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能再让别人说我什么”

“不能再让别人说我什么”——在意外界的优等生

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必须这样对待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笑地——不管一切如何。——罗莎·卢森堡

班主任钦点的好班长陆筱是某名牌大学化工系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化工系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因而录取的都是高分考生。在众多的高分考生中,陆筱仍然名列前茅,因而一进校就受到了班主任的特别关注。从陆筱的档案上看,她中学时就入了党,当过班长和团支书,还有许多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而且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获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奖励。总而言之,中学时的档案显示,陆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于是,班主任决定,任命陆筱为新生班的班长。的确,陆筱的工作能力很强,工作态度也很好,对班里的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用同学的话说,陆筱就是班里的大管家。像这么尽职尽责的班长在如今的大学里已不多见了。现在的大学班级比较松散,多数同学对班里的事都不太关心,平时各自忙各自的事,较少有人考虑班级的利益。但在陆筱看来,作为班主任钦点的班长,就应该不辜负班主任的期望,承担起一个班长应承担的责任。何况做事认真、责任心强是陆筱一贯的风格,也是她一贯的为人之道。女生宿舍的一个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陆筱的大一生活过了一个多学期。在老师的眼里,陆筱的确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陆筱不仅出色地扮演了班长的角色,承担了许多班级的义务,而且学习成绩也仍然保持着优势,在化工系200多名新生中,陆筱大一上的总评成绩排在第三名,获一等奖学金。然而,在一些同学们眼里,陆筱并不那么可爱,甚至有点怪异。据她宿舍的同学反映,陆筱学习非常用功,每天晚上都在自修室里待到很晚才回来。即便是回到寝室,也很少搭理她们,而是埋头忙自己的事情,不是在床上看书,就是带着耳机在听外语,不苟言笑的表情让大家很难跟她接近。有时同学和她靠得近点,她就会显得神情紧张,目光慌乱,好像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平时室友约她上街或参加什么活动,她总是找理由推辞,弄得大家很是尴尬,几次以后,大家干脆不叫她了。陆筱寝室里的几个女生都是活泼开朗型的,平时宿舍里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只要陆筱一回来,寝室里就会立即鸦雀无声。大家觉得,陆筱虽然从不侵犯她们的利益,也主动承担寝室里的公共事务,但她的格格不入总像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让她们觉得挺压抑。只要陆筱在寝室,她们就高兴不起来,甚至觉得很不自在。在她们心目中,陆筱是一个谜,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大家抓不到什么把柄来排挤她,也很难以什么方式接近她,只要陆筱在,就很难让寝室里的气氛变得轻松和谐。渐渐的,寝室里的几个女生发现,陆筱似乎有什么心事,有时看见她好像是坐在床上看书,但其实是对着书在发呆。她那还算漂亮的眼睛里,常常透出一种浓浓的忧郁。几个室友半夜醒来时,都听到过陆筱的梦话,她在梦里时而哭泣,时而喊叫,时而手脚乱弹,弄得室友们都挺害怕的,不知她到底怎么了。但是,早上起床后,陆筱又一切恢复正常。她每天都照例把自己的床铺弄得整整齐齐,桌子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洗漱完毕后就背起书包出门了,开始了她一天紧张忙碌的学习和工作。几个室友觉得陆筱的状态真的很神秘、很怪异,也害怕她会出什么事情。一天,几个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找心理咨询老师,想请老师分析分析,帮帮陆筱。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个周末的下午,心理咨询中心的张老师约见了陆筱。张老师是一位中年女教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经验很丰富,在大学里知名度很高。走进咨询室的陆筱神情显得很紧张。张老师微笑着请她坐下,并给她倒了一杯水。陆筱告诉张老师曾听过她的讲座,印象很深,收获很大。简单聊了几句后,张老师微笑着问她:“大学生活有意思吗?”陆筱抬头看了一眼张老师,没有吭声。“听同学说你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是吗?”陆筱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看得出,她的心情不平静,似乎有许多东西想要表达。张老师把椅子往陆筱身边挪了挪,亲切地说道:“我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聊聊。听同学说你常常心情不好,为什么?”这时,陆筱的肩膀抖动了一下,情绪显得十分压抑。不一会儿,她开始抽泣了起来,而且浑身开始发抖,似有很多东西压抑在心里。张老师拿了几张纸巾递给她,说,“你有什么委屈,跟老师说,老师会尽力帮助你的。”陆筱哭得更厉害了,身体也抖动得更加剧烈。张老师伏下身去握住她的手,发现这双手冰冷彻骨,似乎没有了体温。张老师能感觉到这个女孩心里憋着好多东西,一时还难以宣泄出来。