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交易,通过吉清在其中牵线搭桥,为两个企业创造了双赢。现在,金刚玻璃正在等待成为创业板上的上市公司。
2008年,金刚玻璃又在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金刚玻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从事新能源产业——屋顶太阳能的。“财政部补贴标准每瓦20元。”吉清说道,“国内这项产业几乎还是空白,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预见这个行业十分有发展前景。”
不完美:发挥长板、避开短板
不管是金刚玻璃,还是奥克化学,你会发现,这些企业都因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让很多风投、股权基金错过。就如吉清所说:“追求完美,一定做不好投资。”
很多人知道,2005年天堂硅谷以4 000多万元入股莱宝高科,2007年初上市后,最高市值达到10亿元!但很多人不知道,吉清决定投莱宝高科仅仅用了两周时间。
“这个团队很好,商业模式很好,其他方面虽然有问题,但并不是关键,管那么多做什么?”据吉清所说,当时连去商务部报批这些事项都是他们去的,最终以2倍PE拿到了这个项目。事实上,当时有一家香港公司已经和莱宝高科达成了初步意向,但一直在犹豫没有最终确认,结果被天堂硅谷“抢了先”。“要知道2005年时,市场正接近历史最低点。市场非常冷淡,很多人觉得没什么机会。因此,我们觉得正是时候,所以很果断地投资了这家企业。”
事实证明,吉清的“反向投资”法则带来了几十倍的利润。但如果问,这算不算是吉清最成功的投资?或者是鑫富药业,200多万的投资,最高3个多亿的市值?他并不这么认为。
“要看单位时间单位资本的收益。比如一个项目是1年5倍,另一个是2年10倍,其实前者更高。”吉清讲求的是资金“效率”,但这也不是最重要的。“其实尤其是在投入一些创业初期的企业时,一点点将企业扶植起来,就像看孩子长大一样,这样的投资含金量才是最高的。如果投资的是类似微软这样的企业,才是最成功的,不仅是收益上,而且是精神上的满足。”也正因为抱着这样的观点,吉清非常强调他们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
在他看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关键是要发挥长处,而不是非要把短处弥补上。“就算把短处弥补上,你也最多和别人打个平手,如何去竞争?所以应该是把长处充分发挥,去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所以,吉清“不追求完美”,在别人瞻前顾后时敢于投资, 不仅给企业投了钱,还注入了自己的经验、资源,帮助企业一步步成长。
“我可是电子工业的毕业生,早年从事科研、实验工作,还得过部级的科研二等奖。所以,我可以和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交流,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能理解他的困难,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吉清坦承,过去的经历对他而言也是自己的“长板”。
为金刚玻璃引进南坡的投资,就是典型的增值服务。正由于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合作方式,汕头市政府不久前还邀请他们去汕头为中小企业讲课。“这意味着我们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今后如果有好企业出现,我们也更容易得到机会。”在吉清看来,每成功投资一个项目,也是资源的进一步积累。
当然,正因为可以提供给企业很多类似的服务,他们的议价能力就更强。同时,因为这一点,天堂硅谷不跟其他风投做联合投资。“三五家风投进去,到底谁来帮企业做增值服务呢?大家都来做就意味着没有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