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承受能力。
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有关系,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汶川地震后,救援的时候送去帐篷物品,还派去了很多心理医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企业界每天在市场拼搏,如果没有输得起的心理状态是不行的,不可能每次都赢。企业家60%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患,有个成功的企业家到人多众广的场合会莫名其妙地冒虚汗感到恐惧,不能正常进行交友,长期多心猜疑,害怕别人绑架他、害怕别人算计他的财产。要有输得起的心理,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如果没有好的心理素质一次就会垮下来。古代的罗马皇帝是如何选择在前方打仗的军事将领呢?前一天派人去看被判了死刑的犯人是辗转反侧还是呼呼大睡,呼呼大睡的第二天赦免派去前线。我们不能借鉴这种方法,但因此可以知道心理素质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前苏联女子游泳队总是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换了一个教练,半年后取得了好的成绩,队员们非常高兴,将教练扔到水里,结果教练在游泳池里连喝几口水大喊救命,他是一个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因为发现游泳队不是技术不好而是心理素质不好,于是请了一个心理学教授当教练。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出发时几万人,到陕北只有几千人,这些人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都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文革中老红军几乎没有自杀的。现在一些企业招聘,北京一个外资企业招聘部门经理,笔试、口试后只剩下三个人,让三个人在房间里等,说会把考题送过去,房间里有电视有书有床,但不能上网不能打电话。第一天三个人都看电视睡觉看书,第二天两个人开始焦躁不安,第三天那两个人更加焦躁不安,只有一个人三天如一日,该看电视就看电视、该睡觉就睡觉,保持恒定的心理状态,结果他被选中了。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提高素质有三种途径:一是终身学习,二是把知识转变为智慧,三是知道怎么样去做。
重点讲一下终身学习,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美国杂志发表文章说现在人们都长寿,主张50岁的时候再上一次大学。知识需要重新更新,要活到老学到老。美国一个94岁的老太太和22岁的孙女一起戴上博士帽,她准备就业,美国75岁以上的老人能继续工作,就业率,最大年龄105岁。知识更新非常快,联合国教科委组织说现在的文盲是不会读书识字,不会识别现代图表,不会使用计算机。要不断学习,有一个打工仔通过努力当上了老板,他招了一批员工,先进行培训,讲话后和每个学员握手表示勉励,他拍拍一个打工的人的肩膀说“你要好好学习,我原来也和你一样”,打工的也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也要好好学习呀,我当年也和你一样”。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要更新,集中时间学习。今年高考我国最大的考生是79岁,他的孙女儿子都反对他考,但他仍然要考大学。到了一定程度知识需要更新一次。老鹰能活到70岁,在40岁的时候面临着危机,喙不能啄食,指甲特别长,翅膀又厚又硬不能飞翔,它会在石头上把喙磕掉,长出新的喙,把指甲拔掉,再把羽毛拔掉,重新展翅飞翔,一共要用150天。老鹰都要更新生命,我们也要更新知识智慧,这样就不会和年轻人产生代沟,生命就会取得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