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面试不一定是与招聘挂钩的,面试本身可以是独立的教育工作。从前,我也会在有职位空缺时才会接见面试者,但今时今日,有多少广告公司还有空缺可以招人呢?很多怀才不遇的人,连一个面试的机会也遇不上,就要被迫放弃理想,实在可惜!我听过不少应征者异口同声地表示,至少应有个机会让他们尝试,不成功也不会怨天尤人。事实上,在面试当中,你真会遇上一些可造之才。今天你或者没有空缺,难保他日你会有这个需要。千里马纵好,也需要有伯乐的提携,否则只会埋没于荒野之上。
面试者不单限于新人,很多行内的创意人,也希望转换工作环境,或是从其他CD口中得些指导。我曾遇上一些业内的创意人,水准实在不差,只是一直在不太注重创意的广告公司工作,以致才华无法发挥。又有些创意人,作品不俗,只是欠缺突破,若能得到CD的提点,或会脱胎换骨。记得多年前,自己还是文案之时,就拿自己的作品集去给不同的CD看,那时自己并无跳槽之心,只是一心想知道自己的创意到了什么水平。偶然听到一些CD的提点,也觉获益良多。毕竟每位创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创意哲学,多听一些宝贵意见,对自己总会有裨益。多出去见见世面,你会觉得一山更比一山高。
53.十一不易为:分配工作
或许,大家没想过分配工作是一件困难的工作。假设你只有两位下属,一位是文案,一位是美术指导,遇到有趣的工作怎么办呢?自己干还是给下属一个机会呢?要培训下属还是要他们做自己的双手呢?如果你学会了放低自己,春风化雨,培育英才,问题还简单一点。但如果你有两队下属呢?究竟把工作交给A组,还是B组?如果你的下属有A,B,C三组,问题就呈几何级数地上升。人数一多就难免厚此薄彼,处理不好就会令组与组之间关系紧张。
其实,分配工作可以有几个参考Ô­则:
(一)视乎经­验
较大型的比稿或较困难的工作交予比较资深的组。资历浅的由浅入深比较容易。经­验是必须累积的,贸然把高于能力太多的工作交予下属,只会令下属无所适从,也会丢掉公司的生意。但也不可以过分保护,把工作全放在自己肩头,这样只会让下属永无成长机会,也令自己疲于奔命。我从前做小文案时,已经­负责小型比稿及Э助大型比稿,慢慢累积经­验,现在一般性的比稿活动已经­驾轻就熟了。
(二)视乎能力
每人都有不同的长短之处,作为CD就要尽力了解下属,然后按能力分配,让他们能够发挥得最好。我有一位下属很是喜欢创作充满童心的作品,你要他做较为成熟的东西,他就痛苦得很。创意人当然不可以只有一种风格,应该多方尝试。但有些个人喜好就不易改变,勉强他只会吃力不讨好。所以,能够了解下属的能力,就能更有效地分配工作,也让作品的水准可以更高。
(三)视乎工作量
做CD要知道下属的工作量如何,定时跟进,方能妥善分配,避免“有人没事做,有人没命做”的情况出现。我见过很多创意部的分工都有问题,把工作定得太死,毫无弹性可言。虽知客户不是每天都有工作,但要忙的时候可以几个火头同时燃起。唯一可以解决这种情况的当然就是CD。CD要灵活调配工作,又不破坏团队之间的关系,有时真有一定的难度。最要紧的是日常就培养好团队的关系,大家要自觉地互相帮助,各人不能太过斤斤计较,要以团队健康运作为大前提。这样遇有突如其来的工作,大家就能灵活调动了。
(四)视乎培训计划
CD不能只要下属付出,而不给予输入。所以,遇上某些可以让下属从中学习的工作,就要把握机会,好好分配。作为CD应该明白下属有些什么不足之处,除了口头的提醒,还须给他们实际的改进机会。比如说下属做平面已有一定水平,却不太懂得做电视广告,遇有一些较为简单的电视广告,就可以分配给他负责,再从中指导;又例如有下属不善策略的,遇有需要多些策略建议的工作,就不妨给他一个机会。没有好的培训计划,下属不能成长,最终辛苦的也是自己。
(五)视乎机会多寡
同一团队有很多创意机会当然容易分配,但机会不多时怎么办呢?事实上,不是每家公司都有很多创意机会的,即使有机会亦要与不同创作队平分,机会就变得少之又少了。若是机会真的不多,怎么办呢?我建议就来个集体创作。大家不分彼此,同心Э力地做好唯一的创意机会。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当然要团队关系好,不然就会大家争着表现,结果可能会弄巧成拙,白白浪费大好机会。作为CD也可以主动出击去寻找机会。这并不是要做“飞机稿”,而是向客户自荐一些创意,只要客户真的接纳,愿意付款制作与投放,不仅公司可以得到额外的生意,自己也得了一个创作的机会。多年前我们眼见手头工作的发挥机会不大,就主动向客户建议做因特网广告,结果客户很喜欢,愿意全力支持,我们就得到了不少创作的机会。
不过,我认为分配工作最要紧的还是没有私心,尽量保持公正,不要因为与某人关系好而偏私。我见过不少CD把有机会拿奖的工作都分配给同一下属,结果有些创意人变成了为公司拿奖的精英,另一些则变成了为公司赚钱的工具。久而久之,下属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起来,团队关系就很容易瓦解。不妨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一两个得力助手,还是一个好的团队呢?
