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修养
什么是修养?单从字面上看,也许人们早已明白修养的意思,但是,若问修养的目的是什么,自以为明白的人也会感到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以我的观点,“修”乃修身的意思。日本古代是否有这样的字句,不得而知。一般所言传的说法大概是来自于《大学》。《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治国、齐家、修身的排列顺序来看,我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来支配自己的整个身心。即修身是以克己为本,不因肉体情欲而心烦意乱,以心为主,然后确定身体的动作或志向,才能不错方向,不乱方寸,井然有序地前进。
“养”是养心之意。“养”这个字正像字形所表现的那样,意思是羊的食物。日语中使用的汉字是繁体字“養”。以下皆同。——译者注羔羊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没有什么智慧,如果没有引导者,最容易迷路,就像人的心灵那样很容易被善恶所影响。古时候,流传着墨子见白丝而哭泣的故事。这是因为墨子感叹,人的心灵就像未着任何颜色的丝线,随意染色的话,既可以染成黑的也可以染成蓝的。这和古代欧洲人把人的心灵称为“tabula rasa”即白纸,意思相同。所以说,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最终是不可能向善的。因此,不仅老羊抚养它的羔羊,而且,如果人类不帮助饲养的话,就不能期望它像其他家畜那样顺利成长。相反,如果尽心尽力地饲养,温和地对待它,羊羔会比其他动物更加对人顺从,也更加可爱。因此,当基督的高徒彼得问道:“师傅,我应该为您做什么呢?”基督重复两遍告诉彼得:“你要是爱我的话,就替我饲养羔羊吧!”修养的“养”字就像每个人管理的羔羊,稍不细心,就会死去。相反,如果耐心饲养的话,它就会最顺从你。就像对待羔羊那样,你要给心灵食物,寒冷的时候给它温暖,炎热的时候替它降温,走上迷途时,把它叫停,带它回到正道,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它走正道。对修养的误解简明扼要地讲,修养就是修身、养心,其目的是谋求身心的健全发展。最近,修养二字用得非常广泛,但是,有关修养的目的及其内容,有的学说和我的观点不同。例如,这些人也同意修养就是养心,但是,对于心灵的解释,却大不一样。按照他们的观点,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人的心灵本来具有动物性。所以,要说养心,就要像自然主义者所提倡的那样,随心所欲,使心灵适应动物性,不就是修养的目的吗?而且,根据我们的实验,人类容易喜好恶,也容易疏远善。从这一点来看,也因为人心的自然倾向是随心所欲,享受乐趣,这就是顺应性情来养心。何苦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呢?就像动物那样发挥本能,不就是养心的特征吗?”尼采主义、高尔基主义、自然主义或者本能主义甚嚣尘上就是这个原因吧。
有关修身的观点,社会上也有人和我的思想完全不同。原本需要修的身是什么?这一哲学或者心理学的根本问题不提,简单地解释为“自身”即个人。还有人提出极端的自爱学说或者自私自利论,主张:“修身之道唯求自己快乐即可,修身乃享受自我幸福之意,未必与他人相关。天上天下,唯我独存,所以,满足‘自我’就是修身之大纲。”以此来解释修身的含义。但是,观其行动,他们表现出的颓废倾向令人感到悲哀。让持不同标准的我来说,也许有些不礼貌:这完全不成气候,根本谈不上修身,给人浑身散漫,身体失去原形,零乱不整的印象,令人深感遗憾。实践道德所需要的是平凡的努力我没有能力涉猎这些理论上的基本思想,即使有所涉及,也想故意避开。我深信,即使避开理论性的思想也不会影响实践,我认为道德的、伦理的思想并非用纯粹理论就能解释清楚的。德国的康德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对于宇宙万物都试图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但是,他却说宗教和道德用纯粹理论最终是不能解释的。他设计了实践论来解释。实际上,区分善恶曲直的能力与学术研究中所用的判断真伪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无论头脑多么清晰,知识多么渊博的人,也有缺乏道德观念的。我前些年去美国旅行的时候,参观了著名的智障福利院。在近千个智障者当中,有十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少年。如果与他们交流文史哲方面的话题,他们的知识面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若谈论学术的话题,他们的知识面连专家都会赞叹不已。当中最令人惊奇的是数学上的奇才。无论多么大的数字,让他做加减乘除,他不用算盘,也不用笔,随即就能准确地报出答案。例如,你说793625乘以99673,他立刻就回答出79102984625这个整数。而我们花三四分钟计算也未必准确无误,除法也一样?他的数学天赋实在令人惊叹。然而,他们根本没有道德观念,偷别人的东西不觉得是坏事,撒谎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二十多年来,福利院院长每天和他们接触并且对他们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是,认为道德观念和智能是不同的。如果以智能为标准而论,他们可以称为有才华的人,从道德上来看,有的人可以说是智障者。这里只是举出的道德和智能之间差距明显的极端例子,在我们每天的实践过程中,会看到许多例子没有这么极端。所以,如果我们每天都要从学理上研究该干什么的话,那么,靠智力可以讲出有趣的道理,相反,也可以同样用有趣的理论来反驳。不过,这仅限于理论和研究,实际生活中,绞尽脑汁判断善恶曲直的大问题非常少,一生当中能否遇到一次都难说。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多是平凡的,无须绞尽脑汁,靠常识就能作出判断。但是,这也是最困难的。不,不光是判断,判断后的执行才是最难的。只要圆满地、不间断地履行日常的平凡职责,即使遇到一生中可能很少遇到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也很容易。只是,疏忽日常平凡的职责的人,一旦遇到这样的大难题,就会狼狈不堪,束手无策。所以,解决难题也要完成日常平凡的职责才能做到。有修养者与无修养者的区别也许有的人看到我用平凡二字,会感到不快。我所说的平凡的任务尽管性质上是平凡的,但是,执行任务的人,绝不能称为平凡的人。每天早晨有一个叫卖纳豆用大豆发酵做成的一种类似湿豆豉的豆制品。——译者注的小贩定时从我家门前经过。我并没有称这个卖纳豆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女豪杰,她的职业很平凡,买卖也很寻常,不值得称奇。但是,她每天早晨不改变时间,不乱开价钱,精选商品,热情待客,以此为宗旨,用获得的利益,照顾家里卧病在床的丈夫,养育背上的孩子,有这样的人品的话,她不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