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这本书?

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阅读本书(或是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会有什么捷径,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的内容包括了反思和行动才行。

没有实际行动,仅仅看书是不行的,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书里,你会经常看到“反思”(而不是一般地休息一下)。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给自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和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暂停的话,则大部分内容因为不能被具体化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书中除了“反思”时间之外,在每一篇结尾部分还有较长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所有练习中,有些练习你可能会特别喜欢,比如写日志可能比冥想更适合你。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和舒适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进行其他练习。这些练习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更多的练习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益处。这些练习很简单,却有重要的实际效果,确实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

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分为5章,介绍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在第二篇里的第6章到第8章中,讨论了如何把这些想法应用到教育中、工作上以及家庭生活里。最后一篇则包括了七个冥想练习,提供了一些关于幸福的本质,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位置的洞见。

在第1章里,我首先回忆了自己的过去——那些激发我追求幸福这门学问的经历。在接下来的一章里,指出了幸福既非来自满足眼前的欲望,也不是无止境地追求长远目标。我们一般所看到的幸福模式——“享乐主义型”只要满足当前的欲求,“忙碌奔波型”不能体会任何生活中当下的快乐,生活只为了目标实现的那一刻——都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两者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人们的两种基本需要,那就是“当前的快乐+未来的获益”。

在第3章中,我解释了为什么快乐必须同时包含意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我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一个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而在第4章中,我提出幸福才应该是至高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绝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我经常会反思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并讨论了为什么有些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地位和声望之后,却仍然内心充满苦痛,甚至精神崩溃。第5章,将本书关于目标设定的方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进行了结合,帮助读者更好地设定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第6章中,我开始将第2章的理论应用在生活中,去探索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不爱上学,并且研讨了有关教育者的角色,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更开心同时更成功。书中同时解析了两种学习模式: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第7章的主旨在于破除外在成功必须以牺牲内在的快乐为代价的错误观念,并提供了一种方法,帮助读者找到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的工作。第8章中探讨了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分:爱。我讲了无条件去爱和被爱的重要性,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在幸福里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还有其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广泛影响。

在最后一篇的第一冥想中,我讨论了幸福、爱自己和爱他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冥想介绍了幸福强心剂的概念,即一些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简短练习,它们可以加强我们整体的幸福感。第三冥想反驳了一些旧思想,包括幸福取决于天生条件和早期经历等不可改变的因素。第四冥想中解说了有关突破内心自我限制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第五冥想提供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内容,我们可以据此来进行自我反思,寻找答案。第六冥想指出了一个最普遍的幸福障碍,即时间压力——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做完,这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幸福感。

最后一个冥想专门献给这场“幸福的革命”。我相信如果能有足够多的人把幸福作为至高财富和人生目标的话,我们看到的将不止是普遍的幸福,还有一个和平与善良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