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魂篇(17)

◎普利策的执着:心要比天高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人越容易轻贱自己,认为自己无用,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越是这样,人就会慢慢地被带进自卑的深潭不可自拔。对于自卑的人,你是不能期望他能做出多大成绩的,他只要不自暴自弃就万事大吉了。相反的是,凡是成功者都是雄心者或野心者,哪怕一无所有,哪怕艰难困苦,也不能冷却他们奋斗的热情。从古至今的几千年,就是一部人类发扬“人定胜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精神,不断创造奇迹的奋斗史诗。

犹太人普利策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传奇。

报业大王普利策1847年出生于匈牙利,在那里读小学和中学,17岁时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生活。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普利策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员后学习法律,21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普利策很有抱负,他觉得当律师创不了大业,他一直想找一个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经过深思熟虑,他确定进军报业界。普利策既无资本,又没有办报经验,如何能办起一家报纸并使它赚钱呢?对一般人来说,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更别提有胆量去奋力搏击了。但普利策选定了这个目标后,毫不动摇地一步步往前迈进。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后,就要树立雄心,战胜一切畏难思想,无怨无悔地往目标攀登。

普利策很喜欢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使地球移动。”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有了这个信念,他千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步点。普利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年青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机敏聪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尽管老板这么抠,普利策却仍乐意屈就,他来的目的就是找支点而不是找钱。他在该报工作后,虚心学习研究报馆的各环节工作,勤于到各地去采访。由于他有较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和较好的文学修养,写出的报道和文章不但吸引广大读者,而且不会引起非议或抨击。

老板高兴地提前把他转为正式职工,第二年还把他提升为编辑。随着他的署名文章增多,影响力扩展,1869年,他当选为密苏里州议会议员。1871年至1872年,他牵头组织密苏里州自由共和党,声望进一步鹊起。

有了地位和声望之后,普利策的收入也开始增多。1878年他用自己积蓄的钱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自己独立办报的奋斗工程。他首先把该报改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以一个新的名称引起广大读者注意,以图改变该报馆过去的形象。接着,他改革办报宗旨,以经济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导向,汇集了大量迎合当时美国人普遍关注的消息。此外,他还改革报馆内部的管理工作,裁减一些可有可无的部门和人员,增强广告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