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对真实的成本有清楚地认识
大的目标在大多数企业里能够引起必要的重视。这肯定是对的。人们从目标到资源都进行了一番思考,并且努力创造出一定程度的“胜算度”。人们为什么在一些较小的运作上不能同样小心呢?孙子对于似乎很小的一些细节如“胶漆之材”(II.1)的成本也考虑到了。例如在公司里谁会去为一次交谈而思索一番:这次交谈要产生什么结果?为这次交谈需要提供什么资源?如果思索过,人们对下面这个问题就会听得到一个答案:这次交谈值吗。
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来检验这种有针对性的思考:例如人们可以这样问一下自己,一个给员工的信息告知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块信息告知板的制作、信息发布以及阅读本身要花多大代价?有些发布的信息连许多员工投入去阅读的时间都不值。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就不要搞这样的信息发布好了。对于这样一些小的行动常常不会去做投资收益分析(老话叫:详细的成本收益分析)。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如果人们坚持不懈地把这种思想贯穿到整个公司里,那么也许就会省去许多交谈以及其它的“活动”。
但是也有一些大的项目,甚至是很大的项目,没有按照这样的分析去开展。我们假定一家公司的内部重组。这样的重组应该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很具体,并且最终人们应该对于成本进行思考。
在一个人们想或者是必须进行内部重组的公司对收益和成本总是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思考吗?例如因为时常发生了变化,进行内部重组可能是必要的。但是这种重组也常常只是出于个人的想象,也许知识满足管理人员的兴趣爱好:在这样的重组背后隐藏着权力膨胀和运动主义。当前许多企业被持续不断的重组所摆布。有一些部门,其存在的目的就是搞重组。这些仅仅是为了进行一些变化的重组简直就是毫无意义。孙子为他的战争设定了一个组织机构并且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