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立刻就行动!(9)

胡佛领导的联邦政府,其能力范围很小。政府没有收入,所以也没钱开支。联邦所得税仅实施了20年,只有5%的人在纳税,联邦预算总额才33亿美元。胡佛认为不应该扩张联邦政府的规模去应对大萧条带来的挑战。他对经济危机的第一反应,是在1930年秋天设立 总统的紧急失业委员会 ,由科洛尼尔·亚瑟·伍德任委员会主席。事实上伍德委员会并没有提供救济,它的使命是鼓励各州、各地和私有企业或组织作更多捐赠。委员会鼓励产业企业雇佣更多工人的努力并没坚持多久,因为由于收入不断减少,企业更愿意做的是精简员工。许多城镇的破产或濒临破产,使委员会劝说地方政府承担更多建设项目的尝试也不再奏效。科洛尼尔·伍德试图劝说胡佛以增加联邦公共工程项目的方式来缓解失业状况,在遭到胡佛的否决之后,他在挫败中辞去了职务。

1931年8月,胡佛创建了 总统的失业救济组织 ,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裁沃尔特·S·吉福德任负责人。该组织的使命与伍德委员会一样,但已经没什么效果。它劝说大学足球队进行慈善比赛,四处张贴写着 我们当然能做到 等诸如此类标语的海报。但是,总统的失业救济组织对改善失业状况所起的作用根本微不足道。1931年11月,威尔·罗格斯在他的电台节目上设计了胡佛向吉福德提供职位时的对白。

吉福德,我有一份不寻常的工作派给你,就是去救助数百万的失业者。

要拿什么去救助他们呢? 吉福德问。

这正是让这份工作变得不寻常的原因。如果有办法的话,就称不上不寻常了。

胡佛拒绝将联邦资金用于救济的态度,在阿肯色州遭遇几次干旱袭击后体现到了极点。他借出数百万美元购买牲畜饲料和幼苗,却反对向挨饿的农民提供救济。 当驴和骡子都能吃饱时,上帝会保佑那些快要饿死的人们, 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进步共和党参议员乔治·诺里斯愤怒地说, 因为国家会出钱埋葬他们。

要求联邦救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胡佛依然反对。他坚持认为, 联邦政府的救济 会违背 美国人民的价值观和信条 。胡佛应对大萧条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控制联邦开销;二是坚持金本位货币制,即只要持有美元,便可兑换成黄金。一些保守派也开始担心,如此严格地遵守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胡佛是否低估了这场经济危机。 站在那里等待的人也能效劳, 两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在联合专栏写道, 但他们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效劳。 国会进步人士终于说服胡佛签署了一项由纽约民主党人罗伯特·F·瓦格纳起草的议案,拨款3亿美元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作为救济金分发给各州。但是这些救济金是以贷款形式发放的,不是赠与。问题是,那些已经自身难保的州政府,唯恐加剧自身经济状况的恶化,根本不愿意接受这笔贷款。正如一位批评家所言,联邦政府是在询问 州政府能够提供什么? 而不是命令它们 应该提供什么 。

让胡佛与 铁石心肠 一词挂钩的事件发生在1932年。由一战穷困的退役军人组成的 退役补贴军团 涌入华盛顿,他们要求政府及早支付国会授予退役士兵的补贴金,该笔款项预定于1945年支付。数千名老兵在华盛顿西南部的阿纳卡斯蒂亚平地扎营,强烈要求政府提供救济。胡佛政府不仅拒绝了示威军团,还对他们进行了镇压。联邦军队用坦克、刺刀和催泪弹袭击了这些老兵,还放火焚烧了老兵及其家人居住的简易棚。公众没有全然同情老兵要求提前获得补贴金的请求,但他们对胡佛政府的野蛮回应却感到心寒不已。各地影院很快放映了当天的冲突场面,片中旁白者将该事件称为 流血和暴乱的一天 。故事的反派,正是当时住在白宫的美国总统。

胡佛应对大萧条的勉强措施,如给复兴金融公司拨款等,使他的追随者将他描述为激进主义总统和大萧条时期的英雄,甚至把他称作 新政 价值观的创始人。1963年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评论发表,题为 赫伯特·胡佛的考验 。在这篇评论中,历史学家卡尔·戴格勒辩称,胡佛应该被誉为 打破先例直接与大萧条搏斗的人 。这些修正主义者的描述触及了事实的一部分核心,但他们极大地高估了胡佛的角色。正如历史学家亚瑟·施莱辛格所说,对胡佛的正确评价应该以经历过1933年的官员、记者和学术界人士的观点为准。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胡佛是一个反对采取措施应对大萧条的保守主义者。胡佛不仅没有提倡新政的价值观,甚至还强烈抨击其为危险的激进主义。他在1933年12月写道, 当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先贤在过去300年里一直为之而战的思想和精神自由时,我希望他们会想起,至少我曾试图拯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