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亲子关系
·引言·
亲子的意思是爱孩子。在我看来,这三个字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门学问。在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虽然位于夫妻关系之后,却在为孩子创造着全部经验,这些经验决定了孩子将来的人生之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成长起来的,成长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条长河,融汇了我们在家庭、学校、人群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信息。这些带有信息的点滴汇成我们生命的长河——我们的世界就是由这些信息组成,我们将这些信息加工,成为我们的性格特质。而加工者,首先是父母,然后才是我们自己。加工工艺,大部分是父母传授的,也有老师和其他长辈的影子。但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性格中96%的部分,由父母提供。
这就是亲子关系的成果,它贯穿着一个家庭的本质互动,是生命延续的操作过程,是为生命负责的具体表现。因此,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有些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生命大纲基本上在6岁前就已经完成了,后面的成长,只不过是这部大纲的具体操作。
我这里也有个比喻:如果把生命比喻为一本书,那么目录就是幼年时期。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就如同人类对生命本源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这一阶段处理不当,那么一生就很有可能消沉、失落。反过来说,如果家长与孩子的互动相对健康,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在今后一路顺风。
除极特殊情况外,这个结论是基本肯定的。种种案例和理论研究均揭示出这一点。因此,对每一位家长来说,不能只把亲子教育看作是单纯的教育孩子,而应该看作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学习过程。
亲子教育的关键是“读懂”孩子,这里所说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子女,同时,他也是自己,是自己的幼年时期,那时,自己也是孩子。如果家长没有进入自己当年的状态,严格地说,他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家长。
然而,回到过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难怪有些人不得不通过禅修来体味,而心理学至今也未能达到这种“与自己的童年换位思考”的境界。但这是不是说家长们无所适从了?这也不尽然,我们还有一系列方法提供给家长们,使他们尽量读懂孩子,这不比经营一家大型公司容易。老实说,如果家长读懂孩子这本经书,自然会从智慧中诞生出“管理之道”,而这个“道”是家长们自己的,不是书本上的,也不是专家们的,因此,它最可靠,也最适用于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