她一边握?她的手,一边安慰道:“想哭就哭吧,这样你会感觉好一点。”陆筱哭了几分钟之后,渐渐平静了下来。张老师站起身来说:“我知道你一定有很多心事,可以跟老师讲讲吗?”陆筱擦干了眼泪,抬起红红的眼睛说,“老师,我知道您今天为什么找我。其实,我也早就想来找您了。”“哦?你说说看,你为什么想来找我?”张老师想让她主动陈述自己的问题,而不要让她觉得同学们是不是在背后说她的坏话。“我知道,同学们对我有看法。”“为什么?”“因为我自己的确有问题。”“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她们肯定觉得我是个怪人,与她们格格不入。”听了这话,张老师觉得有点吃惊。她对自己这么清楚,为什么还会这样去做呢?“你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吗?”张老师想搞清楚她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其实我知道,我跟同学的关系不太好,我不怎么跟她们交往。”“为什么?”这时,陆筱又沉默了一会儿,眼睛里再一次溢出了泪水。“你是有什么难处才不太跟她们交往吗?”张老师感觉到陆筱的心中有难言之隐。陆筱点点头没有说话,但抽泣得更厉害了。“有什么难处跟老师说,老师会设法帮助你的。”张老师鼓励道。陆筱的嘴巴动了动,欲言又止,眼泪还在不停地往下流。张老师又握住了她的手,“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都会理解你、帮助你的。”陆筱擦了擦眼泪,非常小声且犹豫地说:“老师,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灵魂卑劣者?”听到这话,张老师惊诧不已。因为,依她的人生阅历,是没有人会这样评价自己的。说自己笨,说自己傻,说自己无能的人有的是,但说自己“灵魂卑劣”的人恐怕不太会有的。张老师尽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掩饰自己惊诧的表情,对陆筱的话表示出极大的理解和关注。“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吗?”此时,陆筱的表情很复杂,说话也不太流利了。“老师,我……我……我经常会有一些很不好的冲动。”“什么冲动?”“我常常想去伤害别人。平时只要一看到刀子、剪子之类的东西,就有一种想拿起来伤人的冲动;有时手里拿着一把伞,也有用它去戳人的感觉;平时在走廊里端着一盆水,都有泼到别人身上去的欲望。越是跟我关系近的人,伤害他们的欲望就越强。而且越想克制,这种冲动就会越强烈。”陆筱一边说,一边哭,似乎要把心中的委屈统统倒出来。陆筱说,她一直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动,也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善良得连一只蚂蚁都不忍心踩死,现在为什么心里会有如此恶毒的伤人念头呢?她说自己的灵魂像是被劈成了两半,一半是好学上进,品学兼优,纯真善良,追求完美的天使;另一半是内心阴暗,有着肮脏伤人念头的魔鬼。这两个灵魂常常在打架,搅得她内心不得安宁。她一直觉得自己的灵魂是残缺的,因而只有比一般人更努力,更刻苦,更忍辱负重,才能有资格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她说,其实自己的内心很孤独,没有人能理解她,也没有人能接纳她。她之所以和周围的同学保持一段距离,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出于对他人的负责。她说,自己至少有两方面的担心:一方面,担心跟别人的关系太近了,别人会看透她的内心,知道她是一个灵魂卑劣、内心恶毒的小人。如果是这样,最后只能落得被人唾弃的悲惨结局。另一方面,她也担心,自己跟别人太近了,万一哪天失控伤害了别人,那后果更不堪设想。为此,她每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地与周围的同学保持着距离,独自承受着内心无处诉说的痛苦。望着眼前声泪俱下的陆筱,张老师的心中升起了一种浓浓的同情和怜爱之情。她心里明白,这个女孩是被内心的强迫意向深深地折磨着,可她自己并不清楚。张老师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陆筱:“你的这些想法跟灵魂卑劣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已。”“心理障碍?”张老师坚决地点点头:“是的,生活中一些人有可能患上心理障碍。有些人患这样的心理障碍,有些人患那样的心理障碍。就像生活中有些人会感冒,有些人会拉肚子一样。”听到这些,陆筱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她宁愿自己是患病了,而不愿意是自己的灵魂出了问题。心理不能承受之重那么,陆筱的心理障碍是怎么产生的呢?经张老师的耐心询问,陆筱回忆起了中学时老师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她的生活。从小学到中学,陆筱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楷模。她性格活泼开朗,待人礼貌谦虚,学习刻苦用功,做事认真仔细,学习成绩优异。严格的家教和要强的个性让她一直保持着“好孩子”、“好学生”、“优等生”的名号。从小到大,陆筱从未因自己的错误挨过批评和责骂。在家里,邻居们都以她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老师也以她为典范规范自己的学生。说得通俗点,陆筱是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的。她非常重视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总想赢得大家的好评。在高一之前,陆筱的成长一帆风顺,一路阳光。可是,高一的一个偶然事件使她的成长之路遇到了波折,甚至改变了她此后一段时间的命运。