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安然:天使与我们同在(5)

投资银行关系

安然对高信用等级的需求也影响了公司与投资银行的关系。作为业务回报,安然积极寻求可以将贷款伪装成销售收入的短期交易,然后,公司将不能赢利的实体短期内从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拿掉。在1992—2001 年这段时间内,安然以表面为天然气贸易实为贷款的形式

从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共借款80 亿美元,使安然的债务被低估了40 亿美元,而且公司还将其32 亿美元的业务现金流水夸大了50% 。一位独立银行调查员尼尔•巴特森(Neal Batson )发现,安然通过与6 家投资银行的类似交易,共将14 亿美元贷款以利润的形式入账。

安然的控制体系

我们的理念是不阻挡员工的路,所以我们坚持不用逐级审批的制度。但是,我们确实很关注他们做事是否谨慎,并严格评估和控制我们做事的风险。

安然公司的文化不是没有制衡体系,特别是在金融交易中。董事会在批准与特殊目的实体的交易和法斯托在各特殊目的实体中的身份时,都会使用这些制衡体系。分析每项交易并给予适当注意是风险评估与控制委员会(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的任务。风险评估与控制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批准安然参与的所有交易,每年有400 多笔。每笔交易都附有一份由负责该业务的部门准备的交易审批单(Deal Approval Sheet)。审批单上有对交易的描述、初始信息、经济数据、现金流模型、风险构成、财务审批表和批准页等内容。公司规定,交

易需要获得相关业务部门、法务部门、风险评估与控制委员会和上级管理层的批准。但是,很多设立特殊目的实体的审批表都没有完整的授权。特别是,在许多与LJM 相关的审批表上,斯基林该签字的地方都是空白的。

随着与LJM 交易数量的增多,作为一道控制程序,又增加了一份单独的LJM 审批单。审批单都是印制好的,所有审核的标记已经标注好了。对于各方在交易中的权利,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文件来证实。结论被当成了问题(“这一交易是否是严格依照正常商业制度进行的?”), 而其他的则揭露出标准之低(“是否有任何第三方从财务角度提醒过安然这一交易是不公平的?”)。

安然与LJM1 和LJM2 安排的交易共有20 项。在设立特殊目的实体LJM 时,董事会放弃了安然行为准则(Enron’s Code of Ethics),允许法斯托做一般合伙人,仅在LJM1 中的投资就高达十亿美元。当法斯托将创建LJM 实体的方案报告给董事会时,他将其描绘成另一个安然资产的购买者,并对安然出售的资产给出了可能过高的估价。事实上,对于出售给特殊目的实体的绝大部分资产而言,根本不存在其他买家。

董事会做过两个重要的假设。第一,董事会认为,既然每个部门的经营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每个部门都积极地希望将资产卖出去。第二,董事会认为安达信公司对LJM 交易的指导意见都是独立的。董事会以理查德•考西(Richard Causey ,首席会计官)和理查德

•比伊(Richard Buy ,首席风险官)的审查作为第一重控制手段。另外,董事会下属的审计与财务委员会(Audit and Finance Committees )被赋予的任务是审查上一年度的交易。董事会还要求斯基林审查和批准所有与LJM 的交易,并审查法斯托在安然公司和LJM 中的经济利益。

LJM 交易的很多审批表上,作为首席运营官和首席执行官的斯基林并没有签字。没有证据表明斯基林知道法斯托通过LJM 挣了多少钱。在一张便条上,斯基林只是说,法斯托的首要职责是对安然负责,因为他在安然拿到的薪水和股票期权比他在LJM 中可能拿到的报酬要多。

无论股东还是分析家都发现,监督安然的总体表现不是件容易事。金融交易的信息,特别是那些特殊目的实体交易的信息,难以获得。特殊目的实体交易的信息都是在委托说明书透露出来的,或者是在年度报表和季度报表的脚注中透露出来的。一方面,会计准则要求要提供充分信息,使管理层确定关联交易与被取代的非关联交易相当,而另一方面,详细信息却已经被略掉了。在2000 的年度报表中,安然称:“安然以1.23 亿美元的价格赎回了特殊目的实体Raptor 对安然2 170 万普通股的期权。”安然实际购买的只是期权,其股价怎么能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