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焦虑与焦虑症(7)

注意力练习关注你现时思维和感觉时,要求你不带好恶判断,这来源于Buddhist的冥想练习,这种治疗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应激障碍、抑郁、GAD治疗中。(更多关于GAD的治疗见第18章)

改变生活方式和个性这些改变的方式与在惊恐症中提到的方法非常类似,如压力管理、增加闲暇时间、规律运动、不吃刺激性和含糖食物、缓解人际矛盾、改变追求过于完美和取悦他人的心态、抑止过强的控制欲。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症状

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中,一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喜欢整洁干净、井井有条,这些特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但如果这些特质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会变成强迫症,从而干扰你的生活。强迫症患者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收拾打扫、检查安排上,并占用了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强迫性观念是一些毫无意义但总盘旋在你脑中的念头、意想或冲动,比如暴力,对别人施暴,忘记关灯、关煤气、锁门等。你知道这些想法很荒唐,也试着去克制它们,但它们就是成天甚至几周或更长时间地盘踞在你的脑海中。这些念头或意想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麻烦的过分焦虑,有的常常是对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麻烦焦虑。

强迫性行为是你为了消除由强迫性观念引起的焦虑而表现出的行为。例如,你可能要不断地洗手以驱除对传染病的恐惧;一遍遍地检查煤气是否关掉;驾驶时不断看后视镜以确定没有撞到人。你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合情理的,但你觉得非得这样做才能打消内心的焦虑。你急于摆脱强迫症状的愿望和作出强迫性行为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就是焦虑、羞愧甚至于绝望的来源。最终你将停止与你的冲动的抗争,并彻底妥协。

强迫性观念可能是自发的,但并不一定发展成强迫性行为。实际上,大约20%的强迫症患者只是有强迫性观念,其核心一般是害怕伤害自己心爱的人。

最常见的强迫性行为包括:清洗、检查、计数。如果你反复清洗,很可能是因为害怕被传染,你还怕碰门把手,不敢握手,不敢接触任何你认为带有致病细菌的物体,不由自主地花许多时间洗手、洗澡来减少被传染的焦虑。女性相对易患这种强迫症。而男性更易患检查强迫症。门要一遍遍检查来打消有人入室行窃的念头,煤气需反复检查是否关紧以免发生火灾,开车时一次次看后视镜以确定没有撞到他人。而如果是计数强迫症,就会重复计算很多遍以保证没有计算错误。

强迫症通常与抑郁症并发。强迫性观念强烈与否实际上与抑郁的程度密切相关。恐惧回避也是典型表现之一,比如,一个对污垢特别敏感的人会回避公共卫生间、触碰门把手等。

必须认识到一点,强迫症行为虽然看起来不可理喻,但绝非“精神失常”。患者自始至终能够认识自己行为和观念的不合理性,同时为无力控制强迫倾向而感到痛苦(甚至抑郁)。

强迫症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行为混乱。但是近期研究发现,大约2%~3%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困扰。发病率一直被低估的原因是大多数强迫症患者不愿将自己的问题告诉他人。强迫症发病率没有性别差异。很多人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就已经患病,其中有一半在儿童期就已发病,并且男性发病的年龄比女性早。

强迫症病因尚未弄清。有研究表明,大脑中一种复合胺性质的神经递质缺乏或代谢紊乱与强迫症发病有关。之所以有此认识,是因为很多患者通过服用氯米帕明或服用提高复合胺水平的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无郁宁、舍曲林、帕罗西汀后,强迫症状有所改善。也有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大脑特定区域过分活跃,如额叶前部皮质和尾状核区域。(详见第2章)

现有治疗方法

放松训练在所有焦虑症中,日常有规律地练习腹式呼吸和深度肌肉放松对减轻生理症状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详见第4章)

认知疗法找出与强迫性观念有关的害怕、迷信或罪恶的想法,质疑这些想法,并以更具建设性的观念取代。例如,“如果我有加害儿童的念头,我可能真的会这么做”的想法可以换作“这只是胡思乱想,什么也证明不了,绝不代表我真的会这么做。”(详见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