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谈判中,自然资源经常可以为谁拥有杠杆提供线索。比如,有些国家在某些特定领域拥有优势(比如石油、天然气、淡水、耕地),而其他国家当然想要这些资源。如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澳大利亚的铝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钾肥供应国是加拿大。另一方面,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部分矿产、能源和食品必须依赖进口。有些自然资源明显比其他资源更重要。比如,对于西方工业化社会来说,石油和天然气是取暖和制造业的必需品。另一方面,南非以其出产钻石和黄金闻名于世。尽管这两种矿产在很多情况下很有价值,但是,钻石并不具备石油和水所拥有的生活必需品的相同特质;而黄金对珠宝、手表、计算机技术、医疗设备等行业来说很重要,同时,转换后的黄金形态比最初的原材料更有价值。又比如,与其他食品(鱼子酱)比起来,有些食品(小麦和大米)对人们的健康和福祉似乎更重要。很多自然资源都具有持久性,然而大多数都不能一直持续下去。由于有的国家已经耗尽了自己的自然资源,所以,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就变得更有价值了。比如,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就因为其稀有的动植物种类,以及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对地球大气形成的保护而变得如此珍贵,所以用免除巴西的部分国际债务作为交换条件,使该国对热带雨林进行保护的正式谈判已经存在了。尽管如此,资源仍然能够在其他地方被发现或开发出来,这可能会改变一个国家已知的相对优势。比如,赤道几内亚于1995年发现了一个大型油田,由此大大改变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状况。20世纪40年代合成橡胶的发展改变了对东南亚天然橡胶的需求。近几年来,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养殖鲑鱼和其他海产品,这就改变了渔业的发展态势。因此,理解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不足,能够让我们洞察出谁拥有杠杆,以及拥有多少杠杆。地理地理是另一个能够赋予一个国家优势的因素。当然,地理跟自然资源是相关的。如前所述,沙特阿拉伯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阿根廷拥有的表层土壤和草原非常适合养牛,荷兰的气候对种植郁金香很理想。这些地理因素就赋予它们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特殊优势。地理因素对航道使用(一种很经济的货物运输方式)、国防和历史认同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伊拉克几乎没有进入波斯湾深水领域并最终进入印度洋的航道。科威特阻断了伊拉克进入上述水域的道路。伊拉克在1990年发动了入侵科威特的战争,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它希望能够更直接地进入海洋水域。(那次战争的诱因也包括伊拉克声称,科威特在两国边境地区开采了伊拉克的油田。)同样,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