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鹤:“2008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法学硕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
曾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部、深圳市律师事务所、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工作,担任13年合伙人律师。作为全国首批证券律师,长期担任深发展、万科、中兴通讯、深南玻等公司的法律顾问,主持参与60余家公司融资项目的法律工作,如深科技、农产品、深华联、粤丽珠、韶能股份、许继电器、新乡化纤、烟台冰轮、苏常柴、西藏明珠、新疆广汇石材、云天化等,是同期市场最为活跃的证券律师之一。
2000年创立同创伟业。2007年发起设立全国首家合伙制创投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主持投资了数十个创业投资项目,达安基因、轴研科技、拓日新能、安妮纸业等已成功上市。世联地产、博云新材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等待发行。无锡硅动力、大连冶金轴承、郑州新大新、焦作制动器、湛江国联水产、江苏亚太轻合金、格林美等都是细分行业独具特色技术、产品、服务的行业翘楚。
从律师到私募基金经理人
1984年,郑伟鹤考入南开大学。4年后,师从我国著名法学家高尔森教授,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郑伟鹤是安徽芜湖人,而高尔森教授在芜湖四二五厂度过了整整20个春秋。也许正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高尔森对这位年轻的弟子倾注了很多心血。郑伟鹤选择了国际金融法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方向,在当时的国内,这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领域。高尔森非常支持弟子的研究,每每亲自审稿,都会提出许多评论和建议。1991年春天,26岁的郑伟鹤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毕业。
在高尔森教授的鼓励下,毕业后的郑伟鹤没有选择回到家乡安徽芜湖,而是孤身一人前往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在当时内地老百姓还不知道证券为何物的时候,精研国际金融法的郑伟鹤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已经拉开。于是,他选择到深交所上市部工作。1993年,郑伟鹤成为全国首批证券律师。此后的10年间,郑伟鹤先后在深圳市律师事务所、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工作,担任合伙人律师,并长期担任深发展、万科、中兴通讯、南玻等公司的法律顾问。期间,主持过数十家公司的新股发行上市、增发配股等法律方面的工作。这些经历让他精通了企业上市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对于这一优势,郑伟鹤毫不掩饰。
“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我的特长就是判断企业能不能上市。十多年的律师经历,帮助过几十家IPO,这里面有成功也有失败,我都经历过,比较了解中国IPO的上市法律和政策。可以说,我闻都闻得出哪些企业可以上市。”郑伟鹤笑着说道。
1990~2000年的10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从诞生到成长的10年。10年间,市场经历了初生的兴奋,也经历了成长的烦恼,但不论如何都在蹒跚前行。
200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筹备创业板,这让郑伟鹤看到了投资机会。与二级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股票投资人不同,郑伟鹤更加看重非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