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李商隐)
事事要精打细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雷锋)
一、雷锋的节约箱
参军后,雷锋动手做了一个“节约箱”。这个节约箱简直就是个百宝箱。雷锋把拣来的破铜烂铁、碎玻璃、螺丝帽、牙膏皮、破衣服、边角料等都收藏在里面。在外出开会的路上,看到一堆漏掉的水泥,他也用手帕包起来,带回来放进节约箱。对于有利用价值的,就抽时间修补。例如一根铁钉、一个螺丝帽,他都洗干净,修车、修工具时能用就用;不能再利用的牙膏皮、破铜烂铁等送到废品站卖掉,所得的钱上交给部队。节约箱简直就是一个变废为宝的“百宝箱”。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节约意识也被很多人淡忘了。雷锋的这些做法在人们看来是没有必要,匪夷所思。但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这种在工作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控制成本的做法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日本的三菱公司对员工有一个要求:公司的办公用纸只要还有空白的地方,就得继续利用,不能丢弃。很多员工在纸上用铅笔写完了,再用钢笔书写,最后再用毛笔写。一张纸被反复利用,其作用发挥到了极限。
反观我们自己,别说没有这样节约办公用纸的人,即使有,也一定会受到同事们的嘲笑。“又不是自己花钱买的,至于这么抠门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员工任意浪费办公纸张,包东西、擦桌子、随意丢弃。也许有人会认为,就是一张纸而已,不足为道。可是,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从这样一张张纸上节约出来的。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使自己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占据世界市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浪费就是从一张纸这么不起眼的地方开始的。口子一旦打开,形形色色的浪费行为就会涌现出来,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学习雷锋的节约意识,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养成习惯。这样的习惯放大开来,就会形成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人认为日本企业非常“小家子气”、“抠门”。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日本的产品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与他们的节约意识和成本控制能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日本产品能够打入欧美市场,更是得益于其在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
东丽公司公务用车必须事先征得上司同意,然后去总务部门申请,填写《车辆使用记录》,详尽到使用日期、申请人及同行人员姓名、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刻、返程时刻、行驶最佳线路、驾驶员指定等细节,从而节约了公务用车开支。
丰田汽车公司就连男厕所的便池也用白漆划了两个鞋印,定位而立,以便节省清洗用水,而且还在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上几块砖头,从而减少冲水量。在新干线车辆生产车间,就连车厢打磨后的合金粉屑也要集中回收再利用。
日产公司规定员工在夏天可以不系领带,并要求把冷气调高一度,以图节约电费。为节省电话费用,有的日本企业甚至规定接打电话时必须站着讲话,以缩短通话时间,防止冗长的通话。
日本著名的三大电器公司之一的日立公司,它的“三大支柱”就是“节约精神、技术和人”。在日立公司,即便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工厂里也见不到空调,甚至很少有风扇。在他们看来,日立的工厂坐落在海滨,厂房又高达30米,如果再安装空调设备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在午休时间,所有的照明设备都会关掉,只有需要的时候才开灯,以节约用电。
日立公司还提出:“把1分钟看成8万分钟”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