54、十二不易为:指导下属
对很多CD来说最困难的工作并非创意的构思,而是指导下属的工作。先从心理因素来说,每位CD都有很多不同的工作,但下属所负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下属接获简报,当然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但与此同时,CD已经­为其余的工作而苦恼得很。下属花了一两个星期去做好一个广告,文案与美术指导已经­完全融入创意之中,心理状况几达亢奋地步。于是,两人一腔热诚地与CD交流点子。CD却可能满脑子其他工作,对于简报已经­忘得一干二净。CD怎么办好呢?
有几点CD必须留意:
(一) 先要下属简述一下简报。此举既可让自己重温简报一次,也可趁机看看下属是否明了简报的要求,理解上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偏离了卖点、销售对象、品牌性格等等。
(二) 必须要投入其中。身为CD,工作实在多不胜数,很难专心致志。我从前与下属讨论创意,就常会同时处理手头上的其余工作,或是想点子,或是看电邮,没法专心。后来,我与某位客户总监讨论点子,发现他也是心不在焉,无法投入。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从前是多么不尊重他人,令人难堪。所以,尝试放下其余工作,投入一点儿,听听对方的提案。有时情愿把讨论的时间缩短,也别一心二用,两面不讨好。
(三) 学习使用耳朵。CD可能贵人事忙,想要速战速决,或是才华横溢,要向下属显示一下实力,常会在下属还未提案完毕时就加插意见。太早发言暗示你比下属聪明得多,发现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这等于对他们说:“你们真笨!”多么的残忍。这样也太直接地把答案告诉对方了,少了一个让他们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下属便会养成依赖心。所以,与下属讨论点子时,好歹让下属把话说完再发表意见。用心地聆听、认真地思考,才不会扼杀别人发挥的机会。
(四) 无论对方的点子如何烂,都不要直接出口指责。你的每句话都可能对下属造成不能磨灭的伤害。从前我也被CD责骂过,每次再给那位CD看文案,自己也会不期然地手心渗汗,大脑麻痹,写不出好的文案来。西方人的做法较好,先找些可称赞的地方说说,加强对方的自信心,再慢慢向对方提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得到肯定之后,是比较愿意接受意见的。其实,即使对方的点子很烂,也不宜采用责骂的方式。创意人失去自信还能有好的创意吗?相反,Ñ­Ñ­善诱,多方鼓励,创意自会如泉涌。
(五) 下属向你提案时要分清楚点子与执行两部分,一般来说是先听点子,了解以后才讨论执行手法。我从前的上司要我们把创意用一句话写下来,每套创意都应有自己的广告意念(Advertising Idea)。能够写出广告意念就代表你的创意不是只有执行,没有点子。讨论创意之时,美术指导无须把草稿做出来,只是简单几笔即可;文案也不宜过分雕琢,只要写出点子就可。否则,CD很容易像客户般选了执行手法,却忘掉了点子所在,弄得广告没有灵魂,徒具躯壳。不过,有时客户是时装之类的流行玩意儿,卖点只是潮流触觉,就可以反其道而行,先由执行手法入手,再加上一些生活态度,也未尝不可。
(六) 面对下属的点子,最好还是从中拣取最好的。CD很多时候都会技痒,想到好的点子就会禁不住要公之于世。下属与CD当然有不同,无论创意经­验和职衔都有距离。CD把自己的作品与下属比较,一定存在不公平的情况,赢家必定就是CD。身为CD,理应把下属未尽完善的点子加点意见以提升作品水平,而不应全盘否定,选用自己的点子。否则长此下去,只会让下属沦为你的双手,下属迟早也会逃离你的魔掌。
(七) 指导下属的时候切忌模棱两可,给予空泛的意见。比如“想想有没有好一点的?”“有更新鲜的入手点吗?”¡­¡­给予意见应该较为具体,例如可以从《广告年鉴》、《广告档案》、《SHOTS》等地方举些成功个案。这里顺带一提,我有个很好的习惯,我遇到喜欢的平面、电视、直销或因特网广告都会收集起来,而且分门别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数据库,所以我可以很轻易地找到想要的资料给下属参考。
(八) 很多创意人习惯到了死线前才肯与上司讨论点子。下属的点子出色固然没有问题,但遇上水准不及的可就麻烦了。一来方向走错就无药可救;二来要修改亦未必有足够的时间。结果,不是要CD亲自动手,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把不及标准的作品勉强提案。假若CD忽然大脑便秘,或是客户刚好心情不佳,这样提案就随时会得罪客户了。我建议每项工作都要有两次与下属讨论的时间,第一次是初步的方向性讨论,看看有没有走错路,第二次才是真正的创意讨论,决定哪一套创意最适合提案。
(九) 最好是在接简报之时已经­给予下属一些方向,让下属可以收Õ­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损失。下属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可以全神贯注地构思,想到佳作的机会自然会增加。不过,遇上较资深的下属,这个工作就可以从简。常常替下属做消化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令他们失去阅读简报的能力,大大影响日后的独立性。部分独立性较强的下属或会觉得创意受到局限,影响他们的发挥。因此,面对资浅与资深的下属,有时真的要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
要做一位成功的CD,指导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做得好,团队会发挥最佳水准,做不好,就会怨声载道,摧毁团队精神。CD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