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俄罗斯由公社到公司的突变
整个17、18、19、20世纪,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俄罗斯又称为俄国、苏联。以下同样情况称为俄罗斯)是地球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也是军事强国。俄罗斯社会结构单元的变化,值得深入研究。
俄罗斯版图达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时间有400多年,比美国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的时间长,虽然比中国时间短,但是俄罗斯在2000万平方公里的时间比中国长。俄罗斯封建时期的社会结构基本单元,不是中国式家庭,而是俄国公社,这种结构很有个性。
1公社组织社会的秘密
公元13世纪,俄国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面积只有013万平方公里,是很小的国家。
公元1462年,即俄国伊凡三世时期,俄国领土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160年里扩张领土1000倍。
公元1584年,到伊凡四世时期,俄国领土为268万平方公里。在这400年里,在世界舞台上,俄国只是一个小国。
公元1689年,俄国领土达1547万平方公里,形成疆域超10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这是彼特大帝建立的伟业。
公元1775年,在叶卡捷林娜二世时期,俄国领土面积达1852万平方公里。
公元1914年,在沙皇尼土拉二世时期,俄国领土达2280万平方公里,达到最鼎盛水平。
公元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让部分民族独立,苏维埃政府管辖的领土为1700万平方公里。1922年苏联形成后,领土面积再次恢复为2240万平方公里。
公元1991年苏联解体,分解为十多个国家,其主体国家俄罗斯的领土面积仍为1700多万平方公里,仍然是地球上的版图大国。
从伊凡大帝到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运行的社会结构基本单元是公社,共有500多年时间。其中以彼得大帝为集大成时期,这个结构是成功的,并且经历了时间的检验。
现在看看公社是如何发展的。
在伊凡大帝时期,以“贵族组织村落农户,集体对外”的扩张方式开始,形成了“皇帝——贵族——村落”这样的组织体系。但在早期,农民与贵族没有依附关系,农民不属于贵族,他们之间是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当时没有庞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和军队与这个体系相适应。
到彼得大帝时,俄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彼得大帝有雄霸世界的雄心,这是俄国得以高速扩张的重要原因。在彼得时期的社会结构变化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社制度完善,二是国家权力机构和军事机器与公社制度完全适应。
彼得大帝之前的公社是半松散型,村落里的贵族与农民是劳动协作关系,利益分配、纳税、兵役、徭役都没有特别的定式。彼得大帝后,农民奴隶化的趋势很明显,一夫一妻制家庭不是纳税单位,农民家庭不再明确拥有土地,而是以村落为单位形成公社。农民归公社所有,变成公社奴隶。公社归贵族所有,贵族变成奴隶主,贵族则由皇帝册封,由贵族代表公社,向国家权力机关承担税收、兵役、徭役的义务。这种农奴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
俄国快速公社化后,整个国家就由千千万万个公社组成,各公社的领主、贵族,只是公社与国家相联系的纽带,公社成了完备的社会结构单元。彼得大帝在公社规范化的同时,对国家政治军事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