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领导者的情商

(一)情商的概念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为EQ),也被称之为非智力因素,是“心理智商”、“情绪智慧”。情商就是指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以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程度的指标。领导者的情商,就是用以衡量一位领导者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掌控别人的情绪,以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商数。领导干部的个人情商修养,同样成为衡量其领导力强弱和自身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功业卓著,对历史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智慧高明的领导者,无不得益于其自身的高情商。

情商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约翰·梅耶于1990年提出来的。情商的构成因子有以下几个:

1.动机。动机就是人内心的冲动。行为科学认为,它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愿望,是驱使和诱发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直接动因。在情商活动链中,动机是激励人们获取智慧的内在动力。

2.兴趣。兴趣是人的认识倾向和情感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心理驱动力。人光靠智商是干不好工作的,光靠别人强迫也是干不好工作的,要干好工作必须自己爱干。问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回答:做你所爱,爱你所做。因为有兴趣,就有激情;有激情,做事就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才最能使一个人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3.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情感心理研究说明,人是被情绪激活的动物,情感不仅会激起人的一连串生理反应,更会影响人的想法和决定。情感能转化人的认识,情感能调解人的行为。不同的情感状态,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学习和工作成效。情商高的领导者,懂得情感服从领导行为的道理,决不让感情的升腾代替理智的思索。能够把自身的情感调控到这样的状态:该义愤时有怒火,该体贴时有真情,该冷静时有理智,该等待时有耐心。绝不能因感情冲动而丧失理智,导致行为的失调。

4.性格。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性格有敏感型:精神饱满,反应迅速、好动不好静;有感情型:感情丰富、直率热情、喜欢交往、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急躁型: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思考型: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逻辑思维发达,善于思考,一经作出决定,就能持之以恒;想象型:想象力丰富,善于梦想,不太注意小节;谦虚谨慎型: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骄傲自负型: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孤僻型: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银行家摩根面对一位记者“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的提问时,毫不掩饰地说:“性格。”1998年5月,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华盛顿大学演讲,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沃伦·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性格、习惯和脾气。”盖茨赞同地说:“我认为沃伦的话完全正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良的性格组合是导致人生失败的重要原因。卓越的性格,造就具有卓越能力的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造就政治家的,决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性格。”

5.气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是在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