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与幸福——内在力量改变世界
当想到对自己最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如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奶牛可以在牧场里开心过一辈子,人们却不能仅仅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我们内在的力量要我们做得更多,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哲学家伯兰特•罗素(BertrandRussell)说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
但这并不代表具备领袖才能的人必须成为总统才能幸福,或是具备商业天赋的人必须得成为亿万富翁才能快乐。总统或富翁只是一种潜力表面的证明,我所说的是潜力的内在标准。一个有潜力做总统的人大可以开开心心地做一个古梵文学者,那个有亿万富翁潜力的人也可以高兴地去当个记者。只要他们从内心感到工作的挑战性,感到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就好①。
反思:
什么样的事可以挑战并发挥你的潜力?
成功与幸福——幸福的人往往取得更大成就
有些人常怀疑,舍弃地位和财富而注重追求快乐和意义,会不会导致以牺牲成功为代价?如果好成绩和好学校不再是动力,学生们会不会丧失对学业的兴趣呢?或者,如果升级和加薪已经不再吸引员工的话,他们会不会因此而不再那么努力了呢?
我在努力向“幸福型”转变的过程中,也经常考虑它是否会影响我的成功。“无苦,无获”曾经是我的座右铭,它帮助我得到了很多成功,我曾为我的决定担心,担心我会中途放弃这一目标,担心我会怀念“忙碌奔波型”的生活。但实际上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却完全相反。
从“忙碌奔波型”转变为“幸福型”追求者,并不代表做得更少或是热诚减少,它的意义在于将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即那些对现在和未来都有益处的事情。同样,从“享乐主义型”转变成“幸福型”,也不需要减少快乐,不同的是,学会去适当的享乐而不是无止境地放纵。幸福的人不会接受“无苦,无获”的观点,因为他不但享受着他所做的一切,同时也在向着目标而努力,而他们往往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性
——幸福不是速食面,也不是免疫针
只有快乐不足以达到幸福境界,同样,只有目标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坚持做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快乐,我们便难以持久地坚持目标。对光明未来的预见通常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我们的动机。其次,有些人也许可以忍受没有及时满足的痛苦,就像“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样,但他们一定不是幸福的。
在《追寻生命的意义》(Man’sSearchforMeaning)一书中,维克多•弗兰克(ViktorFrankl)讨论了大屠杀生还者在生命里找寻意义的过程。虽然他们在集中营里经历的每一天都是惨无人道的生活,身心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但其中有些人却在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目标感。他们的目标包括有一天能与亲人重逢,有些人则想将来要把这段历史公布于众。当然,据此推断出他们在集中营里是幸福的,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幸福不止是有意义。我们需要意义,也需要快乐;我们需要现在的获益,以及未来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