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了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整齐或不整齐,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淘金者的醒悟:选准目标
历史上有很多热,比如航海热、淘金热、炒股热,一旦热起来的时候,数以万千的人都亟不可待地杀进去想赚大钱。但历史事实同样证明,很少有人通过什么热发财的,倒是那些为“热”行业服务的人成了富翁。
美国的西部淘金热时,有上万人加入了淘金大军,但最后成为巨富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威·施特劳斯,一个是卢宾。他们也是去淘金的,但最后两人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放弃淘金,转行开小店铺。其他的淘金者被历史慢慢遗忘,只有他们的名字和财富被流传至今。他们的事迹能充分地说明:越是在这个热那个热的时候,越要冷静,越要选准目标,否则会快速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
卢宾1849年出生于俄国加利西亚,父母都是犹太人。1853年随家人前往英国,两年后又移居美国,从此全家定居美国,入了美国籍,成为美国犹太人。
卢宾是在纽约东区长大的,由于家庭生活不富裕,在16岁那年不得不随着当时的大潮流,离家到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去淘金。天天累死累活也没有挣到多少钱,他决定转移战线,于是跑到亚利桑那去淘金,还是挣不着几个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他发现,在矿区经营小买卖可能会比淘金更能赚钱。卢宾的脑子开始转起来了:千千万万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矿工,他们离乡别井,终日在矿区淘金,没有家人照料,大家必然需用各种日用品,看来开个这样的小卖部说不定能挣到大钱。
于是卢宾放弃了淘金工作,转手做一些小食品的贩卖生意。果然不出他所料,生意非常不错,使他赚了一点钱,比那些辛辛苦苦的淘金者好多了。
淘金热逐步冷却,卢宾觉得自己该把生意的重心逐渐转向人口密集的市内,这样才有出路。他很快在加州的萨克拉门托市开设服装布匹商店,后来改行经营首饰珠宝业务。不管经营何种业务,在卢宾的有效管理下,都能取得较好的业绩,他也逐步积累了一些资本。
卢宾经过几年经商的实践,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发现当时商店的经营方式很古板刻薄,顾客对商店也是极不满意、不信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被压抑,零售业也就发展不起来。最明显的是售价变化莫测、各店不一,没有一个比较标准。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卢宾反复思考。他想,如果有一种能突破这种困扰的经营方式,一定会赢得顾客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