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国的VC也好、PE也好,没有过热,是刚刚兴起,只是需要洗牌而已,但是前景非常光明。”靳海涛说。
2008年10月,大家普遍叫喊过冬的时候,靳海涛抛出一个让行业深思的问题——这到底是冬天还是春天?靳海涛认为,金融危机加快了本土创投的崛起。
“创投现在到底是春天还是冬天?也许就外资而言是进入冬天了,为什么进入冬天呢?首先,资金面出现重大问题;其次,退出的市场何时好转不可而知。但对中国本土创投来讲不能叫进入冬天,只能说进入了倒春寒。”在那时的一次演讲中,靳海涛给出了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创业投资进入春天的标志是有没有全流通的市场,现在仍然是全流通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变化;第二,创业投资的投资行为是周期性的长期行为,最短的也要两年,长的可能5年或8年甚至更长,就股权投资行为来看,不能拿股市的牛市和熊市衡量它是春天或是冬天;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国政府通过拉动内需来降低出口减少对GDP的影响,在中国的基本面上,没有看到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衰退的信号;第四,中国的资本市场正沿着多层次发展轨道顺利推进,创业板应该在2009年推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也计划着由中关村区域扩大到其他区域,多层次市场仍在推进,给机构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退出环境。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靳海涛判断,不能说创投进入了冬天,只能说由于IPO计划推迟、财富缩水进入了倒春寒。但是本土创投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可能比外资创投的日子会好过,所以也提供了本土创投崛起的机会。
2009年3月27日的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靳海涛指出,私募基金这个行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在他看来,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一系列消极影响:第一,退出收益和存量财富大幅缩水,国内达40%~60%,国际高达80%;第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IPO的进程大幅推迟,很难进行IPO,发行PE没有超过6倍,国内近6个月没有发行新股;第三,从私募基金投资企业来看,有一部分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下滑,这样的比例大概在30%~40%之间;第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私募基金募资比较困难,5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
然而,他更看重危机给行业带来的一系列机会与机遇:首先,低成本进入的机会增多,从以前投资的8~9倍下降到4~6倍,下降了40%~60%;其次,通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投资人的眼光得到了提升,在现在这个时候,对于哪个行业该投、哪个企业该投、哪个团队该投,认识更加清晰;再次,行业的洗牌速度加快,原来预期在两年或者三年进行洗牌,现在提前到了。
“金融危机也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了最好的机会,也就是说,现在虽然不是退出的好机会,却是进入的好机会。我们现在不应该萎缩,而是大批进军,因为现在是难得一遇的投资大好机会,它符合我们投资界的黄金定律,即熊市投资、牛市退出定律。我认为两三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一定会感觉到这个时间所发生的投资行为是投资成功率最高的时期,也是投资收益最高的时期。”靳海涛指出。
时间推迟到2009年,创业板成功开启,创业投资很快全面复苏,靳海涛的预言变成现实。在靳海涛看来,中国本土创投接下来会有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和外资创投机构相比,本土创投业有自己的优势。本土创投企业扎根本土,对国内企业更熟悉,本土投资人更善于和本土企业打交道。另外,本土创投投资策略比较灵活,出牌方法多种多样,而外资创投的投资模式很少发生变化,这也使本土创投更容易取得成功。”靳海涛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本土创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和外资创投相比,除了资金实力不如外资创投外,视野也不如外资创投开阔。外资创投拥有国际视野,世界上各种商业模式和新技术都有接触,他们的眼光普遍比本土创投企业要强,特别是看新经济企业眼光更准。
“只有大量本土PE和VC发展起来了,创业企业家的创业欲望和冲动才能被激发起来。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国内本土创投投资的企业,也会成长为未来的百度、携程、阿里巴巴的。” 靳海涛如是说。显然他十分看好中国创投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