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总在试着要到达某处,而不是安住在你所在之处?你的所作所为大多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手段吗?你的成就、满足感是否永远在转角处等待,或者仅限于短暂的欢愉,例如性爱、食物、酒精、药物,或是激动和狂喜?你是否总把注意力放在成为、达到、获得,或是追逐新的刺激或享受?你是否相信如果你获得更多,就会变得更圆满,才会觉得够了,或是心理上才能感觉完整?你是否在等待一个男人或女人为你的生命带来意义?
对于与心智认同或未开悟的普通意识状态来说,蕴含于当下的无限创造潜能和力量完全被心理时间遮蔽。因此,你的生命不再有活力、不再生机勃勃,也失去了神奇感。思想、情绪、行为、反应和欲望的老旧模式就不断重复地演出你的心理剧本,这给你某种身份认同,却完全扭曲或遮盖了当下的实相。而因为未来可被视为逃离当下的手段,所以心智为了逃离令人不满的当下,就会对未来产生迷恋。
而被你视为未来的,其实是你当下意识状态本质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心智背负着过去的沉重负担,那么你未来也会背负更重的担子,因为过去会透过临在的缺席而永续存活。能够塑造未来的是你此刻意识的质量,而未来,当然只能以当下的形式被经验。
如果未来是由你在当下的意识质量决定,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又是什么呢?就是你临在的程度。所以,唯一能让真正的改变发生,并让过去瓦解的地方,就是当下。
你也许觉得,要承认是时间让你受苦或造成你的问题,可能有点困难。你认为你的痛苦和问题是你生命中某些特定的情境造成的,而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真的。但是除非你从制造问题的本源,也就是功能失调的心智着手(这里指的是心智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著,以及对当下的否定),否则所有问题实际上是互相轮换的,转来转去都是一样的肇因。
如果你所有的问题,或是被你视为痛苦或不幸的肇因都在今天奇迹般地消失了,但是你并没有变得更临在、更有意识,那么,你很快会发现自己又陷入一连串相同的问题或痛苦的肇因之中,它们如影随形地跟着你。因为问题终究只有一个:被时间局限的心智本身。
时间当中不会有救赎,你无法在未来获得解脱。
临在才是解脱的关键。所以,你只能在当下获得自由。
在生命情境之下找到你的生命
你所谓的生命,正确地说,应该叫做“生命情境”。它是心理时间——过去和未来。有些过去的事情没有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呈现,你还在抗拒这些过去发生的事,然后你现在又在抗拒当下的本然(what is)。让你继续前进的动力是希望,但是希望也让你把焦点放在未来,而持续聚焦未来会让你不断地否认当下,也因此让你的不幸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要暂且忘却你的生命情境,把焦点放在生命上面。
你的生命情境存在时间之中,生命则是当下。
你的生命情境与心智有关,生命则是真相。
找出“引导我们走向生命的窄门”,它的名字叫当下。把你的生命缩小为眼前这一刻。你的生命情境也许充满问题——大部分的生命情境都是如此——但是找找看你在当下时刻有没有任何问题。不是明天或十分钟以后,而是现在。你在这一刻有任何问题吗?
当你充满问题的时候,就没有空间让新的事物进来,也没有解决问题的空间了。所以只要你能力所及,就腾出、创造一些空间,这样你就可以在生命情境之下找到你的生命。
你可以充分使用你的感官觉受。留意此时此地,环顾四周,光看就好,不要阐释。看着光线、形状、颜色、质地,觉察到每一件事物寂静的临在,觉察到那个让所有事物得以存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