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三步改革,该报经过五年的经营,成为当时美国颇有影响和最成功的报纸,每年为他赚取15万美元以上的纯利润。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多,普利策后来又收购了《纽约世界报》。经过他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家惨淡经营的报纸一举跃升为全美国最有影响力和利润最丰厚的大报。
普利策从此财源滚滚而来,很快成为美国的报业巨头和大富豪,实现了他创业之初的目标。普利策热衷于社会慈善事业,他还创立了普利策奖,该奖项成为日后新闻传媒界的最高荣誉,类似于科学界的诺贝尔奖。 ◎周大虎的豪气:要做就做第一
你会记住很多第一: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得金牌的中国人许海峰,第一个造出电灯的爱迪生,第一个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美国第一个总统华盛顿……至于第二个是谁,没有几个人说得出来。
在市场竞争中也是这样,每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大家都很熟,至于一些小企业就不知道了。消费者在买商品时,也更多地去买那些品牌知名度前几位的东西,因为这些品牌值得信任,长期以来就成了习惯。那些个小品牌和不知名的品牌,其实质量货色都不差,但是却很少有人问津,这来源于人的本性,因为不知道、不熟悉、不了解,所以人们都本能地避开它。
力争上游才不会被激流冲走,勇争第一才会被人铭记。打火机大王周大虎就是这样的人,也是温州最早一批的商人之一。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周大虎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进入了当地邮电部门工作。刚开始的工作是搬运邮包,虽然工作不怎么好,总算有口饭吃。周大虎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认为:即使是这么一个重复性的工作,我也不混日子,要做就做到最好!周大虎的努力被上上下下看在眼里,很快周大虎就被提干了。
到了80年代末,周大虎被调到局里为解决系统内家属就业成立的服务公司,周大虎很有雄心:既然让我来做,我就想办法让下面的人拿到和正式工一样的待遇!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这些职工的待遇都与局里的“正式工”不相上下。
到了90年代,许多国企改革重组,周大虎的妻子下岗了,靠他一个人并不多的工资不能支撑一个家庭,于是周大虎考虑着时机要下海经商。1991年,拿着妻子下岗得到的5000元安置费,周大虎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打火机生产。1992年,周大虎索性辞职大干起来。他租下一个200多平方米的简易厂房,招了100多个工人,正式创业。
当时的温州打火机市场异常火爆,以至于一些厂商为了赚“快钱”,就赶生产赶进度,打火机的质量自然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