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话虽如此,这类CD二人组也存在着客观的经­济效益问题。要同时聘请文案与美术指导CD二人组做领导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一位CD的薪酬动辄是几位文案与美术指导的总和,多聘请一位CD,就没有能力去聘请下属了。今时今日,甚至出现执行创意总监二人组,花费当然更加惊人。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部若花太多的金钱在创意人的薪酬上,长远来说仍是不健康的,遇有什么客户流失,裁员、减薪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近年越来越多独行侠CD出现。相信这更会是一种趋势。

49.七不易为:CD的EQ

CD最需要的不是IQ (智商) ,而是EQ (情商)。

创意人的IQ大抵都比一般人高,要想出好点子根本不是难事。身为CD在IQ高之余还加上了经­验,本应如虎添翼。不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广告人更甚。CD所面对的逆境,往往是所有下属逆境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难上加难。如果CD被逆境打垮,就会牵连甚广,整个团队就会瘫痪,所以做CD的人应该好好锻炼EQ。我是个EQ奇低的人,但当上CD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买了不少有关EQ的书籍研究。有一本名为《别为小事抓狂》的书,我看了好几遍,获益良多。

书中有一篇文章名为《降低你对压力的容忍度》。曾经­有位香港高官在国外一个公开场合宣传香港,说香港人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拼搏精神,可以一天24小时不睡眠。结果立刻被一位专栏作家点名批评,指出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根本就是一种病态,完全不值得骄傲。事实上,我们从小就被训练要面对种种不同的压力,就如考试一般,承受得来的就有好前途,承受不了就是失败者。社会教育我们的就是如何提升自己面对压力的容忍度,但这本书提醒我们,当你提升了面对压力的容忍度,就意味着你要面对更多的压力,直至你的健康亮起红灯、你的婚姻出现问题、你的父母离世¡­¡­Ô­来出现压力就代表我们的生活跑得太快,应该慢下来,重新恢复控制,而不是训练自己跑得更快去超越它。创意人就常被压力逼疯,工作接踵而至,每天通宵达旦,年终无休,疲于奔命。试问创意水平又如何能够保持呢?相反,当你降低压力的容忍度时,你会发现要处理的问题少了,反而有更多创意去处理剩余的工作。

另一篇文章名为《想想你拥有什么,而非你想要什么》。我们常会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快乐起来。”可是,一旦欲望满足后,其他的欲望又会接踵而至。有没有想过在广告比赛中拿奖?最初只是希望拿个入围奖,觉得有机会入围已心满意足。很快你真的拿到入围奖,你会发现只差一点点就可以得Í­奖了,可以上台领奖。待拿到Í­奖你又会想银、想金。金银也拿到,你又会希望得到全场最大奖。拿到本地的奖又如何?你还想得亚洲区的奖项。拿到地区的奖项又如何?你还想得国际奖。拿到国际奖又如何?你还想每年都拿到,而且比其他人更多。欲望真的永无休止!这本书教我们把我们想要什么转为我们拥有什么。不要抱怨你的薪水太低,要心存感激你有一份工作可做;不要奢望老板会换人,想想他的优点;不要期望拿些什么奖项,能够做出好作品已经­值得高兴¡­¡­如果你能这么做,你的人生就会开始变得比以前更好。

还有一篇文章名为《察觉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低潮愚弄了》。作者认为情绪是很会Æ­人的。心情好时什么事情都好,问题不可怕、人际关系融洽、自信心较强、被批评也会欣然接受。但心情不佳时,生活就变得很糟糕、困难难以忍受、很多是是非非、毫无自信、对任何意见都会勃然大Å­。早上出门还是心情很好的,却因为赶不上电梯就心情欠佳,然后回到公司在简报会中与客户部同事争辩,接着与上司在创作方向上起争论,给客户提案全被拒绝,回家后与太太吵架,于是立刻写辞职信,打算明天向上司请辞。结果隔天邻居按着电梯等你进来,客户部同事按你心意改了简报,上司称赞你的点子有突破,客户接纳了你Ô­先的创意,太太烧了一顿丰富的晚餐,于是辞职信就丢进垃圾箱了。这样迅速而剧烈的转变看来虽然荒谬可笑,却是我们的写照。作者提醒我们:“心情沮丧的时候不适合分析你的生活。这样做只是情绪自杀而已。”

《赞美与苛责都是一样的》也是一篇很有启发性的文章。没有一个人可以同时取悦全世界的人。“即使在压倒性的选举中获胜,得到55%的票数,依然有45%的人口希望别人获胜。”创意人大都很重视别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总希望上司很满意、客户很感激、消费者很认可、评审很欣赏¡­¡­偶然听到一些相反的意见就会耿耿于怀、彻夜难眠、食欲不振、心神恍惚,甚至反目成仇。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太自信还是太自卑呢?作者说得很好:“人人的生活都有起有落,有好有坏,有赞成有反对。”有时作品在电视上投放,很快就收到朋友的来电,说点子很有创意、很喜欢;刚放下电话,又接到另一位朋友的来电,说我的新作大失水准,要好好努力。很多时候自己认为挺好的作品,客户部的同事却毫无反应,自己深知是勉强交差的东西,其他人却拍案叫绝。所以,我们要学习把赞美与苛责看成一样的事情,只代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而已。自己觉得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称赞就当做额外的奖赏,他人苛责就当做是一次提醒,不必介怀。

《别为小事抓狂》这本书一共有100篇文章,有一段时间我是每早上班都看一篇的。不过,“½­山易改,本性难移”,某段时间改善了的品性,过一阵子又会故态复萌。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又会重看一遍。现在,我虽然已经­重复看过好几遍,每次重看仍有不同的收获。记住!其实工作上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严重,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己,何必为这些小事抓狂呢?

50.八不易为:CD的领导

看过近年有关管理学的文章,发现现今管理的模式已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CD或多或少也牵涉到管理的问题,这正是不少CD遇上的最大困难,往往比构思一个好广告艰难10倍。西方新兴一种名为Relationship Leadership的管理方法,有译作“注重关系的领导”。不过,中国人对于“关系”这个词可能有点敏感,因为中国人就是喜欢靠关系,不靠实力。这里所译的“注重关系的领导”却有点不同,主要是强调领导者的人性,与传统高不可攀的家长式领导刚好相反。

Relationship Leadership有五个重点,若CD懂得善用将会受益无穷。

(一)领导就是服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