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好工作的前提之一就是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规划之后的受益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我们来看一则有关求职者职业规划的案例。
案例:职业规划决定人生
人物:Christina和Jane
Christina现就职于一家全球前五大的台湾电子设备制造商,担任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主管,负责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新产品的引进工作。Jane目前就职于一家全球知名的日本电子设备制造商,职务是采购经理,负责该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原材料采购工作。
她们的年龄相差无几,所在的公司性质也几乎相同,但是目前她们的年薪和晋升机会却有天壤之别。我们来看看她们是如何选择的。
Christina在没有进入这家台湾公司之前,是做新产品引进工作的,就是为客户做代工。
但她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做的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后来经朋友介绍,在工作了两年之后又从零起点转型到新品引进,这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重新学习的代价。又经历了两年的学习之后,她慢慢成长为一名很专业的新产品引进人员,可以负责国外的新产品项目了。
她一直都希望能够去做一份沟通与技术管理相结合,同时也能有大项目机会的工作。
Christina在这家台湾公司工作已经五年了,其间也有一些企业找过她,但是她觉得自己还得在新品引进这个职位上历练更多。突然有一天,管理层告诉她公司准备上一个大的项目,有个客户要把所有在马来西亚的LCD生产外包给他们,这条生产线关系到客户在整个大中国区所有的电脑设备的LCD。公司准备让她接受这个挑战,委派她担任这个项目的新产品引进总监,直接项目额度约3亿元。
Jane之前的经历其实跟Christina没有非常大的差距,也是大学毕业就进入了这家日本公司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只不过她比Christina幸运,其间没有经过新的职位转型而已,一直都很顺利。
但不幸的是,她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期望,更不要提什么规划了,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其实这家日本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部门只是一个摆设,Jane很清楚日本人不会把涉及钱的决定权交给中国人。即使她能找到对公司很有帮助的供应商,也没有权力决定,所有的供应商选择的最终决定权都在日本总部。
Jane的工作能力应该没有问题,综合素质也不错,但是她未来的发展空间很让人担心。这两个人,不用想,我们也会知道她们以后的发展。Christina有成长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她也有初级职业规划的行动,虽然还没有想得那么深远,但是她一直在朝那个方向努力。而Jane没有规划的欲望,也没有去规划的行动,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明明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可言了,却还是在原地等待。