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事:一天吃早饭的时候,雷锋看到炊事班的饭盆里有很多锅巴,便随手拿了一块吃。炊事员对他说了一句,“自觉点啊!”雷锋听了这句话很难受,心里想:“吃一块锅巴有什么?”于是赌气把那块锅巴放到饭盆里,走了出来。后来,他在报纸上看到毛泽东的一段话,“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雷锋觉得和炊事员赌气是自己的不对,自己批评自己:“你多不虚心呀!人家批评重一点,你就受不了啦!”最后硬着头皮跑到炊事班,承认了自己拿锅巴吃不对,并检讨了自己的缺点。
从这些事可以看出,雷锋不但是一个懂得虚心学习的人,而且,在面对批评的时候,他能够虚心接受,自我反省,果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雷锋说:“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像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要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一个人一旦把自己装满了,结果就是骄傲自满、自负自大、目空一切、唯我独尊。一个这样的人,还能指望他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改正错误,遇人遇事包容、忍让吗?
有人说雷锋有时爱“表现”。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年轻人骤然间赢得那么多荣誉,受到那么多关注,难免会拿自己的成绩向周围的人显示。但雷锋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之后立即加以反省和改正,克服了人常有的庸俗表现欲。而我们在犯了同样的错误的时候,能否像雷锋那样马上踩刹车,调整方向呢?
谦虚就是要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庸俗表现欲。“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特点。”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的羽毛一样正常,而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让人显得虚伪和做作,所以,人们把热中于自我表现的人讥讽为“老孔雀”。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这种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突出和炫耀自己,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庸俗表现欲的实质就是显示自己的优越感,结果是失去朋友,为自己的成功之路制造无形的障碍。如果这样的人仍然不自觉,继续我行我素,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引起同事的不满和抵制。反之,那些低调、谦虚的人,即便他们不强调自己的贡献,人们仍然会记住他们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