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道尔顿就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天才。他把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勤奋和积累。约翰·亨特曾自我评价说:“我的内心就像一个蜂巢,不是一片混沌、杂乱无章,而是规整有序,每一点食物都是采自大自然的精华。”只要翻一翻伟人的传记,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杰出的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和能工巧匠在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持续恒久的努力和专注。他们都是珍惜生命、惜时如金之人。老狄士累利(英国政治家兼作家,曾任首相)认为,要成功就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倾心钻研。因此,不是那些天才,而是那些资质平平却异常勤奋、不知疲倦的人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横溢的人,而是那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缺乏毅力和恒心,天才也会“泯然众人矣”。正如意大利谚语说的:走得慢但有耐力的人才能走得更长更远。因此,培养良好的工作品质很关键。没有这种品质,连最简单的技术工作也会变得困难。一旦养成良好的工作品质,任何任务都会变得相对简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熟能生巧,业精于勤”。即使对最普通的事情来说,不懈努力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十分惊人的。拉小提琴似乎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又得需要多么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呀!当一个年轻人问卡笛尼学拉小提琴需要多长时间时,卡笛尼从容地说:“每天12小时,连续12年。”
一个芭蕾舞演员要出类拔萃,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千万次的反复训练,不知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泰祺尼准备她的晚上演出之前,常常得接受父亲两个小时的苛刻训练。她常常练到筋疲力尽地倒下,有时人几乎完全失去了知觉。但又不能脱掉衣服,只能用海绵擦洗,借机喘上一口气儿。舞台上轻灵如燕的舞步,总能让人赏心悦目,陶醉不已,但是,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练功的辛酸苦辣,想必泰祺尼体会最深。不要急着评判自己是不是天才,更不要为了一时的忍耐而沾沾自喜。天才与凡人的区别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天才永远不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当他听到“天才”这样的评语的时候,八成要苦笑,因为简直会误会“天才”一词是千百次失败后才得到的成功、千万次重复之后才能够做的比别人好、甚至于日久天长濒于崩溃的最后一点坚持才得来的珍贵的希望的代名词。这听上去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或者也的确是这样,这样的天才让人觉得一点也不意外。这原来就是天才的惊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