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领导是中国式团队的核心 四、领导者应有的管理艺术(5)
案例
让干部来负责
某新任大学校长开会时宣布了一项制度,告诉其下属的所有干部,校长只是法定的代表,实际的负责人是总务处处长。以后,教务方面的事情唯校长是问,其他的如财务纠纷、法律问题等均由总务处处长负责,就算坐牢也是总务处处长去坐,和校长没关系。
总务处处长一听这话,脸都黑了。散会后他就问校长,是不是打算把他换掉。校长告诉他,这是对他的支持。如果校长承担所有的责任,总务处处长工作时就不会用心,他认为反正校长会用心审核的。而校长事无巨细都过问的话,就表示不信任总务处处长。这样,早晚会出纰漏。改由总务处处长负全责后,他就会很用心,这样校长就可以轻松了。所谓策略,就是加强大家的责任,而不是想整人。总经理应该奉行这样的策略:大事情,大过失,由高层主管承担;部门经理要负部门的责任;小事情由基层主管负责;总经理要对公司倒闭负责任,而公司没有倒闭时,其他主管就得负责任。
千万不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扛,你有责任,其他的人就没有责任。有很多领导,生平只做三件事:
第一,千方百计要证明他的干部是白痴。
第二,忍不住自己要表现,抢干部的功劳。
第三,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
这是大错特错的,他做了领导最不应该做的事,而领导应该做的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保证做我的干部有饭吃。
第二,不断地成长。
第三,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做了这三件事,领导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考虑将来,这才是你的工作重点。
所以说,当领导的要懂得考核的策略并将责、权移交给干部,而当干部的要懂得明哲保身,有了权力以后更要小心翼翼。如果领导买一部奔驰,你去买一部跟他一模一样的,就知道什么叫自掘坟墓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这些实际的东西,所有的纰漏都是由小问题导致的。我们不会拿着刀去杀人,也不会明着把公司的钱拿回家,凡是很明显的错误我们都不会犯,只会犯小错误,但是我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更可怕。
培养应变能力以策万全
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随机应变,随机应变不是投机取巧,凡是投机取巧的人没有一个成功的,但是不会随机应变的人,没有一个有前途。
凡事都在变,方法要变,态度要变,但原则不能变。《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坚持原则,瞧不起的人就是瞧不起,这很对。但是当孙权派人说“我的儿子要娶你女儿为妻”时,关羽可以拒绝,但是不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此时的关羽相当于蜀国的外交大臣,说这种话简直对不起蜀国,完全违背了孔明给他定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
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才是高明的。领导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也要经常出各种难题来培养干部的应变能力,看他们的反应怎么样,不好就帮助他们改进。如果一切都等到问题真正出现时才想着如何随机应变,是非常冒险的。人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碰到问题马上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很少,平时多锻炼干部,他们才会有把握,这是领导的责任。
根据干部能力分配任务
一个人在养花,另一个人走过来问:“你在做什么?”
“我在养花。”
“花是自己长大的还是你把它拉大的?”
“花自己在生长,我不能拉它,否则它会死的。”
“既然花自己生长,凭什么说是你在养花呢?”
“……”花是自己生长的,那养花的人又在做什么呢?当然不能拔苗助长,但是可以做两件事:一是了解花的性格,喜阴还是喜阳,喜干还是喜湿;二是给花浇水、施肥,促进花生长。
培养干部也是如此,首先要了解干部,知道他的能力如何、喜好如何;其次,把干部的工作潜力激发出来。除此之外,就没有领导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