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敢想你就行》 克服你心中的罪恶感

很多人一生都浑浑噩噩,甚至抑郁而终,因为他们无法克服人类心里最恶劣的敌人——罪恶感,就是我们对于道德意识的病态心理。当我们做那些自认为是坏的憎恨、伤害和责备,以至于工作效率降低,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如果不能克服罪恶感,往往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可是,一旦能征服了罪恶感,你就能重新建立自信,获取更大的成就,赢得生命中更多美好的事物。

既然我们都了解它那毁灭性的力量,都有罪恶感的经验,我们能想出什么对策呢?举个例子,说明一个人是如何逃脱罪恶感的捆绑,回到更加丰盈充实的生活中来的吧。

爱丽丝告诉我一段经历,有关她如何强迫自己推销,后来又是为何停止她的工作。

她说:“我在一家石油开采风险公司做推销工作,负责推销股份。公司负责替我安排可能投资的客户,他们都是些有点钱的人。”(后来爱丽丝告诉我,公司知道他们的一套推销术对真正有钱人根本不起作用。富人通常对投资之事相当在行,而且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投资有问题的。)

爱丽丝接着说:“交给我的推销计划是尽快把提案解释完,速战速决。如果客户不愿意投资,或是需要点时间来考虑,我得到的指示是做一些坚定的表示,比如说‘公司向我保证过,你付得起这项绝佳的投资事业——才不过是区区5000元——很显然,你付不起。如果你确实付不起,我不过是在这浪费时间罢了。’或者说‘据说你是个果断的人,原来不过如此。’反复说这类话,为的是把客户的心思拉离问题的重心。用话逼迫他们说‘这当真值得投资吗?’‘你说什么,我付不起?我的流动资金就有好些钱呢’一类的气话。下一步就是结束推销。经过这一番“连劝带逼”的手段,事情就容易多了。

“就抽取佣金的观点看,我做的还是不错的。然而当我在推销时感觉很坏,因为我知道,公司根本难以勘探石油或天然气。可是真正让我沮丧的是那种推销术,不单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更可恶的是,我觉得自己有种罪恶感。”爱丽丝坦率地承认。

“那你又怎么做呢?”我问。

爱丽丝回答说:“我又加入了另一家公司。在那儿,最基本的要求是,推销员必须详尽地解释所含的风险如何,而且绝不允许采用哄骗强迫的方式让顾客加入投资的行列。销售经理说得很清楚,每年我们都有一个新的开采计划,我们可以回去找老顾客。而且这种法子很值得采用,因为重复销售才是我们这一行业的生命线。”

“你在这家新公司做得怎样?”我问。

“我的成交率比较低,却赚了更多的钱。因为我这种方式使许多客户反复买了好几次,而以前那种强迫式的推销,客人通常只会买一次,就没有下文了。更重要的是我心里平静多了。现在我签合约时,不再觉得是罪恶或肮脏。相反,我引以为荣,我是在帮助他们,他们也在帮助我。”

这些年来,我有一个结论:都是那些骗子败坏了推销的名声。真正聪明的推销员会致力为顾客服务,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下次再来。他们深知这句谚语的睿智所在:“上一次当,是你的错;上两次当,是我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