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就业插上翅膀
从来没有父母或老师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这个孩子20 多岁时会是什么样?但我敢肯定,他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默默等待着问题的答案。在30 多年的儿科医师从业生涯中,我逐渐认识到: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十分重要。
我曾经伴随着无数孩子走过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每个人不同的发展过程,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我最热切关注的是,为何孩子们成年后会如此不同,我尤其关注那些并不出色的年轻人。我一直在想:当他们还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助他们,使他们做得更好。
近年来,我吃惊地发现,在从毕业到参加工作的过渡中,太多年轻人由于准备不足而陷入困境。我坚信,当代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因素在伤害我们的孩子。更严重的是,这些因素阻碍了孩子的心智成长,使他们发育中的心智无法为多彩的成年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就是我决定写这本书的初衷。这样我就可以和其他人一道探讨被我称为“就业准备不足”的各种特征和表现方式。我想知道从那些缺乏认同感和方向感、现在仍在痛苦和困惑中挣扎的年轻人身上,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本书取材于我的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研究文献。另外,我的研究助理迈尔斯•哈蒙和我一道整理汇编了一部访谈录,我们将根据一些真实的案例,研究一群处于自我定位期的20 来岁的年轻人,研究他们的早年生活经历和所面临的挑战。本书每章开头直接引用了部分访谈内容。
尽管本书主要涉及年龄偏大的孩子,但全书还是从儿科医师的角度来写的。我希望这些辛勤工作的成果能使父母、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有所触动,促使他们重新思考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此外,我也希望读者能认真思考:如何对抗身边负面的环境和文化影响、错误的教育资源配置、对大脑差异的悲剧性误解——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年轻人就业准备不足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不能用有效的策略去帮助这些年轻人做好充分准备,他们就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他们将被现状束缚着,尽管他们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
梅尔•列文博士北卡罗来纳州,卢日蒙,桑切里农场
自 白
达德利• 芬奇的自白
我想我一定是迷失了方向,远远地偏离了正路。从小到大,我都安于现状,好像不知道还有“未来”。我从来不回首过去,也不畅想未来。
高中时,我的学习成绩总在“良”和“及格”中徘徊——不算好,也不算太糟糕。我还算聪明,各科都通过了,其实我并没有刻苦地学习,而且我对所学的东西毫无兴趣。我不是体育明星,也不是书呆子。我既不调皮捣蛋,也不给家里添麻烦——当然,我也没有什么让父母感到骄傲的。课余时间,我或是跟朋友们闲逛,或是看电视,或是躺在床上听音乐,或是玩电脑游戏,更多的时候是无所事事。
大约1 年前,我从一所普通大学毕业。我的大学是在狂欢中度过的。我换过几个专业,最后才选择了通信专业。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我并不喜欢,但至少我还有一份工作,因为我的一些朋友连工作都没有。我在离子企业主要做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工作。我知道这份工作与我所学的通信专业没有多大联系,但我的生活就是如此,好像什么都互不关联。
我的工作很乏味,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更愿意做什么。我回到新泽西,和父母住在一起,但父母从来不干涉我。我有过几个女朋友,都没谈及婚嫁。我快23 岁了,我对自己的人生毫无规划,工作上也没有什么让我觉得有趣或有前途的。我真不知道没有了朋友和死党,我会怎么办。他们都陆续结了婚,搬到了别处,只剩下我形单影只。在我内心深处,我并不快乐,而且很不快乐,但我从未表现出来。我甚至感到恐惧,非常恐惧——来自漫无目的的空虚,我担心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没有人告诉我23 岁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决定改变目前的状态,决定珍视生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虽然我并不清楚该怎么做,但我一定要好好规划未来。我会的!
达德利•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