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劝告五:从优秀到卓越
一个尽职尽责的员工,只能说是一个称职的员工,而绝非一个优秀的员工,更遑论是卓越了。要真的成为一位卓越的员工,必须有进取心,不甘于平庸度日。《你在为Ë­工作?》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若比尔·盖茨仅希望开一家小公司赚点钱,那么他20岁就已经­达到了目标。如果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的话,他32岁也已经­实现了。是什么让他仍不断向前呢?就是不甘于只是优秀而已。
书中提出“多一盎司定律”,就是凡事比别人多做一点。若你只想到一个点子就停下来,你永远不会想到好的创意;若你只为拿到一个奖项而自满,你永远不会是杰出的广告人;若你只是按同一个模式来发展创意,你永远不会有突破。要比别人多走一步,你就要不停地学习。所谓“不进则退”,无论你现在如何成功,若你不再学习,你就会停滞不前,别人早晚会超越你。唯有不断倒空自己,不停学习,你才会有能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一场马À­松长跑有42公里,但决定冠亚军的距离可能只有一步。正如《圣经­·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4节所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只要你能比别人多走一步,你就有机会成为冠军。
15.TAKE4:制作公司
我们所说的制作公司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负责拍摄工作的(Production),一是负责后期制作的(Post-production)。先说负责拍摄工作的制作公司。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制作公司经­营方法都有所不同。在香港,制作公司的老板都是导演,旗下有监制、制片、制作经­理、美术指导、摄影师、灯光师、选角、服装、道具等等,甚至还有其他导演,香港的电影厂(Film Factory)就是一个例子;在台湾,制作公司的模式正好相反,制片才是老板,导演、摄影师、灯光师、服装、道具、选角等都是自由人(Freelancer),有工作时才由制片召集,例如春天(Spring Films);在内地则比较五花八门,除有本土与合资之分外,模式也各有不同。合资的制作公司多属内地与香港合资(例如香港映»­馆Moviola的姊妹公司慕斐制作)及大陆与台湾合资(例如台湾春天的姊妹公司秋天),所以经­营模式亦会各有不同。本土的制作公司则在两种模式之间,老板都是导演,旗下有制片,但其余工作人员都是自由身,有工作时才由制片召集,例如目击者映»­(La Film)。
制作公司的高层不是导演(Director),就是监制(Executive Producer)。导演的工作是把广告从广告公司的故事板,拍摄成真正的广告片。而监制负责的主要是行政工作,除了负责Э调各个制作单位之外,还要把导演介绍给广告公司。监制之下可再分制片(Producer)及制作经­理(Production Manager或Line Producer)。一般来说制片只管报价单及Э调导演与广告公司等工作,可以对制作认识不深。但制作经­理就不同,他主要是负责为导演准备及执行制作的大小事宜。在制作经­理之下还细分选角(Casting)、场景(Location)、服装(Wardrobe)、道具(Props)四大天王。除了制片,制作公司还有摄影师(Director of Photography,D.O.P.)与美术指导(Art Director)两大重要角色,前者负责镜头及光影运用,后者则负责服装、场景、道具等等的设计,Э助导演把广告弄得美轮美奂。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四大天王的主要工作。选角经­理(Casting Director)主要负责为广告寻找合适的演员,性质与星探相近。选角经­理通常都有完善的资料库,把不同类型的角色分门别类,遇有特别需要就派选角助理到街上去碰运气。选角经­理找到合适的人选后就会安排面试,为他们拍照及录像,也会按照剧本的要求指导他们试演。这些都只是准备的工作,到正式拍摄时还要安排演员的通告、交通、膳食等等。试想,若千军万马的大制作,演员动辄数百人,那种Э调工作就考功夫了。至于场景经­理(Location Director)就是负责寻找合适的场景或监督布景制作。场景经­理与选角经­理的工作类似,一是找合适的人,二是找合适的地儿。场景经­理同样拥有庞大的场景资料库,对各类型的场地了如指掌。找到合适的场景后,就会进行申请或租借,遇有特别需要,可能会搭建布景。搭建布景不限于摄影棚之内,也可以是在户外或把现有建筑物改装。之前拍摄的一个百事广告,由于租借的场地不理想,索性在哈尔滨把一个科学馆改装成机场。若不是参与过这个广告的制作,恐怕自己也看不出这是布景来的。
别小看服装、道具,不少广告的成败就在这些东西身上。从前在香港做过不少广告,主角就是一些道具。例如为SUNDAY做的天气预报系列就用了不少道具,小虾、绵羊、月亮与云、眼球人、飞鸟、雪人等等,主角就是道具。若这些道具做得不好,整个广告自然失色不少。道具组的人员不单要联络一些专门制作特殊道具的公司,也要搜集广告内所需的大小道具。例如拍摄一个客厅,场景经­理找到了合适的场地或在摄影棚内搭建了布景,那客厅内所放置的家具及摆设就要依靠道具组了。记得十多年前为广九铁路拍摄了一个广告,由于广告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所以需要不少怀旧的道具。制作公司的美术指导为求加强效果,找来了很多私人珍藏的怀旧家具。自己生长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道具立时勾起很多回忆。当然,一个怀旧的广告也需要很多怀旧的服饰,负责服装的也同样要四处搜罗合适的服装。通常是美指定出方向,再由服装组去购买、租借或量身定做。大家看广告时不一定会留意到服装,但角色的身份或格调很多时候都要依靠服装去营造。我为百事拍摄的一支贺年广告,单是主角的一件毛衣就花了5 000元人民币。有时为达到特别效果,甚至要找时装设计师设计,就更价值不菲了。
除了四大天王,制作公司内还有导演的两大护法:美术指导及摄影师。无论是场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全都与美指有紧密的关系。导演接到剧本,就会与美指研究整支广告的视觉效果,美指会按导演的要求与负责场景、道具、服装、化妆的人沟通,然后把有关的参考照片或样本在制作会议中与广告公司讨论。在中国,以香港的制作公司对美术的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广告出来的视觉效果都有很高的水平,直接令广告的格调大大提升。近年不少大陆或台湾的导演也开始与香港的美术指导合作,务求让作品有更高的品味。多年前我到波兰拍摄一支广告,就找来了曾因《辛德勒的名单》一片而获得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的Allan Starski担任美术指导。Allan是一个波兰人,对波兰的拍摄场地十分熟悉,而且要求相当严谨,有幸与他合作,实在令我们眼界大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