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莫利!莫利!全能的上帝!(1)

随着罗斯福政府的诞生,华盛顿城突然间有了活力和目标。胡佛政府的官员怀着沮丧的情绪陆续下台,接手他们职位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律师、经济学家和满怀抱负的官僚主义者,其中很多人刚刚从美国最好的学校毕业,热切地希望加入联邦政府,这个看似最有希望击退大萧条的组织。

我们之所以来华盛顿,是因为这里是一切行动开始的地方, 托马斯·埃利奥特回忆说,他从布法罗的律师事务所辞职,加入了新政府,在劳工部担任律师。事实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人都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他们以新政者自居,怀揣推荐信来到华盛顿,推荐信来自州长、教授或者任何他们认识的在华盛顿有关系的人。

那些烦人的年轻律师都来到华盛顿, 乔治·皮克在他的自传中粗暴地写道,此人曾是一名商人,后来在罗斯福的农业复苏方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都自称是某某人的朋友 他们快活地溜进办公室,坐在办公桌旁,主动索要文件,好像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这些新来者都住在华盛顿破旧的区域,如乔治敦和雾谷,他们给华盛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他们将一个平静、悠闲、冷漠和循规蹈矩的南方小城,变成了一个快活、朝气蓬勃的大都市, 《科里尔周刊》如此评论道。这些新政拥护者频繁地聚会,共同探讨国家的命运,常常到深夜仍意犹未尽。 那段时期华盛顿发生的重大事情,都是一边喝着鸡尾酒一边进行的, 一名支持新政的杰出律师回忆说。珀金斯的朋友莫莉·迪尤逊是民主党的主要激进分子,她记得首都突然间 变得活跃异常,犹如被捅的蚂蚁窝 。

这种活力四射的高昂情绪也占据了整个白宫。联邦特勤局局长科内尔·埃德穆德·斯大林在联合车站送走前任总统胡佛后,刚刚回到白宫就注意到了它的变化。 我不在的时候,白宫变成了一个快活的地方,信心十足的人处处可见, 他说, 而总统是他们中最高兴最有信心的一个。 让威尔·罗格斯感到欣喜的是,罗斯福与胡佛不同,他看起来很高兴。 再次在白宫看到笑容, 罗格斯说, 对我们来说就如同饱餐了一顿。

埃莉诺·罗斯福发现,国家的经济危机对她丈夫产生了 振奋人心的影响 。 他们在制定决策,在尝试新的办法,人们也纷纷开始工作,连平常鄙视政府救济的商人也开始恳求政府帮他们解决困难, 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新的希望弥漫在联邦政府的各个阶层。新加入复兴金融公司的年轻律师米尔顿·凯茨(他后来成为了哈佛法学院的著名教授)还记得,那 几乎是一种彻头彻尾的 改变。 突然间连空气都不一样了,轻风吹过走廊, 凯茨回忆道, 你突然感觉,新鲜的空气在涌动,生命正逐渐复苏。

罗斯福首先着手解决的是银行体系。与大萧条本身一样,银行业的诟病也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泡沫经济。在柯立芝总统的带领下,美国人开始相信 美国的事业就是商业 。在这十年间,股票经纪人的数量从少数上升到3万-7万之间,公众对市场的热情犹如他们曾对棒球的热烈追捧。美国人狂热地购买股票,其中大部分都是以保证金交易的方式购买的,股票价格因此不断上升,而银行对股价的飙升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人们还将自己的积蓄投入 投资信托集团 --一种买卖股票的投机辛迪加,后来其持有的股票价格大幅度缩水。

据估计,19世纪20年代的股票交易,90%均属投机行为。支持这种泡沫经济的不只是柯立芝的共和党。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约翰·J·拉斯科布告诉《妇女家庭杂志》,人们坚持拿一部分薪水去投资,这样做 大家不仅能够发财,而且应该发财 。不时也有呼吁限制保证金交易的声音,但很快就被驳回。 如果股票买卖是非法的话,政府应该关闭证券交易所, 颇有名气的新闻工作者亚瑟·布里斯班公开表示说, 否则,联邦储蓄部门就不应该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