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涛:中国本土创投引擎(5)

在靳海涛看来,2008年股市的一度低迷,除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恶化等因素影响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成长性的忽略。“现在股票市场低迷的深层次原因,是投资人对旧有游戏规则的留恋和对新游戏规则的适应。许多投资人的行为方式、观念还很旧,他们认为投资股票就是靠价差赚钱。但实际上,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首先是看能否依靠企业派发股息获得收益。如果投资者能有这样的投资理念,就会更多地去发掘企业的内在价值,挖掘企业的成长性。”

在总结金融危机带给行业的反思时,靳海涛指出,创业投资者应该始终坚持追求企业成长溢价,而非市场给予的溢价。“你不能想着市场有多少多少倍,你不能只考虑市场环境现在是怎么样的,还要盯着企业,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否突出、是不是高成长,这是投资最关键的一个判断因素。”

投资战略:“种树”与“摘果子”之间的平衡

虽然长期以来按照创投产业的最初含义是要投资早期项目,而且投资项目的不断前移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真正意义上要让创投企业的投资完全变成一种“雪中送炭”,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件难事,也并不符合中国创投行业目前发展阶段中的特点。

“创投这个产业最初的立意是要投早期项目的,但在发展中创投基金管理人认为必须把早中晚三个投资阶段结合起来,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我们所走过的路是将早中晚三阶段合理配置,投资阶段不断前移。随着机构的成熟,早期项目所占的比例会不断提高。”靳海涛说,“我认为总的趋势是投资阶段不断前移,但永远不会出现只投早期项目的状况,始终是在‘种树’和‘摘果子’之间进行平衡。”

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多年的投资实践为例,靳海涛强调这种平衡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大概有65%左右是投在成长期的,成熟期的投资占到20%左右,剩下15%投在初创期。深创投在创立初期,认真研究了国外创投机构走过的路。那时就确定了以投资成长期项目为主、兼顾早晚两头的战略。一路走来都是‘橄榄形’——中间大、两头小的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资本市场比较火暴时,可能会加大晚期项目的投资;而在资本市场比较低迷时,对早期项目会放更多的精力。”靳海涛指出,中外创投都是覆盖早、中、晚三个投资阶段的。一个机构里面,对不同的基金也许会有不同的市场定位,比如有些侧重中后期项目,而有些侧重中早期项目,但一般来讲都是兼顾的。这样一个比例,既能保证创投基金或者创投基金管理公司的稳定性,同时又没有违背创投的出发点。创投有责任去挖掘初创期企业中的好的项目,并帮助企业成长、壮大。

靳海涛特别强调,单纯投资早期是过去的理论对创投的立意。在实践中,仅投早期的基础不牢固,投的时间太长而不见效益可能会影响投资人的情绪,投资人以及投资机构都需要积累一定的投资案例,从而夯实自己的基础,也使得投资团队更有信心,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都证明,创投并非只投早期。

2008年11月23日举办的“2008中国(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靳海涛在演讲时再次提到这个比例关系。“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如果你只投晚期项目,一旦碰到项目恶化你可能就没有收益。当然只投早期项目也不行,基础不牢固,所以要掌握投资时间。创新投是投资中期兼顾两头的策略,这样使你对风险的控制和对收益的把握更合理。”靳海涛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