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是1990年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他们的一篇论文《企业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的,迄今为止已有18年历史,最近几年被引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现今社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的研究热点、新闻媒体的报道焦点,已经成为被企业家普遍接受并加以研究的核心之术与企业制胜之道。
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经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作了界定,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其实作为核心竞争力,除了应该具备以上五个特性外,还应具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变性。因为作为核心竞争力,它凭借着“核心”两字区别于一般竞争力。“核心”本身就蕴含着“最关键、最重要”这层意思,而企业中的这种“最关键、最重要”的东西必须保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由此获得竞争优势,否则就谈不上“核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企业的一般竞争力。
一、何谓企业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可以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的一流水平,使企业发展占据明显优势。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独特能力,并且要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是一种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由占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来决定的。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存在的本质内涵是要让消费者得到真正优于竞争对手的良好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主导产品(服务)则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不可替代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别人拿不走,仿不了。只有满足这样条件的竞争力才能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下的十八个字的六条标准可以作为判断参考: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流不掉、变不了。因为在企业内部,员工是流动的,若人走时把核心技术也带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失去了,为此企业必须要研发保密防伪技术,使核心竞争力流不掉、变不了,这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可口可乐从小小的饮料中做出了世界品牌,百年经久不衰,目前列在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二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可口可乐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它的配方到现在都是个谜,估价200亿美元。所以,真正的含金量在于核心竞争力。
2.主业突出性
企业要先打造好自己的核心主业,再进行多元化发展,不能用盲目扩张来湮没主业。立本之基在于:自己的主业必须做强做大,用主业养副业,用副业促主业,做到良性发展。
然而,现在很多企业都有盲区,思想易浮躁,急切盼望扩张,认为多元化就代表发展,丢掉主业盲目发展的结果就是企业四不像,最终衰败、没落。这种教训比比皆是。比如韩国的发展是依靠三大集团拉动,即三星(主要生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现代(主要生产汽车)、大宇(原来从事建筑业,后来也从事汽车制造)。现代和大宇的一兴一衰,就是对主业发展的把握度差异造成的结果。现代集团以汽车为主业,同时兼顾其他,但一直牢牢把握住主业,在打入北京后成立了北京现代,最终形成了以汽车为主导的国际性集团。目前,北京出租车大多都是现代车型,这就是现代坚持以主业发展为导向所取得的成功。大宇集团则由于经营太杂,频频更改主业,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现在有许多企业都在进行盲目扩张,搞边缘化杂家经营,主业无法扛起企业大旗,结果成也扩张,败也扩张,在失去核心竞争力后,只能走向衰落与消亡。这些都在为企业敲响警钟。
3.文化亲和性
文化亲和性是企业的内在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群体文化和经济文化,并不仅是单纯的文体活动。用这种文化力来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个磁场,形成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的认同感、归属感,可以对员工起到极大的感召作用,内增凝聚力,外增辐射力,这样的企业就能长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