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由家庭向公司渐进(3)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彻底的,秦孝公死后,秦始皇杀了商鞅,但是维持了商鞅的变法。这样,郡县制和家庭社会结构单元更加强化。

楚国没有彻底家庭化,这点与秦国不同。楚国吴起变法,没有分小家庭的策略,虽然得罪了代表氏族势力的大臣,却没有使社会结构单元发生彻底的变化。有意思的是,重用吴起的楚悼王死后,楚肃王也杀了吴起,却连变法也废了。因此,当楚威王建立郡县制时,郡县的官员都是王公大臣的门生,是官僚腐败的产物。

郡县制有名无实,家庭结构没有彻底化,贵族仍然控制着大量的家庭,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口,王权衰落,国家实力衰落。

在战国初期,可以与秦国抗衡的还有另外一个国家,即晋国。但晋国只有奸臣,没有像商鞅那样的变法者,结果不等秦国来攻,自行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晋国社会结构单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氏族势力仍然是社会组织的主力。

齐国灭亡的典型意义

齐国是周朝著名军师姜子牙的封地,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建国,大致在今山东以北,以临淄为都城。国家不大,但军事家辈出。

公元前284年,即秦国灭掉诸侯国前60年,合纵国以燕国宰相乐毅为首,组建赵、秦、韩、魏大军,一口气扫灭齐国,仅剩即墨(今山东平度)与营城(今山东营县)两个偏远城市。齐闵王这时想起向楚考烈王求救。楚国大将淖凿到达营城后,发现齐闵王是一个草包,就将他挑筋,悬挂三日,齐闵王哀号而死。至此,齐国也在风雨飘摇之中了。

齐国的灭亡,在政治上的失策非常明显,但其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食古不化,则是国家被灭的根本原因。

到战国后期,家庭社会结构单元和郡县制在主流国家中比较普遍,但齐国一直是氏族势力强大,国家按都城体制管理,民众集中在像军事要塞一样的70多个城都中,平时务农,战时全民皆兵。国家维护周礼,王权没落。这个国家,社会结构不合理最明显,它没有郡县,没有中央集权,所以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大臣杀国王最多的就是齐国。从本质上看,齐国的灭亡和2000年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相同,即两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基本单元错误,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大潮流,齐国抗拒郡县制,苏联抗拒公司化。

因此,秦国能统一六国,建立疆域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国家,与其形成家庭社会结构单元有本质的关系。

家庭结构的坚固性:秩序社会与和谐管理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但到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就被灭亡了,其间只有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