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司进化的三个阶段(6)

彼得·德鲁克一生都在研究公司,著述丰厚。在德鲁克之前,相当多的人传承了工厂的早期观念,认为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单位,都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追求利润是它们的本性,但德鲁克不这么看。1942年,德鲁克受聘研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并于1946年出版了《公司的概念》一书,试图对什么是公司给出回答。德鲁克的观点是,公司是社会性组织,不是私人的盈利机器。他认为,大的商业性公司受公众利益影响,它们应该关心一些纯属公共性质而不是私人性质的事情。可是,当时通用汽车公司的高层领导坚决不接受这个观点,他们还是坚持认为,公司是维护神圣私有制度的堡垒,公司的目的就是为股东追求更多的利润。在德鲁克于2005年去世时,结论已经很明确:公司是社会型组织。在出版《公司的概念》之后五十年里,德鲁克相继出版了《管理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经济人的终结》、《工业人的未来》、《新社会》等著作。他认为,公司是工业社会的基本结构,包含着整个社会的核心观念和基本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按主流观念的不同,分成两个阵营,以苏联、中国为首的新型国家奉行马克思主义,实施国有企业的社会结构模式;而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工业国家,则逐渐采用公司形态的社会结构模式。

在两大阵营里,极端的观点都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会马上爆发,一方都认为另一方会发生经济灾难。但五十年过去了,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经济灾难没有发生。斗争和融合的结果只有一个:全球走上公司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