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点点头,“我们公司的总经理梁云峰梁总,原任北京信达行市场总监,也是信达行的元老级人物。”
夏桐的目光中闪现出期冀的神采,不由得向往,“如果能够被公司录用,相信我一定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李总冷静地看了看面前略显激动的女孩,“可是公司与学校不同,教会员工成长固然是公司的责任,但为公司创造业绩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你虽然是房地产专业毕业,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这个,会成为我们考虑你加入的一个难点。”
夏桐将手中的三份策划书递到李丹面前,“李总,我的确没有地产公司工作经验,但在校期间,我多次参加了校方主办的房地产业内实习。这是我撰写的策划报告,虽然这些方案没有机会实施,但我都是以本地实际项目作为报告的策划对象的。这些报告固然不能说明我的实际操盘能力,但能体现出我对本市房地产现状的认识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如果再加上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我觉得我可以达到公司要求,请给我机会。”
李总接过策划报告,递给身边的白皙女子,“于总监,你看下。”
于乐儿快速地翻阅了手中的报告文本,在郁夏桐怀疑她是否看清了那上头的内容的时候,于总监却已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资料详尽、思路明晰,但实施方案有待完善,多处不具实操性。”
李丹点点头,不置可否,回头向郁夏桐继续提问 “你在学校是学生会副主席,请你简单地说一下,你是如何对学生会进行管理的?”
提起学校生活,夏桐的心情轻松不少,谦逊地道 “也说不上管理,与学生会其他部长保持良好、顺畅的沟通,集思广益做出正确的决定与周详的计划,调动全员积极性,自然水到渠成。”
于乐儿听了郁夏桐的回答,第一次面露微笑,而李丹却正色道 “沟通协调,这只是初级的交往技能,完全称不上管理。所谓管理中的人性化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规则、是纪律、是自上而下的层级模式,具体体现在一个团队快速而高效的运作中。”
李丹的神态虽然并不温和,语调也生硬得带点凌厉,但郁夏桐却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因为,在李丹近乎“教育”的口气中,夏桐觉得对方是想要或者已经将自己看做她的下属员工了。
果然接下来,李丹简短而有力地说 “你被录用了,明天早上八点半来公司报到,到人事部办理入职手续,会有相关人员告诉你薪金待遇。”
于乐儿开口前似乎思考了一下,有点欲言又止,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向李丹直言 “李总,是不是让梁老师看一下?”
“不必了吧,录用普通员工这样的小事,何必劳老梁大驾。”李丹的脸上明显地带出一丝不快。
夏桐入职后发现,龙啸地产代理公司的三大总监,市场部总监于乐儿、销售部总监李非、策划部总监穆林生以及公司所有员工,一律称总经理梁云峰为“梁老师”,而只有公司副总李丹,称梁总为“老梁”。听说李丹与梁云峰是多年好友兼大学同窗,此次梁云峰自创公司,李丹特地辞了南方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高薪职位前来助阵,同时也入了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因而李丹这位副总经理,经常可以在不过问梁总的前提下独立做出决策,并且拥有几乎与梁总相同的公司管理权限。
刚刚开始的职业生涯可谓是精彩纷呈,令夏桐目不暇接。
员工培训之后,由于公司人员较少,属于创业初期,部门分工基本被打破,郁夏桐等是以售楼员的名义被招入公司的新人,经常要跟着于乐儿去做市场调研,帮助策划部做策划会议记录。当然那些多数是晚上五点后加班时间的工作,而早九点到晚五点,郁夏桐等售楼员要在李非的领导下,在售楼大厅做销售工作。偶尔,郁夏桐也会得到充做李总的“秘书”,陪同李总一起去与开发商洽谈的机会。
这些都是郁夏桐十分乐意做的,单纯的卖房接待远不能满足夏桐希望多学东西、多受煅炼的欲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满怀壮志的她,真希望自己一天能二十四个小时待在公司,尽快地将市场、策划、销售三大经理的丰富经验都收入囊中,最好再加上李丹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