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 第二部分(8)

112.争取他人的善意

就连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也这样行事。

一个人的好名声是通过博得他人的好感换来的。有的人过分相信自身的能力,以致轻视勤奋的作用。

但明智的人很清楚,如果有了别人的帮助,一个人自身的能力就好像如虎添翼,有事半功倍之效。

他人的善意使得一切事情都变得容易,并且弥补了一个人所缺乏的一切:勇气、诚实、智慧,甚至还有谨慎。

在精神领域,他人的善意可以带给你天赋、支援、信誉和才能。

一旦一个人赢得了它——这很难——就能很容易地保住它。你能通过努力争取它,但你也必须知道如何运用它。

■参照

唐•李白说:“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赠友人三首•其二》)

宋•朱熹说:“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子语类》)

113.当你运气好时要为时运不济时做准备

夏天时就储备过冬的物资是明智之举,而且这时做准备也更容易一些。

鸿运相伴时,获得他人恩惠的代价较小,而且遍地都是你的朋友。未雨绸缪总没错。身陷逆境时一切都会变得价格不菲,而一切又都会缺乏。

保持一群朋友和对你心存感激的人;有一天你会发现,现在看上去不重要的人其实很有价值。

卑鄙小人在走运时没有朋友,因为他拒不承认别人是朋友;等这种人倒了霉,话就得反过来说了。

■参照

晋•陈寿说:“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三国志•吴志》)

唐•白居易说:“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紫藤》)

114.不要与人相争

当你与你的对手较劲时,你的名誉便会受损。你的竞争对手会立即想尽办法挑出你的毛病,让你声誉扫地。

打起仗来很少有哪一方会信守公正的原则。处于敌对状态的人很容易发现彼此的不足之处,而当双方以礼相待时这些短处常常被忽略。许多人在与他人结为对手之前一直都有着良好的声誉。

■参照

汉•班固说:“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汉书•东方朔传》)

《老子•八十一章》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明•吕德胜说:“一争两丑,一让两有。”(《小儿语》)

115.习惯朋友、家人和相识的人的缺点

有些品德不佳的人,我们虽无法与之相处却又少不了他们。所以,我们必须巧妙地与他们相处。就像见惯了丑陋的人,见惯了便不会惊骇。起初他们很可怕,渐渐地,就不再像先前那样可怕了。

我们要小心防范,尽量容忍他们令人不快的地方。

■参照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南朝梁•萧统说:“无道人之短,无说人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金楼子•戒子篇》)

116.常和有原则的人打交道

喜爱有原则的人并博得他们的垂青,即使他们反对你,也会保证对你诚实,因为他们处事光明磊落。所以宁可与高尚的人相争,也不要去招惹卑劣的人。

卑劣之人没有做人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常常对他们束手无策。恶徒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他们没有道义感,他们的话也就不可信,尽管他们有时会甜言蜜语。

远离没有荣誉感的人,因为如果他不重视荣誉,也就轻视道德。

■参照

《周易•乾》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孝经•谏诤章》曰:“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