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棒球,不管是美国大联盟、日本职棒、还是本地区的台湾职棒,几乎是有球必看。对我来说,职棒选手就是专注的代名词,因为他们都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投球、传球、打击、跑垒,这些外人看似枯燥乏味的几个动作,他们可是专注地练了一辈子,也就是这些动作让他们赢得百万,甚至上亿的身价。
在这些职棒球星中,我最佩服的是,曾荣获美国大联盟8届打击王头衔的圣地亚哥教士队球星汤尼·古温(Tony Gwynn)。1981年大学毕业,棒、篮双栖的古温,婉拒当时仍在圣地亚哥的NBA快艇队,选择棒球加入教士队。在小联盟迅速连升三级的他,隔年立即登上大联盟舞台,而且,教士队球衣一穿就是20年,终身不曾转队。
从1983年开始直到退休,古温的打击率从不曾低于三成。8届打击王、5座外野金手套奖、319次盗垒成功,证明他是个攻守俱佳的全能球员;15度参加明星赛,12次由球迷票选为国联明星队先发,更是替积弱不振的圣地亚哥教士队挣足面子。对于这些成就,古温却只用一句话带过,“我的长处之一就是自知能力有限,圣地亚哥没有令人分心的事。在这座城市,媒体不会追逐我,使我能够专心一意地练习。”可见,古温眼中的专注就是必须专心一意、不断地去做,而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种能力,专注力其实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怎样才能有更好的专注力,使之更能发挥效果?重点便在于要知道事情的优先顺序与集中注意力。一个人若只知道轻重缓急,却缺乏专注力,那就如同一个人知道该做什么,却老是一事无成;但如果只是集中注意力,却不知轻重缓急,那么虽然可以保有品质,却不会有进展。唯有两者都顾及时,才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