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1)

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展现和投资

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正在持续增长,范围不断扩大,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实施国际化策略。由此,中国在重要的全方位国际商务活动中越来越多地展现自己,它参与外贸、签约海外项目、劳工服务合作、海外直接投资、海外并购、国际金融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农业合作、海外资源发展和国际高科技企业投资。

(一)中国的外贸

中国外贸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5 098亿美元。即使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时期,中国的外贸依然持续增长,在那段时期,中国在最活跃贸易国家的位置从第32位上升到第6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外贸增长势头依然迅猛。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 000亿美元,达到11 500亿美元。

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日本之前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家。 2005年,中国贸易额达到14 220亿美元,此增长趋势得到进一步确定。 2006年,中国贸易额达到17 610亿美元(增长238%),稳固了在全球前三大贸易国家的地位。

在出口结构方面(见表31),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很好的出口潜力,这些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继续增长。2003年,中国出口产品中50%是高科技产品,例如电子产品。尽管中国企业在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一直向前迈进,但是主要的贡献还是来自于外资企业。表31中国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2007年1~6月)

产品名称金额(100万美元)2007/2006变化机械和电子产品309 946271高科技新产品152 87023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原件54 609352服装饰品48 307217纱线、针织产品 25 21898钢铁22 3991364农业产品17 241226电话机17 03311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备件14 97731鞋类11 961172集成电路10 924212家具和零部件10 144225塑料产品7 105125汽车配件5 516339船舶5 424607旅行用品和旅行袋4 971226电视、收音机和电信部件4 624-595绝缘钢丝绳4 415432空调4 390236成品油4 366305印制电路板4 352296线路设备和部件4 246292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贸易的发展还体现在地域多样化上。中国贸易伙伴大多是发达国家。其中,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见表32)。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贸易总额超过了 1 000亿美元。表32中国十大出口市场(2007年前6个月)

排名国家或地区1~6月(100万美元)比例总额546710001欧盟10791972美国10721963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8391534日本480885东盟425786韩国263487中国台湾110208俄罗斯107209印度1021910加拿大8916资料来源:商务部。在过去30年里,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贸易年增长率保持在145%,超过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平均增长率。如此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在第三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抓住了机会。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寻求机遇、加强改革开放政策。第一次机遇出现在1980年。世界工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提供了机会。中国外贸进入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把出口重点放在了生产企业产品,特别是电子机械产品的出口上。从此,中国出口结构进一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产业产品和电子产品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长显著,现在占到出口总额的30%。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

其次,中国对投资环境和吸引海外投资予以巨大关注。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成绩显著。自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外国对华投资稳定增长,加工领域尤其如此。最近几年,国际产业专业化增加,外国对华投资推动了中国的贸易发展。

鉴于外贸制度的改革,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恰合时宜。这一点在外贸合同制度改革、外贸管理权力转移、审批制度改革和非政府企业可以直接管理贸易的事实中得以体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新的外汇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到2004年,国有企业在进出口总额中贡献30%,私有企业贡献17%,增长率达到70%。总的来说,中国政府为推动贸易发展,做出了各方面的努力。

最后,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年增长率保持在9%。这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