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手握钢枪,勇往直前显风流——唐骏的职业规划(1)

□ 打工可以有“前途”,也可以有“钱途”

我希望借(打工皇帝)这个词,改变人们对打工的印象,打工应该被重新定义,中国已经到了这个时代。

——唐骏

●要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标杆

被业界美誉为“打工皇帝”的唐骏,1962年出生,曾经在北京邮电学院获得过应用物理专业学士学位,并且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从1994年开始,加入微软公司,先后在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任总经理以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任总裁,2004年受陈天桥之邀,加盟盛大公司。2008年,以高额转会费高调加盟新华都集团。唐骏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打工也可以受到社会尊敬,可以很有身价;不仅有“前途”,也会有“钱途”。

我们可以看看唐骏在三个不同企业打工时的收入:

微软中国总裁:收入超过1亿元;

盛大总裁:收入超过4亿元;

新华都总裁:10亿元身价。

有了这么高的身价,如今提起唐骏的大名,人们会很自然地在他名字之前加上“打工皇帝”,宛如一个职称,与之如影随行。

其实,在中国,“打工” 这个词被人们和媒体贬义化了。在西方,打工就是一个职业。在美国福布斯富豪榜里,很多所谓的“打工仔”身价过亿,进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

不过,唐骏自己并没有试图去改变媒体的想法:“我希望借这个词,改变人们对打工的印象,打工应该被重新定义,中国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他认为,经过二三十年的改变后,未来将有更多“打工仔”出现在富豪榜上。“外界叫我‘打工皇帝’,我接受。”

关于创业,唐骏初到美国之时,也曾下过海,当过“个体户”。中国人都有一种老板的情结,哪怕只是开一个小杂货铺,那也是当老板。可是渐渐地,之前的满足感被无情的现实冲刷殆尽。唐骏发现,在美国,没有人因为当老板而觉得他伟大。相反,那些大公司的高管们却处处受人尊敬。其实,唐骏还是有很多机会去创业的。回国后,仍有投资基金找到他,有的许诺出资三千万美元助其创业,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回忆起这段历史,唐骏表示从未后悔过:“那时在中国,很多人都说职业经理人没有前途,这反而激励我要为职业经理人争口气,我要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标杆。后来,这个想法完全大于我个人的创业爱好。”

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事业都有规划,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要打工,因为这个世界容纳不了太多的老板。对于唐骏这样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梦想肯定很多,有人会怀疑唐骏是不是想自己当老板了?其实不然,唐骏说:“我会一直打工,或做职业经理人。”在中国,很多人都感觉打工不是一个最好的事业成功者,至少也要立个山头、做个小老板。而唐骏却恰恰认为做一个职业经理人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他的成功也为中国的年轻人树立了一个“打工也能成功”的好榜样,改变大家对打工概念的误解和偏见。

【左手职业箴言】

不是所有人都合适创业,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老板的因子,其实,不管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年轻人一定要摒弃“给人打工很可耻”这样的错误观念。打工有“前途”,也有“钱途”。真正的强者,打工就打出高水平,打出奇迹,打出辉煌!

□ 找工作和找女朋友、出国一样,要执著和真诚

找工作其实和找女朋友、出国一样,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面对机遇和挑战,一定要执着。

——唐骏

●“站岗”站出来的出国留学机会

高考时,唐骏以1分之差与复旦大学失之交臂,考入他报的第五志愿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大学头三年,他自暴自弃,不用功读书。唐骏的哥哥唐政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他常常告诉唐骏,出国对一个人的前途极有帮助。哥哥的话对唐骏的影响很大,经过再三思量,他坚定了必须出国的信念。

唐骏开始为出国做准备,认真学习。大四时,唐骏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无论是总分还是单科成绩,他都是学校的第一名。但是,出国的名额没有唐骏的名字,原因是他在大学没有获得过一次“三好学生”。

放弃,不是唐骏的风格。唐骏找来所有北京市高等院校招收研究生的手册,一页一页地翻看,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寻找哪个学校还有公派出国的名额。打了3天,他终于从电话那头听到了梦想中的回答——“我们还有没用完的出国名额,你可以先来看看。”接电话的是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吴怀仙老师。经过学校领导的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同意把唐骏推荐给教育部。

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邮电学院是搞定了,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教育部能不能批下来呢?可那时,出国审批的期限已过。唐骏拿着北京广播学院出具的介绍信,来到教育部出国司。一位姓李的副司长说,审批工作已结束,不可能有特例。唐骏心里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但他还是决定要试一试。

那个时候,每天一大早,唐骏就守在这位副司长的办公室门口,碰到司长便点头微笑:“啊,您好,您上班了啊?”下午五六点,对着要下班的司长,唐骏又很乖地说:“您下班了啊?”翻来覆去就这么两句话。

两天之后,原来瞅都不瞅唐骏一眼的副司长终于开了口:“啊,是你啊?你等着啊,我看看你的资料。”过了一会,他又说:“这样吧,我帮你报上去,批不批我就不知道了。”唐骏听了激动得不得了。后来,唐骏才知道,实际上,这位副司长就掌握着审批权,是自己的执著打动和感动了他。

●“排队”排出来的工作岗位

唐骏通过站了六天岗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靠的是执著与真诚。无独有偶,香港行政区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当年也是通过执著与真诚获得了一份工作。

因为家境贫寒,曾荫权在20岁时就辍学踏入社会。那时正值经济萧条,想找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不容易。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科员的启事,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曾荫权也在其中。

面试时,数十名应聘者被一一编了号,曾荫权因来得较晚而被编在了后面。

面试开始不久,几位先参加面试的应聘者阴沉着脸从招聘办公室走了出来,他们沮丧地说:“招聘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和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者,一概不收!”

在门外等待面试的应聘者们听后,呼啦一下散去了很大一部分。曾荫权虽然也不符合条件,但他却没有跟着他人一起走掉。

不久,又有几名年龄与曾荫权相仿的应聘者阴沉着脸从招聘办公室里走了出来,他们更为沮丧地说:“他们的条件很苛刻,不仅要求有大学文凭和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而且还要求年龄在25周岁以上!”剩下的应聘者听后,呼啦一下又散去了一部分。但曾荫权仍然没有走,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待。

这时,曾荫权身后的一名应聘者小声地问曾荫权:“小伙子,你符合他们的应聘条件吗?”曾荫权回答说:“一条也不符合。”

那人说:“既然如此,你肯定会被淘汰的。不如走掉算了!”

曾荫权听后,笑了笑说:“机会难得啊!即便是不符合条件,也应该有试一试的勇气啊,说不定就被录用了呢!”那些没走的应聘者觉得他有些自不量力。

但随后的结果,却让那些应聘者们大吃一惊:不符合应聘条件的曾荫权,虽然未被招聘为科员,但却因超于常人的勇气和伶俐的口齿,而被破格录用为药品推销员。

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梦想奔跑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的确,没人能阻止你奔向伟大前程。成功属于勇敢追梦的人,世界属于拥有执著和真诚的心的人。踏踏实实地沿着梦想之路攀登、再攀登的人,一定能站在成功的顶峰笑傲脚下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