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南风和北风”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凛冽、冰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关爱下属,多些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的温暖,去掉思想包袱,增强工作积极性。
一、在微软感动员工
微软公司有最先进、最合理的管理体系,但是,即使是这样有着先进管理体系的公司,想顺利进入中国也还远远不够,因为中国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在中国实施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于是,我提出了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感动员工,并且在微软落实了这一理念。
中秋节在中国被赋予了团聚的涵义,是很传统也很特殊的节日,每到中秋,绝大部分企业都会给员工发月饼,这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在微软时,我也想顺应这个潮流给员工发月饼。我跟员工说,公司准备给大家发月饼。有的员工就说,怎么还发月饼啊?我们家的月饼根本吃不掉,每次家里的月饼都会发霉!我得到信息后就认为是现在的员工不需要月饼了,于是对员工说,今年我们不发月饼了。没想到,员工更加气愤地说,公司怎么这样?连月饼都不发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有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才会发现,千人千面,每个人都会站在自身立场提出各种要求。简单的发月饼事件就让我陷入了两难境地。发了,员工不会认同,他觉得你不过给他增加了一些负担,不会心存感激;不发,他又觉得公司不够人性化,如此重要的节日居然一笔带过。
经过思考,我采取了一个自认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几乎感动了所有的员工。
月饼终究是要发的,但我的做法跟别人不一样。距中秋还有两周的时候,我给了员工每人两张纸片,告诉他们,你可以拿着它们到前台去直接提两盒月饼回家,也可以选择在纸上写一个名字,留下联系电话和地址,然后公司会帮你把两盒月饼快递给这个人。最终没有一个人去前台领月饼,可能大家都觉得,即使公司离家很近,但能让人代送更好。当然,大部分员工会选择把月饼快递给远在外地的亲友。也许他们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表达思乡之情,公司免费帮他们传达这份思念,当然会得到他们的肯定。也许员工还想起了过去的领导、同事、老同学和辛勤培育过自己的恩师,所有的过往突然都在他脑海里苏醒,公司能帮他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当然会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
做过管理的人都清楚,企业应该以某种方式来感动员工,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中国人在感情方面一向趋于含蓄、低调,大都觉得不太好意思把自己的感情直接表达出来。过节的时候最多发一个问候短信。但是,如果一个远在乌鲁木齐的老师,意外地收到一个原来的学生从北京快递过来的月饼,相信那种触动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当员工的家人、亲朋好友收到这份快递月饼时,那种感动一定很强烈。我相信,这种做法不只感动了员工,也感动了他的家人和朋友。
这还不是全部,我在快递中给每位收到月饼的人附赠了一封亲笔签名信,信中写到,在这个举国团聚的日子里,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虽然不能和您一起共度佳节,但是希望代表员工表达节日思念。接着开始介绍微软公司多么好,多么优秀,微软中国公司是微软82家分公司中员工满意度最高的,业绩也是82家分公司中最好的。我们的优秀业绩,源于每位成员的努力,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所以我要感谢每位员工的亲朋好友,是你们把这么优秀的员工送给了微软公司。同时也希望你们和我一起,为能拥有这么优秀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父母往往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所以,相较于月饼,父母会更看重这封信,他们希望所有的亲朋好友知道,自己的儿女在这样一家优秀的公司里工作。也由于中国人内敛的感情特点,父母可能很难告诉别人,我儿子多么优秀,女儿多么出众,有了这封信,他们就可以把信给人看,然后自豪地说:“你看,不是我吹嘘,是人家唐骏写的,我的孩子是中国最优秀的员工。”同时,父母在收到月饼的时候,一定会给他的孩子打电话:“我收到月饼了,你们公司真好。”这意味着他在告诫自己的孩子,你要珍惜这份工作啊。珍惜也就意味着要努力。甚至父母可能会直接告诉孩子,你一定要留在这家公司。来自员工父母或亲友的强大压力,会让员工不再轻易选择跳槽了。我在信中已经下了定论,微软公司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微软中国公司又是分公司里?翘楚,如果你跳槽,最多就是从第一好的公司,跳到排名第二的公司,那是在走下坡路啊。所以,通过舆论的压力,让员工都不想跳槽了,而既然员工选择留下来,那就一定得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