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布局农业——3年牵手福建圣农与煌上煌
2009年7月22日,达晨创投在3年前投的第一家现代农业企业——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圣农)首发申请获通过,马上将给公司带来数十倍收益。就在福建圣农IPO获批的前5天,达晨“单恋”3年的另一个现代农业项目也尘埃落定,达晨创投3 600万人民币注入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煌上煌)的签约仪式正式举行。
资料显示,福建圣农成立于2006年10月,法定代表人是在福建有“中国鸡王”之称的傅光明。他于1986年成立光泽种鸡场,1994年正式成为百胜餐饮肯德基中国公司的冻鸡供应商。
20世纪90年代初,在南昌市肉食品公司任职的褚建庚的妻子徐桂芬下岗开了一家烤禽店,这是煌上煌的雏形。如今,褚建庚成为煌上煌的总裁。目前煌上煌年产4万多吨,有100多种卤熟食,其中鸭制品约占一半,并根据各地不同口味,拓展牛、猪、鸡副食品。
“3年前,我就开始接触现代农业这个行业了,具体考察的企业将近20家,但真正适合的不多。”达晨创投合伙人、投资总监傅哲宽曾坦言投资农业企业目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么是整体的产业化程度不高,要么是已经做大、上市了。”傅哲宽解释说。公司更倾向于投资发展模式已经成型的企业,虽然目前手上还有几家农业企业将要投资,但他仍然坚持认为找寻一家适合的企业并不简单。
按照傅哲宽的说法,中国农业企业现在多数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一些固有弊端会带来不小的风险。
在此之前,煌上煌总裁褚建庚开始并不愿意融资,觉得自己的企业根本没有必要上市。“一年之中,就做了好几次沟通工作,我一见面就和他们讲上市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企业上市将有利于企业发展得更大、更好、更稳定这些道理。” 傅哲宽回忆说,“后来,企业接受了建议,去年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谋求上市。”
达晨官方资料显示,达晨创投于2006年、2007年先后两次投资福建圣农,总共投资4 600万,最终拿到8%的股权;煌上煌,是达晨创投第二次投资现代农业,3 600万的投资额一次性取得煌上煌8%的股权。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是那段时间傅哲宽常用的一个比喻,“鸡”指的是福建圣农,“鸭”是煌上煌。从投资福建圣农到福建圣农获批IPO用了3年时间;从接触煌上煌到投资签约,傅哲宽也用了3年。
福建圣农IPO的正式获批,可能会使达晨创投获得超过
1 000%的投资回报。据褚建庚日前的介绍,目前煌上煌在南昌已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目前已引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进入上市准备期,并争取明年上报证监会,希望能上中小板。
“目前,投资现代农业应该十分注重产业链是否完善。”傅哲宽从两个方面诠释了完善产业链条的重要性。一方面,中国农业上游的产业落后,抗风险的能力差,不像西方国家的上游产业如养殖、屠宰已成规模,已经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和饮食相关,农业的下游往往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如果食品安全卫生出了丝毫差池,我们的钱就将全部打水漂。”傅哲宽感叹,他以煌上煌为例说,“煌上煌特别注重质量控制。在柜台,有专门冰柜保证冷冻效果,有利于保质保鲜,而且一旦过了规定时间,他们就会将食品立即处理掉,保证食品安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