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清:“2008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电子工程学士、工商管理硕士,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执行总裁,浙江硅谷天堂鲲诚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浙江天堂硅谷鹏诚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06年,成功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只公司型私募股权基金。近年投资成功IPO的项目有:莱宝高科、鑫富药业、菲达环保。成功投资的上市公司包括:深南玻、中青旅、方大碳素、长电科技、深天健、丹化科技。成功投资的拟上市企业典型案例有:辽宁奥克化学、广东金刚玻璃、深圳中航信息、北京手中乾坤等。累计投资项目30余例,管理资产超过20亿元。
初夏的杭州,已是树木繁茂、热流涌动。从天堂硅谷创业投资公司的天台望出去,四周群山环绕,郁郁葱葱,夕阳斜照之时,雷峰塔掩隐其中,正是一幅人间天堂景象。
“我们经常在天台上开会,和客户聊天,或者——”天堂硅谷总裁吉清指着楼下几颗树龄超过几十年的桂花树,说道:“秋天的时候,在桂花树下闻着花香,喝茶、聊天。”
“投资本来就是一件很艺术化的事情,没必要那么拘谨。”吉清笑着说。正如他所说,这位浙江创投界的“带头大哥”为所投公司最后把关的时候,就是和对方老总“喝酒、打牌、天南海北地聊”。“往往这样,才能看出对方真实的一面,是否真的有潜质把公司带好。”
就在这貌似轻松随性的状态下,吉清带领的创投团队,创造了鑫富药业、莱宝高科等多项业内津津乐道的财富神话。
“暴利的故事永远是个案。”吉清并不认为自己有何特别,只是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将很多投资理念融入血液之中,而背后的执著坚持,只有他自己最明了。
坚持:私募股权基金“鼻祖”
让吉清一直倍感骄傲的是,天堂硅谷创业投资公司于2006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那是2006年5月,就在3楼的小会议室,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连门口都站满了。”吉清特地带记者去参观了这间只能容纳几十人的普通会议室,“虽然规模不大,但这只基金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时发改委的刘建钧博士也专门从北京飞过来。”
有意思的是,这第一只私募股权基金印了300本说明书,现在除了他们各自留了一本,其他都不见了。“据说有人在高价收购。”吉清笑道。确实,可以说之后所有公司制的私募股权基金都是从这个模板衍生出来的。
这第一只基金来之不易,用吉清的话说,他们是用“坚持”等来了当时的两个重大机遇。
第一个机遇:《创业投资管理办法》于2006年3月正式施行。“虽然只是个‘管理办法’,但也有‘法’可依了。”吉清认为。对于金融、类金融行业来说,越规范越好,这就是为什么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那么快,因为最早立了“法”。
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创投公司只能用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滚动,而不能去市场募集资金。“当时,在《管理办法》里面有一句很拗口的话——创业投资公司可以管理创业投资公司。猛一听,怪怪的,我就去问发改委负责起草的刘建钧博士。对方解释,意思是公司可以管理创业投资基金,而基金是公司型的。”
“靠自己的资金,能做多大?而且说到底,公司也就是在为那几个股东挣钱。但如果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发展空间一下大了很多,我们是为广大群众创造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