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绝对服从性的日本式团队 一、不必羡慕日本人的团队精神(3)
曾有美国人问我,中国人和日本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我说,分辨中国人和日本人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东方人来到美国,因为比较陌生,领队的人通常会拿一面小旗子。这一点,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如此,但差别也在于此:领队的人拿着旗子,后面跟着一大群人的,是日本人;而领队的人拿着旗子,后面时常有人掉队的,是中国人。领队的人眼睛只看着前方的,是日本人;而领队的人边走边回头看后面还有没有人的,是中国人。
有人说,怪不得中国人这么糟糕。其实不然,凡事都有两面性。难道日本人就不想溜走吗?他们也想溜走,只是不敢,他们虽然也知道其他的地方比较有趣,但是只能跟着领队的人走,即使领队的人走错路,也要一直跟下去。所以日本的团队管理很轻松,只要确定目标,做好计划,执行起来就会很顺利。
但中国人不同,管理者不但要确定目标,而且要保证目标正确,否则的话,下面的人就会各行其是。
第一章 绝对服从性的日本式团队 二、终生雇佣制对日本人影响大(1)
众所周知,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其实这种制度是从中国引进的,其源头就是中国的长工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着长工制度。一个人长期到别人家里做工,就是长工。但是现在中国人很少有人认同这种制度,试问:如果一家公司很器重你,要跟你签一个终身雇佣的契约,你会签吗?没有人会签。中国人愿意一辈子在同一公司,但不愿意签合同;日本人如果愿意在某一公司,就愿意签合同;美国人如果愿意留下,就会跟公司签短期合同,到期再续约。
在日本的企业中,终身雇佣制是其管理制度的基础,并且这种制度从精神层面上对塑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由于存在限制人性的缺陷,所以日本的很多企业在用人制度方面也正在发生转变。尽管如此,这种制度对于塑造日本团队精神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和不可忽视的。
青年慎选就业对象
受终身雇佣制的影响,日本的年轻人在念大三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地寻找他要服务一辈子的企业。在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日本人认为一旦开始在某家企业实习,毕业后就会到这家企业服务,并下定决心服务一辈子。他们会非常谨慎,不敢有半点差池。他们不敢轻率地选择大企业,一旦进入大企业,而自己的能力不够的话,前景会非常渺茫。因此日本的年轻人会谨慎地选择合适的企业,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公司重视企业形象
日本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和日本人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发现,他们爱面子、怕丢脸,把自己的形象照顾得非常好。同样,日本的企业也非常重视自身的形象,首先是受终身雇佣制的影响,因为只有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有可能吸引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在日本,人才对于企业的选择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且相互强化的。其次,日本人的思维比较细腻,换句话说,他们是高度挑剔的。我曾对一些生产企业的人讲:“你们的产品只要打进日本市场,就表示产品的品质很好。”赵耀东先生在负责台湾“中钢”的时候,曾作过一个决定,“中钢”的第一块钢板要销往日本,因为当时其他国家的人都怀疑中国人的炼钢能力,只要日本人认可了,“中钢”产品的品质就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案例
重形象的日本企业
有一家日本工厂,承包生产美国某企业的一种零件,这家日本工厂虽然加班加点赶出了产品,却来不及将零件送往美国。日本工厂向美国企业申请延期,但美国企业说,如果这种零件不能按时交货,将影响到整个生产流程,损失重大。结果,日本工厂为了遵守约定,包了一架飞机,把零件专程空运到美国。日本工厂很清楚,这样做,生产这批零件不但不会赚钱,甚至会亏本,但它还是这样做了,在它看来,形象是最重要的。
后来,美国的各大报纸都报道了此事,等于替它在全美的范围内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日本工厂一下子打响了知名度,生意越来越好,第一笔生意亏损的钱很快就赚了回来。跟日本企业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如果想从日本人那里学技术是绝不可能的,日本人对于技术是高度吝啬的,尽管他们的很多技术都是从美国学回来的。此外,日本企业付款非常准时,这也是它们注重形象的一个表现。
主管关心下属员工
在日本企业中,雇佣关系表现出如下特点: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一个日本的年轻人,进入他理想中的企业之后,他所想的、所做的,就是如何才能受到重用,如何才能发挥才能。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他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就会向主管寻求帮助。主管也很关心下属,因为大家一辈子都要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必然要磨合,相互适应。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员工已经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从员工进入企业的那一刻开始,就努力对其进行全面、长久的照顾,为其尽可能多地解决困难。日本的企业正是通过这种与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其内部团队运作的高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