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 第一部分(20)

77.调整自我,与他人相宜

做一个达权善变、言行得体的普罗透斯②。与学者相交,谈吐之间应显示出自己的学识;与圣人相交,行为举止应显得品德高尚。

获取善意的妙法:因为习性相近容易产生好感,继而才会意气相投。你应首先观察对方的性情气质,然后确定如何与之相处。

不论他是不苟言笑,还是活泼风趣,你都应当做到心中有数,方可顺水行舟,因人处之。如果你有求于对方,这一点就更加重要。

即便你只是要做一个行事稳重的人,调整自我以适应他人也是一条很有用的处世原则。当然这一条也不是常人都能办到的,但对博闻高识、兴趣广泛之人,这也难不倒他。

■参照

宋•苏辙说:“惟宽可以怀远人,惟廉可以服殊俗。”(《胡田知诚州邢浩知钦州》)

《论语•学而》曰:“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78.做事巧在试探摸索

愚笨之人总是仓促行事,因为他们大都有勇无谋。他们看问题太单纯,不能够预见危险,也不担心其名誉扫地。

但谨慎之人却小心翼翼。他们先深思熟虑,实地考察,然后行之,以确保安全。明智之人深知,尽管有时命运之神会网开一面,但鲁莽之举必败。

倘若不明深浅,劝君慢行,不妨睁大双眼,竖直双耳,心存谨慎,摸索向前,这样才能脚踏实地。

当今世道,与人交往,多察多思,实属上策。

■参照

《诗经•大雅•烝民》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79.轻松愉快的性格

如能加以节制,这将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天生的优点。也许机智会使它锦上添花。

最伟大的人能成功地利用风度与幽默博取众人欢心。但他们对谨慎也相当重视,从不做失礼之事。其他人则把戏谑当成摆脱困境的捷径。

有些事情应谈笑处之,即使是那些别人认为很严肃的事。这就会显示出相当程度的平易与随和,会对别人产生一种奇妙的迷人效果。

■参照

宋•苏辙说:“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武昌九曲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