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真正对子女负责的教育投资(2)

钱小俊听说公司里某位部长有两个小孩在上高中,光每人每月支付的学费和课外教育费就要1万多,一个月下来就得2万多。对此他也清楚,高额课外教育费无论怎么下调价格,一个科目也至少需要3000元,一个人要是接受3至4个科目辅导,合计费用当然会超过1万。

最近公司来了一批新职员,但他们的能力与刚进公司的自己相比,显然要差很多。新职员中的大部分都受过英语培训,英语能力虽然不错,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则要弱一些。偶尔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了孩子的教育投入这么多钱,可孩子的能力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很大提高,这样的投入值得吗?或者还是因为大学数量太多的缘故?

“是不是教育也含有泡沫?”

“是不是由于过度热衷于教育投资,才造成了这些‘大雁爸爸’的情况出现呢?”

许多疑问一股脑地涌来。

电视新闻以“大雁爸爸”的情况为个案,随即对早期留学现象展开层层剖析。

据韩国银行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韩国海外留学生中大学生为16万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为2万名。为了这些孩子,以留学费和语言进修费的名义向海外的汇款竟然达到了100亿元之多,如果再算上正式统计中不会出现的费用,如飞机票、陪读亲属的生活费等,全部留学费用加起来会接近300亿元,并且海外留学费用每年都在上涨,2005年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合计额已超过400亿元。

“大雁爸爸”平均每月的汇款额为2万~3万元,他们需要将自己月收入的90%寄往海外,孤单一人呆在国内的同时,还要忍受连吃饭都精打细算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太残酷了。

“现在的父母是不是把宝全押在了孩子身上?”

钱小俊突然产生这种想法,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这时他想起了财富精灵曾经给他展示的画面,将来他和妻子将寄居于大女儿家中,和子女一起生活,不仅给子女带来负担,自己也会感到别扭和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