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
斯基林2001 年2 月12 日就任首席执行官,6 个月后,突然于2001 年8月14 日正式宣布辞职。他在安然15 年的历史结束了,但安然还会困扰他很长时间。斯基林称辞职的原因是“私人原因”,但大家都推测背后另有原因。
图表1 显示了安然在1998 —2000 年间的盈亏账目。总利润逐年降低,表明安然的非派生业务一直在赔钱。所有赢利都来自公司的派生业务。事实上,安然公司派生业务的利润与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Inc. )的年纯收入大致相等。
在2000 年底至2001 年初Raptor 的重组中,Raptor 开出的一些期票以股东权益增加的名义入了账,总计10 亿美元。2001 年8 月,安达信的会计师宣布,Raptor I 、Raptor II 和Raptor IV 会计操作不规范,并要求修正。2001 年11 月8 日,莱宣布股东权益净值减少12 亿美元,另外,由于Raptor 与安然的合同之间存在差额,在账面上又减去了2 亿美元。除了在账面上将股东权益调低了12 亿美之外,安然又将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合并,恢复到1997 年的规模。因此,Chewco 、JEDI 和LJM 的资产负债表成为了安然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这些调整使安然的收入减少了5.91 亿美元,债务却增加了近26 亿美元。一些人担心这次重报并没有将问题完全揭露出来。
在此次重组期间,2001 年10 月22 日,美国Milberg Weiss Bershad Hynes & Lerach, LLP 律师事务所代表安然股东,向法院提出集体诉讼。法院透露了此案的卷宗中安然内部卖出股票人员的姓名和数量,包括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总监(见图表2)。
在此期间,安然还有一线希望,就是与美国能源商Dynegy 合并。该公司曾被安然的员工认为是个无足轻重的竞争对手。这一合并计划同样也因困扰安然的问题而流产: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内幕没有透露出来。合并计划是11 月9 日宣布的,正是安然公司重报的第二天。11 月28 日,标准普尔将安然的债务评级调低到“垃圾”级别,Dynegy 宣布合并失败,同时安然的股价从开盘时的3.69 美元跌至收盘时的0.61 美元。2001 年12 月2 日,安然按照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了破产保护。2002 年1 月23 日,肯尼斯•莱辞职后杰夫•麦克马洪(Jeff McMahon ,执行副总裁,安然公司财务及出纳主管)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克马洪也于2002 年4 月辞去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