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3)

企业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贯彻执行的能力。所以,“企业的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企业核心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管理能力大小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有特殊组织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人队伍。管理能力属于较高管理层次且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在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感等方面。一个企业可能在某方面较为突出,而在其他方面比较薄弱,但整体的竞争力却很强。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的唯一性。

三、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比较弱。199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对46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调查、评价的结果显示,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管理竞争力、生产率竞争力以及环境竞争力均排在第40位,能力竞争力排在第31位,资源竞争力排在第39位,企业文化竞争力居于一般水平,而在政府影响因素上的竞争力则处于第42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处于较低水平,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那么,中国企业怎样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1.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第一,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个员工,都应该深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关心和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第二,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企业在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这种差异的时候,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的技术与服务,为以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重要元素。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果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进一步加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尽快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核心竞争力只能在良好的公司管理背景下成长起来,所以,改造、完善现有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符合现代化,才能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第五,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某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观,会不断对员工形成激励,从而构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

首先,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组建知识联盟,有助于借鉴别家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形成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等。因此,组建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张,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