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力的养成绝对是越早越好,因为它会从小开始影响你的一切。
“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美的要求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学分,而对美的定义不应只是局限于视觉单方面,也应包含听觉的美。35岁前你必须拥有对美的鉴赏力,放慢你的脚步,以用心、开心、关心,这三“心”去细细地感受生活,你将发现它不仅悄悄增加你的竞争力,更会改变你的人生。
从1976年的苹果一号、麦金塔、iMac、iPod,到最近发表的iPhone,苹果电脑借着独特的“苹果美学”,写下了30年的苹果传奇。直到近几年,人们才开始觉察到美学对企业那无远弗届的持续创新力量。
其实这表示“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美的要求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学分。不过,目前的台湾虽然社会富裕、追逐时尚,但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却因为缺乏对“美”元素的重视,在建筑、生活方式与品质的思考上,随着国际间的交流频繁与启发,逐渐呈现无法再隐藏及缺漏的一面。
对此,有识之士开始想要挽救台湾所处的劣势,政治大学科管所教授李仁芳便在采访数十位设计师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鉴赏力救台湾”!虽然台湾近年来才开始重视创意生活,不过,李仁芳认为,台湾还是个很有创意的地方,苗栗的华陶窑,西门町青少年的创意打扮等,都是创意的表现。他相信台湾人的审美情趣会越来越高,而这一切都得从你我拥有鉴赏力开始做起。
◎美,充满你我的生活
只要你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有着自己的鉴别、赏析、评价之道,都可以说你拥有对这些事物的鉴赏力。鉴赏,可以说是广泛地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很多,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拥有鉴赏力,我们的生活就能更加五彩缤纷。
“美”是滋养生命的大补贴,“艺术”则是提升性灵的威而刚。对美的定义不应只是局限于视觉单方面,也应包含听觉的美。35岁前你必须拥有对美的鉴赏力,放慢你的脚步,以用心、开心、关心,这三“心”去细细地感受生活,你将发现它不仅悄悄增加你的竞争力,更会改变你的人生。
但这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的。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他当然可以用方程式,分析出全世界的音符接下来的一小节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再用科学的方式读取,但他绝对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如果这样,艺术就会失去人性化,也会失去存在的独特性。
对美的鉴赏力并不是完全与生俱来的,有时可以靠后天学习获得。35岁前的你,正值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对于鉴赏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倘若有个人,他已到了“而立”,甚至“不惑”的年纪,却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特殊的感想,没有意愿或能力去欣赏、去说出自己的见解,那他的人生将会是多么的乏味啊!所谓花不可无蝶,山不可无泉,石不可无苔,水不可无藻,乔木不可无藤萝,人不可无癖。只要有“癖”,稍微花点心思在上面,你就能自信满满地说你有这方面的鉴赏力。这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使你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人交流时也多了些许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