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2)

实施换班时的交接与登记制度。

必要时,借助统计分析工具(如SPC)进行管理。

2及时消除隐患

消除隐患,刻不容缓。消除隐患的方法一般是实施七步纠错法或8D工作法,其内容主要包括:

识别隐患的真正所在,用5W2H的方式去描述它,并告诉大家。

首先在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隐患发作、扩大或酿成事故。

与关联部门一起分析隐患产生的根源。

建立永久性的现场隐患的解决对策,全面实施。

在适当的时期(约1个月)验证措施是否实施到位。

定期评估(利用会议)措施的效果。

总结并分析历次评估措施的效果。

总结并分析历次措施的应用效果,改进管理制度。

推广改进后的制度,把一点一滴落实到家。

及时表彰先进,惩处落后。

3三种对策防事故

班组要控制现场事故必须要做到“三对策”:

技术对策:即在工程技术方面采取的对策,这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对策,包括引进先进设备、实施工艺革新、改善操作环境。

教育对策:就是指通过对人员实施各种培训、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有一个明确的预防意识,并得到具体的应用。最常见的培训方式有: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岗位培训及专项知识技能培训。

管理对策:就是指来自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和国家有关监督机构的指令。包括:遵循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主动接受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责任到人。

例如,某班组为了防止高空作业出现危险,发动本组员工,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就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高空作业的危险及预防措施,见表33。表33高空作业的危险及预防措施

序号危险因素控制对策1如果滑线意外来电,有触电危险挂短路、接地线2如果蹬脱,有坠落危险3安全带悬挂位置太低,发生坠落时有受伤的危险安全带挂到上部护栏上,并控制好长度4如果工具脱手,有落下伤人的危险5如果工具放到滑线上,有被碰掉伤人的危险使用工具系绳子,绳子一端挂在腰带上。用后放入工具袋,下部危险区域设明显警示标志,派人监护6如果另外一台吊车溜过来,有伤人危险5米处设止轮器,插红旗,通知吊车司机4严格落实事故责任

制度的严格与否在于对已发生行为的处理上,当现场发生事故时,如果班组长不能落实事故责任,那么,后续的管理就会显得乏力。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处理事故的责任就是关键。责任有下面三种:

法定责任:即相关国家法规规定的责任,而不是约定的责任。也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所约定的任何与法规相抵触的责任都是无效的。

客观责任:在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三个方面要依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决断,并分担责任。

赔偿责任:即针对事故后果采取适当的经济补偿或赔偿。属于人为因素的,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他管理责任则由企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