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瞻远瞩的力量(6)

我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前途的总体看法是:一道明暗不定的风景线。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不乐观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虽然从入世中获得了很多机会,短期内增长的形势喜人,但这种基于廉价劳动力的机会是暂时的、难以为继的。如果我们不能够乘势而上,不能够成功实现宏观经济增长方式与微观企业治理模式的转型,那么不但无缘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机会,而且要被汹涌而至的印度、越南等后浪所淹没。

不悲观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从认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首脑之术、首脑之法、首脑之道起,到认同、到践行、到日清日高、到力行不辍、到卓有所成虽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间会面临很多不测的变数,但并非不可逾越。只要我们敢正视自己的不足,真正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首脑之术、首脑之法、首脑之道为成功宝典,以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基础,以我们与生俱有的一个统一、不可分割、规模惊人的大市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矢志不渝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让这道明暗不定的风景线一点点地变得亮丽起来。

不乐观是为着戒骄戒躁,为着居安思危。不悲观,力争上游才是正理,才是人间正道!

2.脚踏实地,又不忘高瞻远瞩地创新

为什么说路在跻身首脑国家、世界五百强行列的千里之行自劳动密集型工业起,在一边将脚下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做实做细,一边不忘践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首脑之术、首脑之法、首脑之道?

劳动密集型工业事关我们今天的生计,只有把它做精做细,才能既满足生存需要,又赚得为今后发展所用的原始资本;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首脑之术、首脑之法、首脑之道事关明天的立身之本,只有立马付诸于行,才能在今天一要吃饭的同时,二要为明天的发展做好准备。这里面的道理浅显易懂,毋须赘言。问题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首脑之术、首脑之法、首脑之道主要自首脑国家和世界五百强出,或者说主要自美国社会出,而愤愤然的爱国者们每当在谈起美国文化、美国管理理论时又总存“美国文化的根底浅”的偏见,因而,有必要于此作进一步的澄清。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他们漂洋过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宗教圣地。因而,在登上北美大陆之前,41名成年男子在没有任何监管之下,以完全平等协商一致的方式聚集一块,签订了一份被后世历史学家们公认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的《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规定:船上的人到达北美新大陆后,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团体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例和宪章,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服从。

我们当然无法借助严谨的逻辑推论来证明《五月花号公约》和美国宪政体制的前因后果关系,但可以确信的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泱泱大国赢得了连绵二百多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宪政体制,决不仅仅是少数几位天才政治家苦思冥想的产物,其与英国政治文明、欧洲政治文明、世界政治文明的血肉亲情是确凿无疑的。

美国的政治文明如此,美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莫不如此。

正像柏杨所说,如果中国文化可以比作一个大染缸,那么大洋彼岸的美国文化就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大熔炉。一批又一批,一年又一年,来自北美新大陆之外的世界各国移民,源源不断地向这一大熔炉输送着标有欧洲、亚洲、非洲印记的文化原料,而这一大熔炉也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包容一切的宽广情怀,多多益善地将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原料一炉熔尽。于是,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原料在这里相聚、相交流、相沟通、相竞争、相激荡、相碰撞、相融和,从而培育出一种博采各民族国家文化之长、生龙活虎、生机盎然、生命力旺盛的新文化。

美国新文化看似根浅底薄,其实不然。的确,美国国家历史总共不过两百多年,与此相应的历史人文积淀当然不能和我们上下五千年比。但这并不等于美国文化根子浅薄。根子浅薄不浅薄,不能光看表面时间的长短,而要问文化的经脉通在何处;不能光看青春年少的新,而要问美国新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千丝万缕。这一问,美国文化还根浅底薄吗?如果一个引领人类率先开启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还叫根浅底薄,那么我们宁要一个根浅底薄的新文化,也不要一个暮气沉沉的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