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
-我自己胜任吗?我能领导他人吗?
-员工们了解我的领导能力吗?他们信任我吗?
-我下面的各个小组负责人都经过培训吗?我培养他们具有各自的领导风格吗?或者需要进行补救吗?
-我定期与我下面各个小组负责人讨论领导方法吗?
-我与员工们谈论过领导方式吗?
-我让员工们对自己进行评价吗?
-我善于接受批评吗?
关于“法”:
-我们有确定公司运营的的规则和章程吗?
-员工们按其行事吗?
-例如有签名制度、出差章程吗?这些规章易于理解吗?操作过程明确、高效吗?
-我们有企业纲领吗?这些纲领进行解释了吗?上司和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纲领吗?
了解竞争对手并评估自己的机会
孙子建议,仔细评估交战双方的军事态势。他为此根据五个要素来比较双方(I.13):
1.“主孰有道?”(哪一方的管理人员更具有权威、受到接受程度更高?)
2.“将孰有能?”(哪一方的管理人员更有能力、更令人信服地展示自己的理念和目标?)
3.“天地孰得?”(哪一方的管理人员可以从环境条件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4.“法令孰行?”(哪一方的管理人员更能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贯彻?)
5.“兵众孰强?”(哪一方的管理人员拥有适当规模的员工?)
6.“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员工能力更强?)
7.“赏罚孰明?”(哪一方的管理人员在行事时更为合理?)
离题讨论:时间管理
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时有时间压力,因此没有时间进行准备,这在当今是很普遍的。这种时间压力来自何方?有时这似乎故意的,因为时间压力表明了重要性。如果管理人员有一份排得满满的日程表,那么说明他很重要,排得满满的日程安排强调了他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哪位管理人员承认过自己有时间?我也曾观察到,秘书们也为自己的上司有许多日程安排而自豪。“我们经理今天没有时间。他每二十分钟有一次会谈。”这说明了什么?我的上司是重要的,而我在管理着这个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