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练习册

即使作为本书的译校者,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惴惴的感觉,一本好书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想,所以我更希望下面的文字不是对本书的评断,而是分享我发自内心的感受。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先生不仅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我很好的朋友。当我半年多前拿到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时,我迫不及待的翻开阅读。随着我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渐渐发现,这本书远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动人和精彩。当我阅读完第一遍,我甚至开始怀疑我们引进和在中国推广本书的意义。因为满眼都是曾经耳熟能详的道理,所有的问题都是在我们国人的眼中觉得如此的简单和幼稚…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有幸亲身参与了泰勒先生在华的两次工作坊,随着亲身的体历,我开始重新思考积极心理学和这本书带给我的意义。随着翻译的进行,我有机会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和阅读,我发现自己曾经对所谓“积极”的理解是如此的肤浅和幼稚。

这本书完全没有所谓的心灵鸡汤或者自我激励类图书的个人说教,而是更多的采用科学研究的结果,给我们以启示和佐证,我想这也是积极心理学和自我激励类书籍最大的不同。据调查,自我激励类书籍有个18个月法则,即购买这类书籍的读者,通常会再次购买同类书籍。于此相对,泰勒先生说过,有一本著名的心理学杂志,据调查,每一篇文章的读者平均只有7个人,其中还包括作者的母亲和岳母。所以泰勒先生希望他的工作是一座架在象牙塔和普通人生活间的一座桥梁,能够将积极心理学中对我们释放潜能和提升幸福感有关的切实可行的,经过科学实证的方法,通过与自我激励运动类似的大众可及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人,让“幸福的方法”可以惠及更多的人。

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成功和幸福不是对立的,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幸福的副产品,我想这对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中国社会来说,具有特别的积极意义。在我的生活中,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会接触一些大家眼中的“成功者”,他们具有我们认为一个幸福的人应该具备的全部要素,金钱、权力、声名、接近完美的配偶等等,但是他们的幸福指数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而有些人甚至比普通人承担了更多的苦痛和失落。所以,幸福并不仅是依赖于外界环境,不是要等到目标实现了我们才能幸福,“没有一条道路是通向幸福的,因为这条道路本身就是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环境对我们的总体幸福感只有10%的影响,而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幸福感的影响则远远超过了环境。所以当我们在不断的抱怨自己的生存环境时,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正在推卸自己对自己生命和幸福的责任。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丰富而多样的练习,对于这些练习我一直在认真的实践和思考着,并且受益匪浅,仅是一个每天写下五件值得感激的事情的练习,已经让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感受到了我巨大的变化。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30天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对这些练习和方法抱有现实的期待,并付诸行动,你最终能从本书中获益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行动,不过最妙的是这些练习和反思当你在完成的时候就会感觉很好,所以你会有愿意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动机。

最后要提到的是,幸福绝对不意味着没有不快乐或者焦虑或者其它负性情绪,而是更主要的是生活整体满意度的提升,以及积极情绪的增加。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幸福或者不幸福,与自问“我是到底幸不幸福?”,不若思考“我们如何能更幸福?”,因为我们永远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练习更加幸福,这也是此书的名为《幸福的方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