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善学异邦的拿来主义(7)

合理不合理,很不容易认定。一切凭良心就会合理,合理自然合法。所以,从凭良心开始,做到合法的地步,这才真正是中国式管理所能行得通的途径。情,是彼此彼此,互相互相,用情来讲理,大家才能够接受。情像中药的引子,就是讲理之前,彼此的心理建设。“情”是中国各地最宝贵的东西;“孝”是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情;“忠”是部属对主管应有的情;“理”就是表达情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常讲“君子发乎情,止乎理”。

5.中国式管理的本质

对于“中国式管理”,化繁为简,我做了一个简明的归纳:

第一,管理有管理科学和管理哲学之分,从管理科学的层面讲,无中式、日式、欧式、美式之分;从管理哲学的层面讲,“大概谁也不会否定”中国式管理的真实存在(注意是“大概谁也不会否定”,而不是真的“谁也不会否定”),并且“中国式管理的贡献主要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

第二,中国的管理思想以孔、孟为主流,掺以老、庄的自然思想。而对管理最具影响的,在其注重“务实”、“中庸”,以及“不执著”的态度。

第三,中国式管理亦即“中道管理”,亦即中庸之道的管理。曾先生认为许多人把中庸之道理解错了,中庸不应是一条道走中间,不敢偏左也不敢偏右,而是该走极端就走极端,不该走极端就不走极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中庸即是合理,“中国式管理”即是“合理化管理”。

第四,作为“合理化管理”的切入点就是要顺应中国人性。因为中国人最喜欢讲道理,管得合理,人们就接受;管得不合理,人们就会抗拒。但曾先生也不得不承认,一方面中国人的基本理念说起来相当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正反之间的差距十分细微,稍为不留意,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走上偏差的途径。另一方面“跟中国人讲道理最难,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西,他又说东”,因而既不能凭主管、老板说了算,也不能以专家、员工说的为准。

怎么办呢?曾先生的办法有两个:“合理应该是客观的,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什么叫做合理”或者“一切凭良心就会合理,合理自然合法”。

第五,良心又从什么地方来呢?从“彼此的心理建设”、从“修己”、从“孝”、从“忠”等中国各地最宝贵的东西中来。“修己是整个管理历程的出发点”,说白了也就是把四书五经中的“心诚、意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转换成“心诚、意正、身修、家齐、企业治、员工股东顾客社会大众安”,所以,一切从凭良心开始,而做到合理合法的地步,正是中国式管理行得通的途径。

第六,中国式管理的三大特征:“务实”、“中庸”,以及“不执著”。

第七,中国式管理的三大观念支柱:“太极思想”、“把二看成三”、“中庸”。

第八,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色:安人。“安,叫做大家好,员工好,股东好,顾客好,社会大众好。大家好,就是真正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