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我思故我在(1)

三年前,我接受建议,在新浪和搜狐开了博客,也算成了网民。三年来,忙里偷闲,见缝插针,时断时续地写下了一些文字,发在自己的博客里。半年前,开始有朋友建议,让我将博文做些整理、补充,最后成书,以奉献给更多的朋友,我的生意伙伴、朋友易德炜先生甚至为我想好了书名 《哲商思维》。考虑之后,我也觉得这是很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最近几个月,我也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尽量挤时间丰富自己的博客。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企业(特别是做消费品的)做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知名度,你(企业领导者)想要做得更好,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当明星,你必须当一个受人欢迎的明星(当一个受欢迎的公众人物),你要做得更好,就意味着你必须成为“一线明星”、“当红明星”,必须成为“大腕”。

其实社会大众对于“大腕级的企业”的要求,比对大腕级明星的要求要高得多:既能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又能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还能担当起意见领袖的角色,向社会贡献更多精神价值,才算得上是大腕级企业。

所以,开博、出书、演讲这些事情,自然成了一个企业领导者必须做好的事情。你要尽可能地去满足社会大众的期望,以期让自己的品牌成为并且永久成为既有高知名度又有高美誉度、高忠诚度的品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觉得博客里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些益处、符合“哲商思维”的内容多了起来,基本上可以集结成一本书了,那么,就先出一本《哲商思维》吧,否则,就有可能又让别人抢先了。

“哲商”概念的正式提出,见于新加坡纸业大王黄福华先生所著的《哲商》一书。我非常赞同黄福华先生的观点:完全凭勇气和胆识行事的商人,是草商;学养高的知识分子型商人,是儒商;有大智慧、有思辨力的商人,是哲商。哲商把哲学智慧运用到商业中,是哲人与商人的完美结合,是商人中的最高境界。

《哲商》这本书刚上市时,我在候机厅里发现了这本书,买来一读,即引起强烈共鸣,对黄福华先生的敬佩油然而生。黄福华先生所总结的经营智慧与生命智慧非常之好,以“商界无冕教授”赞誉他,他当之无愧。但老实说,当时我心里还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因为,黄福华先生的“哲商”理念正是自己已经付诸实践并且很想写出来奉献给大家的东西。遗憾的是,让黄福华先生先我一步,抢在了前头。

我当初在做下海决定之时,还有一个决心:既然选择了办企业、做商人,就一定要做好,所谓得道成功,德行天下。

毋庸置疑,松下幸之助、土光敏夫、稻盛和夫、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名扬全球的商业巨子,之所以能够取得极高的经营成就,根本上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体系,也就是一个好的“哲商思维”体系。

悟透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用哲学的智慧建立起自己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经营策略,有清醒的角色认知、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人格精神,应是“哲商思维”这个概念所要涉及的主要内容。要进入“哲商”境界,要做成功的经营管理者,首先要具备“哲商思维”,“成功的生意人,一定是懂得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人”,“领悟生命,是一个起点” 因为角色需要,多年来,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从鼓吹这些基本观点开始,向我的各类听众传播我的理念和想法。

关于我的经营理念、战略、策略,罗建幸、邵清风、林元三位研究观察家在其所著的《贝因美密码》里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丰收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吴忧博士的《贝因美是谁》、《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所发的一些关于贝因美的专题采访文章中也都有涉及。但在这本《哲商思维》里,读者朋友们将要看到的,是我用自己最喜欢的表达风格,用一种非学术化的语言,意识流式地记录下的我的“心经”、“心得”、“感悟”,当然也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对自己生活与心灵的自我表白。我觉得,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