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司进化的三个阶段(5)

垄断企业的出现,也并没有解决工厂经济时代就存在的经济危机问题。1929年大经济危机爆发时,几乎使一些相信自由企业制度的人发疯。而对企业时代经济问题研究较有成果的,是英国巨匠约翰·内维尔·凯恩斯。

凯恩斯生活在垄断企业最疯狂发展的年代,他看到的现实,与斯密和李嘉图看到的不同。虽然他们本质上都想治好经济危机的病,但斯密和李嘉图生活在工厂时代,学说立足于中小工厂自由竞争,重建游戏规则,所以被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研究的对象,其实也是货币,但为什么又被称做宏观经济学呢?因为他主张国家干涉自由经济。如他在《印度的货币与财政》中,主张在印度建设中央银行。在《和平的经济后果》和《论战争赔偿》中,主张减轻对战败国的债务索赔。他还挑战了欧洲人过去数百年来信奉的社会契约,认为现时的合约安排只能导致欧洲的绝对贫穷化。在《货币论》中,凯恩斯认为,储蓄会自动导致投资的看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政府要主导投资,把利率和工资水平牢牢抓在手里。凯恩斯主张,要以社会总需求为核心,确定社会的总供给量和总就业量,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对平衡,就可以解决经济危机。

凯恩斯本人不一定赞同凯恩斯经济学的说法,但是他的观点代表着一种方向,即自由企业制度要受到政府更多的约束,政府一方面要阻止无序竞争,另一方面要规范垄断秩序。在凯恩斯时代,垄断企业发展较快的是美国,欧洲由于二次世界大战,企业发展不正常。二战后欧美走上公司化道路,垄断企业在欧美国家成为过渡,是工厂向公司转化时的一个小跳板,不能成为企业形态的代表。

在凯恩斯生活的时代,美国的工厂主大量走向垄断,变成超越工厂的垄断企业。进入20世纪时,美国法律界的人士担心,他们会生活在一个由垄断企业控制的世界中,因而促使政府加大反垄断力度,反垄断客观上加速了美国由垄断企业向现代公司的过渡。同时,美国思想界把研究的对象也对准了公司,从而兴起了公司管理学。

据统计,20世纪最著名的公司管理学著作中,美国占60%以上。正因为如此,思想的重心和经济的重心移到了美国。对公司管理集大成的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他是20世纪末全球公认的管理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