中考陆筱是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考上某省级重点中学的。进入高中后,陆筱的学习成绩仍然名列前茅。高一的一次重要考试,陆筱的总分排在年级第二,与第一名只相差1分。对此陆筱心里有点不舒服,她一直希望自己是第一名。这次以1分之差落败,她真的心有不甘。试卷发下来后,陆筱发现数学试卷上有一道题老师批错了,这是一道2分题,如果不是老师的错误,自己不就是第一名吗?下课后,陆筱拿着卷子去找数学老师,希望能要回这2分。谁知数学老师面对自己的过错并不那么坦然,反而说了一句:“你就知道分数,分数!你知道别人是怎么看你的吗?”陆筱一下子懵了。这是陆筱有记忆以来听到的第一句批评她的话,而且来自自己的老师,并且话说得这么重!陆筱记不清当时是怎样离开那间办公室的,只记得自己当时如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快要瘫倒了。这以后,陆筱脸上没有了笑容,整天精神恍惚,性格也变得敏感多疑。她常常想,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别人到底是怎么看我的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以前别人对我的赞誉难道都是假的?陆筱忽然觉得老师、同学的眼神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有点怪怪的,好像大家都知道她做了什么,都在背后议论她什么似的。陆筱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但她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快乐和自信,心里常常升起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慌。她变得不爱说话了,平时总是低着头,害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神。就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陆筱在人们的眼前消失了。“他的手是我伤的”陆筱的心理变化并没有人知道,人们只能感觉到她不像以前那么开心、那么活泼,但并不知道她的心理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磨难。陆筱把这一切都压在心里,她不想让父母知道而为她担心,也不想让同学知道而心生疑虑,更不想让老师知道而对她失望。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但她心里很害怕,担心自己的精神支柱倒塌。高一结束的那个暑假,父母看出陆筱的心情不好,决定带她出去旅游散散心。父母的关爱和旅游的乐趣,让陆筱暂时忘记了经历的不快。但接下来的一件小事,又使她陷入了更深的心理泥沼。旅游结束后回到家的第二天,一个邻居阿姨把自己5岁的儿子托给陆筱代管一会儿。陆筱在家里陪小男孩一起玩,小男孩很调皮,就在陆筱上厕所的一会儿时间里,他居然拿起茶几上的一把水果刀把自己的手给割破了。小男孩的尖叫声把陆筱吓得从卫生间里冲出来,看到男孩手上都是血,陆筱一时不知所措,呆了一会儿才去找东西给小男孩包扎。一开始,陆筱还清楚是小男孩自己把手割破了,但后来,陆筱恍惚中觉得是自己用刀弄伤了小男孩的手,自责、后悔、害怕等情绪一齐涌上心头。尽管这件事后来澄清了,邻居阿姨也没有责怪陆筱,但陆筱却从此开始害怕起剪子、刀之类锐利的东西,再后来,陆筱见到这些东西就害怕自己会用它们伤人,并竭力回避生活中出现的此类东西。然而,越是回避,就越会出现伤人的冲动。“一定不能再让别人说我什么”这种心理折磨了陆筱近三年。陆筱说,她每天都在跟宿命作斗争,她不能接受自己是这样一个人!陆筱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她要做爸妈的好女儿,老师的好学生,同伴的好榜样。从小一直优秀的她的确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也让她自己充分体验到被人信任,被人尊重,被人喜爱的价值感。她从人们的赞扬声中感受着快乐和幸福,也从人们的信任中收获着自信和成就感。然而,高一时的那次变故,让陆筱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失落和自卑。她开始怀疑十几年来走过的路,怀疑自己取得过的许多成绩,怀疑受到过的各种荣誉和奖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为人……一时间,她的自信心跌到了谷底。为了不让父母和老师失望,为了不再让别人对她有什么非议,好强的陆筱变得更加严谨和努力,不仅学习更加刻苦、认真,工作上也更加积极、负责。在高中的三年里,陆筱的学习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各方面的表现也让老师无可挑剔。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她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经历了多少内心困扰,忍受了多少心理痛苦。在心理咨询室里,陆筱告诉张老师,她近三年来的心理体验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为了达到自己期望的“理想”状态,她忍受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也付出了常人所难以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为了“不让别人再说自己什么”,她承受了常人所难以承受的孤独和寂寞,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她把别人的评价看得比生命还要重!陆筱最后对张老师说,这些事她还是第一次告诉别人。她感谢老师的理解和信任。张老师表示将在后面的咨询中帮助陆筱从阴影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