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这个推论,我们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比如说:
(1)两个点之间有无穷多条直线。
你也许会说,这不可能吧?通过两点之间只可能有一条直线,这是基本常识。其实,这种常识是中学教科书中说的,那是欧氏几何学,在它的考察范围内,两个点之间只有一条直线。但是,对于其他几何学呢?它们又限制了不同的范围,这样,两个点之间的“直线”就不同了。也就是说,在有些几何学里,可能两个点之间没有直线,也可能两个点之间有多条直线,也可能两个点之间的确只有一条直线,但是这条“直线”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直线”不是一回事。比如说,在田径跑道上,你不可能把两点一拉就得出400米以上的运动员跑步的直线。“直线”依赖于我们在具体学科中对“直”的定义,也就是对“距离”的定义。这些“直线”、“点”、“距离”等都是我们抽象的结果,来自于我们具体观察的对象。
(2)两个人之间有无穷种关联或说法。
两个人就是两种无言的存在、两个“点”,但这两个“点”之间有无穷的“直线”,有无穷的话题,有无穷的互动,有无穷多种联系或记忆。同样,一个人与一件物之间也有无穷多种说法。一个苹果对你来说,有形状、有大小、有颜色、有味道; 它可能是你买来的,你从哪儿买来的,可能是人送的,谁送的,你俩有什么关系,苹果产地在何处,那儿又还有什么特产,等等。
(3)无言的“人”与无言的“客观世界”之间有无穷种可说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同时,我们也清楚了,没有唯一的、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方式。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说他的理论唯一地反映了客观世界,他的前提就是否定了其他人的存在。
(4)我们还可以由此推出黑格尔的哲学。黑格尔的结论是:“存在”是绝对的“有”,又是绝对的“无”,是“一”又是“多”,如此等等。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获得了解破他的哲学的密码。而从下面的推论,我们可以对他的哲学做出评价。
我们要做的推论就是:当我们说两个作用时,我们设定了特别的“说”的方式。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推论。说“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直线”,就先设定了某种几何学的公理体系。说“我是一个工人”就设定了讲话的要求,即陈述自己的职业,排除了“我是××”的无穷种说法。黑格尔哲学由于没有设定特别的“说”的规则,便陷于“一”与“多”的反复之中。
从这个推论,我们又得出:至少有三个作用才是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