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激情管理(2)

与之相反,一个“投入”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忠诚态度和奉献精神的员工,他们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了希望,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在他们眼中不再只是谋生的工具,而成为一种乐趣;他们相信自己正做着有意义的贡献,而且坚信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及自身能力的提高。正是这种对生活和工作的忘我,让他们能够专心做事、用心工作,他们的潜能也随之得到极大的开发,并能够感染他人,点燃周围人的工作热情。

从理论意义上说,激情源于愿景。没有梦想就不会有激情,没有愿景也不会有全力以赴的动力。愿景分为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组织愿景是通过描述组织的发展蓝图,实现组织成员意识形态上的一致,个人愿景是指员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对于个人愿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员工进行认知、规划和引导;而组织愿景绝对不能只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口号,也不能只是让员工趋之若鹜的手段,而应该是切实和具体的目标和规划,要与员工的价值回报和个人愿景相联系,使员工能从组织愿景中找到与个人愿景相契合的地方,从而感受到真正的内心归属感。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激情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加强对员工行为态度的研究,确保员工时刻保持激情,及时发现让员工激情消退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应该培养员工积极的工作观和行为态度,实现员工的自我激情管理。

三、如何做好激情管理

中国的激情管理是企业管理学的觉醒,是国内企业在掌握了西方、日本的方法工具后,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完善与出色运用。对接受过传统管理思想教育又重视新方法、新理念的管理者来说,激情管理不失为一种新的教育和触动。那么,在中国,怎样才能成功运用激情管理模式,不仅让自己充满激情,也释放出员工的激情,并让其一直延续下去呢?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是职业经理人的职责所在。结合中国人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性质,恰当运用激情会使我们的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给予员工关心与爱护

激情是一种美好的情绪,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激情的基石正是“爱”。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彼此的沟通逐渐减少,压力与日俱增。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个没有情感的世界,没有眼泪的社会。如果在一个工作环境里,充满了冲突与争斗,员工怎能安心工作?带着不满与愤怒,员工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吗?每个员工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需要的是周围人的关爱。关爱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诚,并使这种热诚像燎原之火一样迅速散播,把企业变成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如此环境自然会让员工放下“包袱”,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2.让员工充满自信

管理者要相信每个员工都有所长,都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这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是极为重要的。美国生产力研究中心在一篇报告中指出,90%~95%的人认为,意识到自己工作杰出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激励要素。事实上,这比与工作表现联系紧密的薪金更为重要。我们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走入职场并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人才,他们关注个性,更看重自己是否是企业的一部分,是否对企业有用,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我对企业很重要”的感觉会使员工获得极大心理满足,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工作。总之,这种激情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令所有管理者惊叹。现代企业中的管理者应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力与责任,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旦员工掌握了“命运控制权”,必然会迸发出冲天干劲,激情管理也就真正收到了实效。

3.创造适宜的环境

环境对激情的引导是最为直接的。设想一下,当你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晚霞满天的海边,或独自立于茫茫苍野间,或经过跋涉登上了众峰之巅,你心中肯定会有感触,许多人生真谛往往是在这种时候感悟到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正是登上了泰山,才咏出了“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句;所有中国人在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时都会热血沸腾,一种爱国激情油然而生,这便是特定环境对引发激情的神奇功效。因此,创造适宜的环境,对做好激情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社区化是激情管理非常重要的一步,提到社区,很自然让人联想到互助合作、个人责任、民主、承诺、创造力、乐趣等,而这些内容往往正是企业所缺少的。企业社区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友爱、合作、相互信赖、同舟共济的环境,这对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