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次选择
案例3
先生:你的孩子多大了?
女士:12岁,你的呢?
先生:我儿子在美国留学。听介绍人说,你离婚是因为他……
女士:我也有责任。
先生:不过,我觉得,你的前夫不够聪明,希望我这么说你不要介意,我是说他失去你是个错误。
女士:也许,这就是命吧,我信命,你呢?
先生:我也信,不过,我更相信缘分。
女士:我也是。
先生:你刚才说你也有责任?
女士:是的,可能是我平时对儿子倾注得太多,忽视他了。而且,我总对他要求太高,其实我也不是在乎钱,只是希望他更好,可能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先生:这是好事呀,人无压力轻飘飘。
女士: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吧,不过,也有我的责任,我不该……
先生:我觉得夫妻之间应该相互理解,你是好意,如果对方感受不到,就不要强求,分手未必不是件好事。
……
(半年后,他们结合了。又过了半年,他们开始吵架。她认为,他是大男子主义,处处霸道;他认为,她还惦记着前夫,跟他三心二意。)
分析
1.初婚失败,源于投射
那位离异的女子说自己给前夫的压力过大,一方面“希望他像父亲一样优秀”,另一方面,自己又在无形中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前夫因她的投射而不堪重负,逃之夭夭。她通过再婚试图重新找到“父爱”,这次本想轻松地“做个女儿”,但“想做母亲”的惯性再次发作。这并不难理解,自卑与自负本是一对孪生。于是当她无力再给对方施压时,便怀念前夫,其实是回味自己那种做母亲的感受。因此第二任丈夫才说她三心二意。
2.二次婚姻,困于矛盾
再婚的丈夫大她8岁,像父亲一样处处做主,这就是她眼里的“大男子主义”。其实,他们只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只不过这种浪漫的“彼此要求”证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到底输在哪里。
不难看出,这对男女内心均充满了矛盾,他们都试图重新开始,却又无法彻底摆脱旧时的经验。当理想与经验并存时,他们的内心产生冲突,这冲突兑现于他们的实际接触中,从而开始了新的矛盾。
因此,二次婚姻中的许多男女会把初婚的失败归结于“没有找到真爱”或“缘分已尽”。若真的这么认为,那么他们注定还会输。就算不输,也会伤痕累累,因为这都不是真实答案。真实的答案是: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而这直觉的内存里充满了观念和经验。
心灵处方
调整性格,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性格中的绝大部分都由经验和观念组成,不反省它们,就无法调整性格。
婚姻的本质说不出,只能做。做什么?做饭、做事、做伴——这,就是面对现实。如果早一点看清这一切,人活得可能就不会那么苦。因此台湾作家苦苓才说:“浓烈是苦,浪漫的脑筋还不够清楚,平实是绝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