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活用差异化竞争(2)

所谓“管理员工一视同仁”是从制度层面来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企业内的相关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是企业在管理上的工具。任何企业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都必须清楚制度是通过人来建立的,要用这些制度来管理员工,而不是由人来管理,这就是常说的法治概念。然而,法治也必须用人治来配合。因为人有情绪高低、价值判断上的差异,还有人际关系的好坏,甚至个人利益上的差别,这些都会影响到对员工的管理方式。

因此,在用制度管理员工时,一定要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技巧处理问题。就以表扬员工来说,有的员工希望公诸于众,有的希望上级主管私下激励;就处分来说,有时轻轻一句责难的话,员工就已羞愧难当,甚至泪流满面,有时即使声色俱厉,员工却安之若泰,毫无悔意;就管理者的辅导责任而言,有的员工经过简单交代,即能心领神会,顺利执行任务,有的则必须千叮万嘱,再辅之以事必躬亲的督导,才能帮其达成目标。

为了对员工实施差异化管理,各级管理者必须对公司员工有充分深入的了解。不仅需要了解他们外表上的差异,如身高、体重、身体灵活度等,而且要多与员工接触,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包括员工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性格、认知能力、学习模仿能力以及可塑性等,这样才可能实行有效的差异化管理。

除此而外,还有几个方面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以国家法律与企业纪律为杠杆:对待员工应该宽容,但如果员工行为逾越了国家法律或企业纪律,则不在宽容限度之内,否则作为管理者不仅自身未能尽责,更是对员工的一种纵容,不仅无益,反而会害了员工。

面对员工的初次错误:如果员工是初次犯错,而且是无心状态下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管理者应该怀有一种宽恕的态度。但这里要注意两个前提:“无心”和“第一次”,也就是说,不能是故意的,也不能是多次反复出现的行为。

工作态度及工作绩效:企业聘用员工一定是期望他们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如果员工能够切实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没有必要因为员工细微的价值观、个人行为与企业不一致而大费周章。这时的包容不仅有利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也使企业吸纳进多元的价值观。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一个有着包容性的企业才有长远的未来。

员工的个体差异在任何组织或企业内不仅存在,而且值得所有领导者或管理者重视。如果我们对这些存在的“自然差异”不去细心探讨、严肃面对,而一再强调对员工的“一视同仁”,那就相当于在以鸵鸟的心态,忽视客观现实。如果不能顺应员工的差异做到因材施管,那就有可能造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失去员工的尊敬,失去领导者对员工的影响力,最终使企业丧失人力资源的绩效优势,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保持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目前市场上商家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面对对手是迎难而上还是偷安一隅?用拼命削价、降低成本的方法能否带领企业走上康庄大道?已成为每位企业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唯有加强核心竞争力,保持差异化优势才是王道。

当年,我在洛杉矶开了一家“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我是计算机博士出身,对法律一窍不通,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别的事务所都是按小时收费,有时移民采用电话咨询,一个小时也没问明白,钱却没少花,这样很容易让顾客心生惧意。于是,我采用了和别家事务所不一样的商业模式:按案例来收费。如工作卡转签证收1000美元,签证转绿卡600美元等,还有最重要的一句:不成功不计费,成功后再收费。这样就在洛杉矶一炮而红,“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在开业5个月后就在洛杉矶排名第一位。

企业该如何体现差异化呢?不同的企业或许有不同的理念和模式。从经验上来看,市场、产品、服务三大差异化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其中又以市场差异化最为重要。

1.市场是基础

提到市场,意味着一片广阔的领域,任何企业都只能身处其中、积极适应。企业的经营动力是以人类需求为导向的,不断提高和满足消费者日渐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才是企业的发展战略。

2003年,华龙集团在方便面群雄并立的市场上“凭空”开辟出一个“弹面”天地,以年销售60亿包的战绩实现了品牌提升和战略转型。

美国强生始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在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产品一直面向婴儿健康护理品市场,同时还不断往这一细化的市场里投进大量资金做品牌宣传。强生——婴幼儿健康护理品的NO.1,与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研发工作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