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不要屈服于每一种普通的冲动
伟人不会稍有什么念头就立刻为之动心。
谨慎之心在于自我反省:明了或预知你的气质,反其道而行之,以便使人的心机与天性互相平衡。
自我检讨始于自知之明。
有的人天生疏狂,总是由着性子行事,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其情绪变化。由于受这种恶性失衡的摆布,他们做起事来总是自相矛盾。
这种过分的疏狂性格不仅毁坏他们的意志,也会打击他们的判断力,骚扰他们的欲望和理解力。
■参照
《诗经•小雅•小旻》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70.拒绝有方
你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赠送给所有的人,给予和拒绝是同等重要的,尤其对于发号施令者来说是这样,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拒绝。
有的人的拒绝比另外一些人的许诺还要宝贵,有时镀金的“不”字比朝廷的许诺还要使人满意。有许多人总是把“不”字挂在嘴边,结果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他们可能事后会作出让步,但别人不会对他们抱有好感,因为他们一开头就叫人扫兴。要回绝别人不要回绝得太死,要让人们点点滴滴地感受到他们的失望,绝不要一回绝就彻底回绝,那样一来,人们就不再指望你了。
应该总是留一点希望的余韵,使得拒绝带来的痛苦略增甜味。即使取消了从前的实惠,也要做得很有礼貌,纵然没有行动上的补偿,也不妨用口惠来充数。
“可”与“不”说起来很简短,可要说得妥当,真叫人煞费苦心。
■参照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曰:“不贪花酒不贪财,一世无灾无害。”
71.不要因为脾气或矫揉造作而前言不搭后语
谨慎的人在一切与完美相关的事情上总是前后一致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他的高明。只有事情的根本性原因和相关的利害得失才可能改变他的行为方式。
在小心谨慎这种事情上,反复无常是最为忌讳的。有的人天天都在变化,他们的运气也跟着天天变,他们的意志和理解力也跟着天天变。
昨天他们只是让步,今天却变成了倒退。他们自污其名誉,真叫人感到困惑。
■参照
《孝经•卿大夫章》曰:“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老子•二十七章》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72.行事要果断
有的人总是打不定主意,需要别人敦促。很多时候这并不是由于他们缺乏明断,而是由于他们办事拖拉,因为他们实际上是相当明察的人。
能够看得清困难所在,可以算得上精明,但如果他们避难有方,才算是真正的精明。另有一些人决不会为任何事物所阻碍,他们具有高超的判断力和坚强的决心。
他们生来就是要做高尚事业的,他们明察善断,使他们能轻易获得成功。他们总是言出必行。他们对自己的运气很有把握,所以,能以更大的信心再创辉煌。
■参照
汉•桓宽说:“见机不遂者陨功。”(《盐铁论•击之》)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曰:“一与一,勇者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