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在转角处
如果你碰巧属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的少数幸运者,那你就可以早点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学些与将来的职业有关的课程,培养相应的兴趣,了解未来的工作, 这将对你大有裨益。然而,在16 岁~ 20 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能这样做的人还不到1%。
D. M. 29 岁
令人欣慰的是,在初入职场的几年里,有良好开端的人并不少见。他们成功地实现了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变。了解他们怎样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变,对改变那些就业准备不足的年轻人的命运是很有价值的。
早准备,早选择,早成功
决定如何度过你的一生,就好像拼各种奇形怪状的拼图一样。首先,一个人要有作决定的决心。我以前认识一些放弃作决定的年轻人,他们想随波逐流,期待从各种休闲活动中体会到足够的快乐和满足。男人们渴望的生活或许就是打打高尔夫球,在周日的下午看看足球赛,工作之余出去喝几杯,享受快乐的婚姻生活。女人们每天想的可能就是交一群知心朋友,生个漂亮可爱的宝宝,有个温暖的家,攒足钱将来好送孩子上大学。
有时这些人也期待能在现有的人才市场上找份工作。他们需要充裕的钱维持生计,也需要有一个体面的家庭。对于财富、权力以及名望,他们没有过多要求。每次我问那些处于青春期的患者( 并非随机抽样调查,因为他们在学校的表现都较差):“你有理想吗?”许多人几乎是自豪地回答说他们没有。
如果他们真的如此认为,那么他们就是把希望寄托于机会主义而不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另外一些人觉得,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自己未来的方向。也许他们把初入职场的几年看做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在他们感到困惑时,可以反省并支撑自己。那些对职业生涯毫无准备的人就在这个阶段徘徊不前。
当你决定投身于一项事业或者决定从事某种特定工作时,就得让自己慢慢熟悉实际的工作,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这样的过程,而另外一些孩子则从来都没有经历过。我在8 岁的时候,就决定将来要成为一名内科医生,而在那之前的两年里,我一直想当一名兽医。促使自己尽早决定职业方向有好处,也有弊端。如果在年幼的时候,你就下定决心从事某项工作,很难设想你还会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实际上,你已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在9 岁的时候就知道39 岁时的自己在做什么,多多少少会让人能感觉轻松一点。
清楚自己的喜好
人们应该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这么说可能有点老生常谈。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我知道很多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每隔5 天就会有新的兴趣,而有些人5 年里也没什么明确的兴趣。
坡•布朗森在他的《我应该如何生活》(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 一书中这样写道:“真正应当寻找的是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当你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头痛和每天的烦恼都可以容忍,并且不会改变你的信念。按照你的意愿去行动吧!”换句话说,拥有一份能促使你采取行动的职业是大有裨益的。
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和对什么有感觉并非总是那样轻而易举的。某些热情和动机比另外一些更加明显。我曾鼓励许多孩子回忆他们过去的生活,寻找那些经常出现的主题或模式。比如:“从我记事起,我就喜欢动物”,“进行户外活动时,我最高兴了”,“我一直残酷地对待动物”,“我曾经是其他孩子遇到困难时的救星”,“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总是不自觉地在观众面前表演,我生来就是一个爱炫耀的人。我能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