不肯迈出那么一小步,真正去了解雷锋,思考雷锋。
《做雷锋式员工》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把一个真实的又完全不一样的雷锋送到了我们的眼前,重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存留在我们心目中的“熟悉而模糊”的雷锋形象与这个“陌生而清晰”的雷锋形象碰撞着,开始碎裂并重新组合。这是一次发现,一种对“雷锋精神”新的解读。
《做雷锋式员工》着力发掘的是雷锋身上那些超越时空的优秀品质,如雷锋的阳光心态、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的雷锋 、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 的雷锋、雷锋的 “螺丝钉” 精神、与上级相处融洽的雷锋、与同事相处融洽的雷锋、雷锋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雷锋、“吃亏是福”的雷锋、雷锋的学习力、雷锋的时间管理、雷锋的思想力、雷锋的执行力、雷锋能说会写的表现力、主动争取机会的雷锋、敢于接受挑战的雷锋、注重仪表的雷锋、提倡节约力戒浪费的雷锋等。
正是这些品质,让雷锋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成长为时代的宠儿、“共和国的长子”。在今天,在那些追求卓越人生理想和职业成就的人眼中,这些品质仍然熠熠生辉。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在这个半个世纪以前的年轻人身上出人意料又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印证。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蕴涵的是现在人们大力倡导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用雷锋的话说,“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微细的小齿轮,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慢说是缺了它,即便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拧紧,一个小齿轮略有破损,也要使机器的运转发生故障的”;“尽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丝钉,再精密的齿轮,它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当作废料扔到废铁料仓库里去的。”细细品位其中对于个体与整体辩证关系的理解,难怪毛泽东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雷锋的“钉子精神”体现的是他的学习力和时间管理意识。“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从雷锋编的顺口溜里,我们可以看到雷锋是怎样挤时间的,“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走路想着点,外出开会抓紧点,星期假日多学点”。当我们鼓呼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学习力、“时间就是金钱”的时候,再时髦的口号、再华丽的语言,似乎也不如雷锋的顺口流来得明白和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