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不要谈论自己
如果你谈论自己,那么不是为虚荣而自夸,就是因自卑而自责,你会失去对自己正确的判断,也会为他人所不齿。
这一点在朋友间很重要,对于处在显赫位置的人更重要,因为他常常在公众面前讲话,在公共场合露面,他若稍显虚荣就会被认作愚蠢。
当面谈论别人也非明智之举,你很可能因被认为是刻意奉迎或令人厌恶出言不逊而处境尴尬。
■参照
《论语•宪问》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庄子•山木》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118.要获得讲礼貌的美名
礼貌是文化的精华,富有魅力,能赢得众人的好感;而言行粗鲁只能引人嘲笑,令人讨厌。
如果你粗鲁又傲慢,一定令人憎恨;如果你教养有问题,一定令人厌恶。不怕礼貌过于周到,怕的是缺少礼貌。
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少了礼节就会导致不恭。如能待敌人以礼遇,更是难能可贵。待人以礼并非难事却让你受益匪浅,尊敬人就会受人尊敬。
礼貌和尊敬的优越之处在于:我们施之于人,自己却不受任何损失。
■参照
《诗经•国风•相鼠》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论语•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9.不要讨人厌
厌恶之心往往不招而至,所以不要引起别人反感。人们常常憎恨别人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厌恶之心比悦人之心更容易产生;报复的欲望比求胜的愿望更强烈。有的人想要引人生厌,可能是他们想以此引起别人不快,或者因为他们本来就乐于如此。对他们来说,憎恶之心一旦产生,就很难除去,正如恶名难除。他们害怕判断准确的人,藐视恶言的人,不屑傲慢的人,憎恶取笑人的人,但却会宽恕特别优秀的人。
想受人尊敬就要尊敬别人;欲得到褒奖就要褒奖别人。
■参照
《邓析子•转辞篇》曰:“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
《诗经•大雅•烝民》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120.生活要讲求实际
知识只求寻常实用。在众人面前,即使你具有非凡的才智也不要张扬。人的思维方式各异,就像人的胃口一样。
不要作古人的深沉,但要和今人同味。要注意人数的多寡,这是最要紧的。
即使过去更令人倾心,明智的人也会努力适应现实而调整自己,不论是在思想的包装,还是在身体的包装方面。
这个法则可放之四海,只有“善”字除外,因为人需要时时行善。许多东西看似陈旧古板,比如讲真话,守诺言。
善良的人看起来属于美好的过去,但却常受人爱戴。这种人虽有,却非常稀少,人们多半不仿效他们。
如果一个时代里恶意盛行,善行难觅,那该是何等可悲的时代!明智之人只是尽力自保,纵使不能尽如心愿。希望他们乐于接受命运所赐而不是向命运索讨!
■参照
《庄子•刻意》曰:“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孟子•离娄上》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