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丢弃宽容的美德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美好心灵的代表,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

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见解,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他人的精华,去除其糟粕。宽容要求我们,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

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试谁能让行人把大衣脱掉。

北风鼓起劲,呼呼地吹着,直吹得寒风刺骨,可是越刮,行人越冷,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接下来是南风的了。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意上身,渐觉有点热,于是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南风获得了胜利。

人们把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称为“南风效应”。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宽容比惩戒更有效。北风和南风都想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留学德国期间,师从于名望很高的物理学教授沃尔夫。在学习上,他对罗蒙诺索夫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他对罗蒙诺索夫多方照顾。罗蒙诺索夫因生活困难,欠下了债务,又是沃尔夫解囊替他偿还。突然有一天,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发生了。《德国科学》杂志突然登出一篇驳斥沃尔夫教授某个错误观点的文章,文章的署名就是“罗蒙诺索夫”。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们开始议论了。有的说,罗蒙诺索夫无情无义;有的说,罗蒙诺索夫是一个疯子。然而,更叫人诧异的是:支持罗蒙诺索夫发表这篇文章的正是沃尔夫教授本人。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关于明朝人杨翥的两件小事。

杨翥的邻人丢失了一只鸡,指骂是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杨翥,杨翥说:“又不只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

有一个邻居,每遇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使杨家深受脏污潮湿之苦。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时日多,落雨的日子少。”

久而久之,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图谋抢劫杨家的财宝,邻人们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祸。

忍让和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忍让和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人生中谁都会碰到个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侵害的事情。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勇于接受忍让和宽容的考验,即使感情无法控制时,也要紧闭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大脑,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如果能像杨翥那样寻找出一条平衡自己心态的理由说服自己,就能把忍让的痛苦化解,表现出宽容和大度来。

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宽容不仅是一种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