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新政 迅速而戏剧化地将旧秩序一扫而空。在罗斯福就职典礼当天,国家的许多银行正濒临倒闭,数以千计的银行已经破产。为了防止更多的银行破产,全美48个州都宣布了银行假日,以此来阻止存款人取款。对于银行业的危机,胡佛一直袖手旁观,不予干涉。罗斯福却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他在几天之内宣布了全国性的银行假日,并签署了《紧急银行法案》。这部法案使银行体系的根基得到了稳固。之后他又通过一次不平常的炉边讲话,恢复了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当银行恢复营业后,存款的人蜂拥而至,没人再想把钱取出去。经济危机就这样结束了。在百日新政结束之前,罗斯福签署了第二项法案,即《1933年银行法案》,对银行体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改革。
罗斯福宣誓就职时,农民进入了第二个萧条时期,即地方化萧条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物价暴跌,对许多农民来说,种植庄稼已经不能再给他们带来回报。由于抵押品赎回权的丧失,农田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许多农民抛弃了土地。胡佛也做了一些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信奉的理论并未让他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几周之内,罗斯福签署了一部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法规--《农业调整法案》。这部法案通过向不种庄稼的农民提供政府补贴,从而达到提高农产品价格的目的。他还设立了 农业信贷管理局 ,实施联邦政府新制定的一项土地抵押管理计划,解决了农田赎回权丧失的问题。
胡佛认为救济会腐蚀受助者的人格,所以主张无为,他认为穷人应该由民间慈善团体或地方政府负责照料。而罗斯福却为城市失业人口提供了援助,创建了美国第一个联邦救助机构,即联邦紧急救济署。该机构根据联邦制定的相关标准,负责将政府救济金发放给失业者。他还制定了两大公共计划,即公民保育团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公民保育团派遣了2.5万年轻失业者去大自然种植树木,开垦土地。《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发放了33亿美元,用于各行各业的复兴建设。罗斯福创建了旨在帮助各行业复苏的国家复兴署。他要求企业同意遵守最低工资和最长工作小时的规定,允许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禁止使用童工等,以此作为企业获得复兴救助的条件。
此外,罗斯福还通过了一项富有开创性意义的法案--《证券真实法》。该法案首次对股票发行进行了管制。罗斯福设立了一个新的地方实体--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在国家最贫困的地区设立低成本的公共电力机构,改善当地的状况。他废除了 金本位货币制 ,与通货紧缩作战,并成功地帮助由于通货紧缩而身陷抵押贷款漩涡的人们(尤其是农民)走出了困境。
其措施之多,解决问题之迅速,此前没有哪届政府可与之相提并论。 人们不知所措,因激动而颤抖,因前景光明而快乐无比 ,新闻工作者欧内斯特·K·林德莉这样写道, 新总统有力地履行了他在3月4日就职典礼上所承诺的 行动 。
如果没有罗斯福,很难想象 百日新政 期间会发生什么。他具有超凡的自信和领袖魅力,他能言善辩,激情蓬勃,这一切让他赢得了几近绝望的美国人民毫无保留的信任。 如果他将国会大厦烧为平地, 威尔·罗格斯说, 我们也会欢呼着说: 不管怎样,我们至少点燃了一场大火, 对那些认为胡佛也是这些问题的诱因之一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感觉自己与这个新总统之间似乎建立了某种私密联系。罗斯福上任的第一个星期,4.5万封邮件如潮水般涌入白宫。在他使银行恢复营业并发表作为总统的第一次炉边讲话后的一个星期,连对他持怀疑态度的人士也臣服在他的脚下。报业大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说: 我想下一次竞选你肯定会获得所有的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