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家园:解析“职场多动症”(2)

说明:分数为9分以下:你是到了寻求新机遇的时候了。

分数为9~20分:你随时准备换工作,只要遇到合适的。

分数为21~30分:你对自己的职业具有高度满足感,对你而言,年关更多的是享受一年劳作的成果。

[典型案例1]

玲玲大学毕业后,在西安找到了一份和自己专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可没过多久,不甘平淡生活的她禁不住北京文化气息的诱惑,冲破重重阻力来到了北京。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城市,她筹划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她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后终于找到一家中意的公司。当她准备踏踏实实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却又碰到了不“中意”的人,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玲玲“呼吸”困难,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她选择了逃离。她又离开北京到广州发展,因为她认为那是一个更有挑战性且充满浪漫情调的城市,还有那温润的气候和美丽的珠江,这是她最后一次跳槽吗?很难说。

[典型案例2]

小亮在大学是读中文系的,毕业后先去一所中学任语文老师,可干了一个学期,他就觉得教师工作太忙太烦、枯燥乏味,便辞职进了一家私营企业当文秘,但半年不到,他又感到老板脾气很坏,难以相处,于是他又应聘去了一家运输公司,做了一名司机,帮别人运输货物,干了一年之后,他觉得这份工作太辛苦,夏天要受日晒,冬天冻得连车都发动不了,而且天天都要早出晚归,最后他又辞职了,就这样,小亮跳来跳去,眼看自己快到而立之年,仍在试用期里打转,不由得心慌意乱,困惑至极。

当老师,觉得枯燥无味;当文秘,觉得老板不好相处;当司机,又觉得太辛苦……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会让他满意。几年过去之后,他在回首自己的工作经历时,真是后悔不及,后悔自己不该频频跳槽,结果一事无成。

[专家分析]

有些人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定位,长时间处于目标迷失状态。有些年轻人因为在社会上涉世不深、职业技能尚未定型、又对社会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进而导致阴差阳错地“入错行”。

现在,许多人在找工作时,只考虑公司的好坏、收入的高低,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在发现自己“入错行”后又不想从另一个行业重新开始,于是每天都为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而烦恼,于是只有不停地换工作。也有些人刚在一个公司做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因为觉得在公司不受重用,或者收入太少等,就跳槽到其他公司,结果跳来跳去,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今天做文秘,明天做销售员,后天又做服装设计……如同挖井一般,虽然挖了好多井,可是挖得都不深,结果哪口井都没挖出水来。

其实每个人在进入一个新公司时,他熟悉本公司的工作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要想做出一番成绩,那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假如一直不停地跳槽,每进入一个公司都要从头做起,这样根本就不会有时间和机会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跳来跳去、一直都处在陌生的工作环境里,这对工作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是毫无益处的。

“职场多动症”的形成,常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