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择业就要趁早

《中国妇女报》代刚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国度,以“教”为主旨。“孟母三迁”、“囊萤”、“映雪”、“负薪”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能够亘古流传,足见中华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

这些故事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功利性,但瑕不掩瑜,毕竟它们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英塑造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度出现了断层。这样的断层经历了30 多年的弥合,才最终得以健康发展。但从近些年来看,中国高校就业压力在逐年增加,以至于很多毕业生的口号就是“我毕业了,我失业了,我不想长大”。

如何让这些处于20 岁左右的青年人顺利地从学生过渡为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显然,很多人在初入职场的几年里无所事事,频繁地更换工作,职业方向不明确,对工作没有责任心等,这都是就业准备不足造成的。教育部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就业前指导、心理辅导、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劳动部和人事部大兴人力和财力。但是这些措施解决的仅仅是表面问题,最根本的做法,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所谓的“好前途”,实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与孩子的个性、性格、兴趣等相符合,与知识、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就是好的前途选择。《择业要趁早》无疑给了我们每人一把适合自己的钥匙。如何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掌握的智慧。

此书告诉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在11 岁~20 岁的时候,应该怎样引导和教育孩子进行职业规划。书中谈及的心智培育和内省、解读、重塑、协作的成长四部曲结合了丰富的案例,具备了一本优秀教育类图书的特质,这一勺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一定可以对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择业要趁早》能给更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让更多青少年成功就业。

推荐语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前程似锦,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推荐这本书,让更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都能成真!

一位高中老师王英丽

《择业要趁早》让我找到了孩子“毕业就失业”的原因——错不在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引导。

一位父亲黄伟

我一直信奉好的家教图书可以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好孩子的成功99% 靠妈妈》让我把女儿教育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看了《择业要趁早》,我更有信心帮女儿提早做准备,找一份好工作。

一位年轻的母亲肖洒

尽管我有本科学历,尽管我像赶场子一样一家一家去面试,但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开始迷茫,无所事事。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这本书,那些语句带给我针一般的刺痛,之后我开始反思,这使我获益匪浅。所以,我急迫想推荐给那些刚刚走出校门而无所适从的年轻人。

刚毕业的大学生欧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