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 第一部分(4)

14.现实与风度

肚里有真货还不能说万事大吉,你还得留心与环境相配合。风度不佳会弄得百事尴尬,连正义正理都会让它搅得变味。

行事时如何举手投足非常重要,令人愉快的举止往往能令人倾倒。美妙的风度是人生的瑰宝。言行得体,使人在任何逆境中也能安然无恙。

■参照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15.广纳智士

强者周围多有谋臣策士,使之诸事顺畅;一旦强者由于自己的无知而陷入僵局时,自有这些谋士相助使之化险为夷,并代为辛劳备战。

善于使用智者,实在是一种罕见的大德。这比提格拉涅斯①的野蛮强多了:他总想使被征服的他国君主成为他的奴仆。在人生最重要的事务上驾驭别人的好办法是:巧妙地使那些得天独厚的能人臣服于我。

浮生苦短,知也无涯;若知而不足,生也必难。要想无须苦读便能学有所成,这需要非凡的技巧,即借他人之学而自广才识,最后达到集众人所学之大成。

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到大庭广众中去,成为大家的代言人。你要成为尽可能多的智者圣者的代言人;靠了别人的血汗,你却会声誉鹊起。

事先选好一个题目,然后让你周围的人各显神通,把真知灼见都掏出来。如果你难以使知识成为你的奴仆,那你就使它成为你的朋友。

■参照

墨子说:“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墨子•尚贤上》)

16.学须富,志须诚

学富志诚一定会使你马到成功。

若人的悟性与心术不正结了缘,则不但不是良缘,简直如野蛮的强奸。恶意通常会毒害完美,如兼有知识助虐,则危害更烈。

无论什么天才,若居心不良,必遭恶报。有知识而缺乏明察善断有如双倍的疯狂。

■参照

宋•杨时说:“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17.不断变换你的行事作风

不断改变你的方式方法,这会迷惑人们,尤其是迷惑你的敌手,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你总是按你的第一个念头行事,久之别人就会预知你的行动方式,从而加以挫败。捕杀按直线飞行的鸟儿容易,捕杀变换其飞行路线的鸟儿却很难。

也不要总是按你的第二种想法行事,凡事重做两次,别人就会识破机关。不怀好意的人时时都想算计你,你务必多几个心眼儿,才能棋高一着。

棋艺绝顶高的棋手绝不走正中对手下怀的棋路,更不会让对手牵着自己的鼻子下棋。

■参照

《孙子•计篇》曰:“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孙子•军争篇》曰:“兵以诈立,以利动。”

18.实力与实干

要想声名显赫,必须兼有实力与实干精神。

有了这两者,显赫的声名就会如虎添翼。有实干精神的平庸之辈比无实干精神的高明之辈更有成就。实干创实绩。

肯出大力者必得大名。有的人连最简单的事情也不肯下力去干。干与不干,差不多总与一个人的气质相关。

如果所干的是小差事,平庸一点倒也无妨,因为你可以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是大材小用了。但若安于在最卑下的工作岗位上平平庸庸,而不思在最高难的工作上一展雄才,那是毫无道理的。

造诣与天资都是需要的,但得有实干精神相助,二者才能尽善尽美。

■参照

汉•刘向说:“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说苑•谈丛》)

《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