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一个医生的救赎(3)

医院不只是治病救人,还是人的基本需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的低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上升到高一层需要。生存和安全是人的低层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别之一就是需求层次的不同,发展国家的需求是低层次的――即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发达国家的需要层次相对较高――已上升为爱和归属、尊重等需要。医疗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安全的需要。医疗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话,将永远进入不了发达国家之列。

医风医德的滑坡,不仅导致许多坚守医德的医生水土不服,而且给他们带来不尽的痛苦和烦恼,有的甘愿不拿奖金、冒下岗失业的危险,也不给病人开大处方,让病人做根本不需要的检验;有的挺身而出,检举揭发医疗的种种黑幕;有的医生自己出资开设民工医院和平价医院……

11年前,在农村当过7年赤脚医生的陈晓兰震惊地发现所在医院为牟取暴利,用假冒伪劣仪器对病人进行“治疗”,凭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她对此展开了调查,从此踏上艰苦卓绝的举报之路……

有人说,陈晓兰打的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有人说她是当代中国的唐·吉诃德,甚至还有人把她的行为比喻成拿石头砸天……在一次举报中,有一位官员问陈晓兰:“现在像你这样的医生还多不多?”陈晓兰回答:“我从来没有孤独过。”问得率真,答得坦率。

事实证明,陈晓兰不是孤军作战,在她的背后不仅站着许许多多的病人,而且还站着许多医生、护士和专家。陈晓兰这一坚持就是十一年,比八年抗战还多三年。她举报的9种披着合法外衣的伪劣医疗器械先后被取缔……

第一章

2006年底,病人王洪艳跟陈晓兰反映:未婚的她在上海民营医院的旗舰--上海协和医院做一莫名其妙的宫-腹腔镜手术,在23小时花去4万元。最后诊断原无大碍,根本无需手术。这家开办仅三年的民营医院号称“百年协和”,背景复杂如何讨到公道?

1

2006年11月28日,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一个楼房像火柴盒似的塞得满满的小区,晨曦将一户户人家唤醒了。一处两室一厅的房间里一派凌乱,客厅兼餐厅的餐桌上一片狼藉,杯碗瓶罐、书本杂物,与电视机面对面的沙发上堆积着杂七杂八的衣物手袋报纸。孩子的一阵阵哭声撕破清晨的宁静,像撒欢的“嘟嘟”似的在居室、客厅和书房窜来窜去。“嘟嗜”是一条已不年轻的白黄两色京巴狗。此刻,它似乎不甘话语权被孩子的哭声霸占,不时地“汪汪”回应,边叫边欢实地窜上沙发,摇头摆尾冲到地板,又窜上沙发,上上下下跳个不停。

此时,年过五旬的陈晓兰医生头发蓬乱地在卧室、客厅和厨房穿棱不停地忙碌着,女儿和小外孙都感冒了,发着高烧。她不仅要哄哭啼的小外孙,还要照顾生病的女儿。大人生病或多或少还有点儿忍耐力,孩子可不行,只要不舒适就大哭大闹,不一会儿就把自己和大人折腾得大汗淋漓。

当她忙得不可开交时,“铃铃铃”电话不识时务地响了起来,“汪汪汪”“嘟嘟”又跟电话较上劲,冲着它狂吠几声。陈晓兰拿起话筒,是一位陌生的女性,声音细弱,听不清。又换了一位女人接着说,她是部队医院退休的检验师,也姓陈。她说,第一个说话的女人叫王洪艳,是黑龙江人,33岁,未婚,前几天去上海协和医院体检时,被专家诊断为继发性不孕症,做了“宫-腹腔镜”手术。术后,在医生的劝说下,她把刚离婚两个月妹妹也领去做了手术。她们姐妹俩先后花去近8万元医疗费后,却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在投诉无果的情况下,通过《解放日报》的读者热线找到陈晓兰的电话。

未婚女子被诊断为不孕症,可谓医疗史上的奇迹。什么是不孕症?不孕症指的是育龄期的妇女,在婚后2年性生活正常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妊娠者。导致不孕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原因在男方身上。不孕症的诊疗原则是先检查男方,后检查女方。在没有已婚配偶检查的前提下,是不应该把女方诊断为不孕症的。她们一个未婚,一个离婚,医生是根据什么诊断不孕症的?是临床经验,还是财迷心窍、利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