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明察自我
明察你的性格、智慧、判断和情感。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你就不能控制你自己。
镜子可以用来照脸,但是,唯一可以用来观察自己的精神的是明智的自我反思。当你不再担心自己的外部形象时,何妨试着去修正和改善内在形象。
为了明智地处理事情,要精确地估计你的审慎和才智,判断一下你会怎样迎接挑战,测量一下你的深度和才智。
■参照
《吕氏春秋•先己》曰:“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隋•王通说:“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文中子•周公篇》)
90.活得久、过得好的艺术
有两件事导致生命过早结束:愚蠢和堕落。
有些人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挽救生命而丧生,另外一些人则是因为不想去挽救生命而丧生,正如美德是它自身的回报,邪恶是它自身的惩罚。
在邪恶中度过一生的人,他的生命加倍地短暂;而行善的人则获得永生。
■参照
汉•董仲舒说:“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在,若形体之可肥癯,而不可得革也。”(《春秋繁露》卷一)
汉•王充说:“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论衡》)
91.三思而后行
如果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预感到会失败,旁观者会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旁观者是敌人时,他会看得更清楚。
当你的判断在感情冲动中动摇时,冷静下来之后发现那是愚蠢无比。当你在怀疑其是否明智时去承担一件事情是非常危险的,更安全的方法是什么也不干。
审慎不会把宝押在可能性上,它始终在如日中天的理智控制之下;当某件事在酝酿时就遭到了审慎的谴责,它怎么可能有一个好结局呢?
即使是经过认真审查一致通过的决议也会出错,对于那些遭到理智的怀疑和非议的事,我们又能期望什么呢?
■参照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唐•可隆说:“万般思后行,一失废前功。”(《逸句》)
92.在任何情况下须具超凡智慧
这是言行举止的最高准则,你的职位越高,这条准则就越有必要。
一盎司审慎抵得上一磅才智。稳步前进比赢得廉价的喝彩更为重要。审慎的声誉是你能赢得的最高赞誉。
如果你使审慎的人感到满意,那就够了,他的赞同几乎就等于成功的试金石。
■参照
孙武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地形篇》)
吕不韦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