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来的知识经验都是你的财富

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即使在晚年仍比许多25岁的年轻人活跃,作为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如SONY、通用汽车公司、奇异电子总裁的特别顾问,他经常周游世界,此外,他还写书,而且大多数都是畅销书。尽管很忙,他每天仍然挤出3~5个小时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广。这是他年轻时养成的习惯。“每隔几年,我就选择一个新的主攻课题,每日攻读,连续3年。”杜拉克率直地说:“那样虽不能使我成为专家,可是足以使我了解那个领域中最基本的部分。我这么做已经60年了。”

只要简单地思考一下,我们就知道杜拉克为什么能在20个不同领域都拥有极渊博的知识。杜拉克是“知识工人”的缩影,他用这个词创造性地描述了新经济中最有价值的资源──脑力资源。

“你的知识和你的经验都是你的新财富。”杜拉克解释道,“那些属于你但不属于你的公司,当你离开之后,你就带走了那份财富。”

“我们在这个新知识经济时代,假如你没有学会如何学习,你就会举步维艰。懂得如何学习,一半要靠好奇心,另一半则靠自律。”杜拉克的一生证明,保持学习的自律,在资讯时代将会得到最好的回馈。

当然,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不能说学什么做什么,而要看到趋势,然后提前学习。现在的优势不代表将来的趋势,现在的流行也不代表将来的趋势,精明的人算得准,聪明的人看得懂,只有高明的人才能看得远。高手下棋也是多看三五步,那么,我们也要多多培养自己的眼光,多向业内的高手学习。要放开胸襟学习,放下身段学习。不跟最好的学习,当然没有办法超越最好的。任何的创新都要先模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那么,如何提高学习力呢?

第一,要具备读有字之书的能力,要善于阅读书本。有字之书,是我们平常说的用文字记载的知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上记载着人类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要在阅读有字之书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所阅读材料的内容,了解其内涵,把握其真谛、精髓、实质,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

第二,要具备读无字之书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无字之书主要指实践。实践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字之书要读,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无字之书更要读,善于学习今人的经验,一要自觉地向实践学习,自觉了解实践,尊重实践,总结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二要自觉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善于运用“他山之石以攻玉”。

第三,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打造钻进去、跳出来的能力。一方面要专心致志,用功夫去阅读书本知识,寻求“真知”。学习要切实地深入进去,甘心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徜徉,并能够去伪存真,真正消化吸收,变“他知”为“我知”。要在学习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善于通过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挖掘反映物件的本质,乃至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在了解、读懂的基础上,能够跳出书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另外,要善于理论创新。在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同时,善于做“结合”的应用。运用所学知识不是照抄照搬,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把握,灵活运用,并从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新的理论,不断丰富知识体系,从而不断使自身的工作得以提高和升华。

第四,边学习边运用。学习运用与运用学习则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学习以及提高学习能力,重要的在于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和用中学习。当前,最重要的是以满足公司最迫切的需求,按照“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确实解决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学习已不是一个人一生中某阶段的事,而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和终生化的行为,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成长进步的客观需要,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力已经是一个人基本的生存方式。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这样一个说法:终身学习。那是因为当时的世界变得太快了。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几乎是一刹那间,柏林墙倒了,东西沟通了,要了解和学习的东西一下子堆放到人们面前,所以人们学习的动力被时代激发了起来,空前高涨。

同样,21世纪最优秀的能力依然是学习力。谁学得快,谁就占领制高点。

35岁前的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