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永不抱怨
抱怨总是使你丧失名誉。这样做不会引来怜悯与安慰,反会煽起激情冲动和傲慢无礼,并促使那些聆听我们抱怨的人仿效我们所抱怨的人。
一旦将抱怨流露于人,似乎别人对我们的损害与污辱就变得可以原谅。抱怨过去的损害与污辱从而导致未来的损害与污辱。他们想获得帮助和抚慰,听的人却只有快意,甚至轻蔑。
称赞别人对你的恩惠,以便赢得他们更多的恩惠,这才是更好些的策略。当你诉说那些不在场的人是怎样使你受益,你正是在要求那些在场的人与之看齐,你会得到同样的酬谢。
聪明人应该从不张扬耻辱或轻侮,而仅仅宣传别人对他的尊敬。如此,他将会拥有朋友并使他的敌人减少一半。
■参照
《论语•述而》曰:“求仁得仁,又何怨?”
《尚书•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130.要实干,但也要懂得表现
人们判断事物,不是根据它们实际是什么,而是根据它们看来是什么。不仅能干,而且知道怎样展示自己的专长,这才是加倍的能干。
凡看不见的东西就几乎等于不存在。当未穿上有充分理由的外衣时,道理本身不受重视。谨慎者寡,而容易上当者众。
欺诈盛行,观其表而下断语,绝少有名副其实者。好的外观是其内在完美的最好的通行证。
■参照
孙膑说:“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孙膑兵法•客主人分》)
《宋史•郑彀传》曰:“取胜在于得势,成功在乎投机。”
131.胸襟气度
灵魂有其美丽的服饰,它就是使人的胸怀光彩照人的那种精神上的潇洒与豪放。并非人人都具备这种胸襟,皆因胸襟要求慷慨的气度。
其首要之举就是即使对敌手也不吝赞美之辞,在行动上甚至更加宽大。当有机会为己复仇时,这胸襟之光愈加璀璨。
它不回避这种情形而是加以利用,将可能的复仇行为转变为出人意料的慷慨义举。驾驭之道,奥妙即在此中,这是政治的高超境界。它从不炫耀它的成功,从不装腔作势,即使其成功凭本事得来,它也懂得怎样不露痕迹。
■参照
《管子•小谨》曰:“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能大立也。”
《论语•述而》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2.三思
安全稳妥在于反复检验,尤其在你没有把握之时。不论是做出让步,或是改善你的境遇,均需花些时间,才会找到新的方法去证明并确定你的判断。
倘若事关施予,聪明的馈赠较之于仓促的脱手,一件礼物会被赋予更高的价值。久盼不得之物,总是倍受珍重。倘若事涉拒绝,你不妨多多留意你的态度,让你的“不”字再成熟一些,这样才不至于过分尖刻。
随着时间的流逝,愿望的先前热度会缓缓降温,因而拒绝就会变得容易被接受。倘若有人早早要求,那么你就晚些承诺,这是控制他人兴趣的一种方法。
■参照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八》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老子•六十三章》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